人生該是追求美的旅程。
靜下來,讀讀詩吧。
【故事】
唐憲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4月。
住在長安城郊的老農,一大早進城去賣柴火。
想著家裡的兒女與長輩,老農進城的腳步很快,不一會兒便走到了大唐西市。
“今天的市場好像格外熱鬧啊。那邊那個攤子,好像有很多達官貴人擠在那裡,不知道是賣什麼的?”
這樣想著,老農也來到攤前,奮力往前擠著。終於擠到最前面,卻看見前面擺著一盆一盆家裡隨處可見的牡丹花。
“這些花在我們家一抓一大把,怎麼在城裡這麼多人搶著要呢?我先問問價格,說不定自己也能拿來賣。”
然而,打聽清楚價格之後,老農的下巴差點給驚掉了。
“這些牡丹花怎麼賣的這麼貴啊?一盆都頂得上我們好幾戶人家一年的賦稅了,這種錢估計不是我能賺的,還是快點辦完事回家吧。”
就這樣,老農帶著驚訝和落寞回返家中。
他沒想到的是,就在他擠向牡丹花攤地那段時間,有一位偉大的詩人站在街邊,目睹了他的一舉一動,並且用一首《買花》記錄了他的行為與內心活動。
老農就以這樣一個“萬萬想不到”的方式垂名青史,成為後世人觀察唐朝生活的一個鮮活例子。
我們來看白居易這首《買花》。
【詩篇】
買花白居易 〔唐代〕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上張幄幕庇,旁織巴籬護。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喻。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誦析】
這首詩自帶小序,“貞元、元和之際,予在長安,聞見之間,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為《秦中吟》。”
《秦中吟》共有10首,這首《買花》正是其中第十首。唐時都城西安,古代為秦地,這裡秦中即是指京都附近。
詩歌正如上文所言,以一個見證者的視角敘述了長安城中牡丹花盛開時節買花人的熱鬧。
詩比較長,我們跟著白居易的敘事節奏,分成三部分來看。
前面4句為第一部分,長安城迎來暮春,街上喧喧嚷嚷,車水馬龍。
為什麼會這麼熱鬧呢?
原來是名門大戶都得到了訊息,牡丹花盛開時節已到,西市有店開賣,手慢無!
這不,一家一家都乘著馬車搶牡丹花去了。
後面10句,到“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可以看做一部分,為白居易對“相隨買花去”這一事件的直接描述。
首先是價格,因為去的人都是社會上層,對價格沒那麼敏感;賣花人的要價也就比較隨意,根據花的品種和數量來定價。
但很明顯,價格並不便宜,白居易隨後舉了一個例子證明:“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
一束鮮紅欲滴的牡丹就要價五捆白絹,紅牡丹本是牡丹裡的“經典款”都要價這麼貴,像黑牡丹、綠牡丹這樣名貴品種就更不用提了。
其次是牡丹從移植到售賣一路受到的高階待遇。在賣場上,上面張著大帷幕,防止日曬雨淋;旁邊圍著籬笆,防止有小人偷盜。運來的路上,更是用最肥沃的土壤儲存根部,不停地灑水保持活力,被這樣精心呵護的牡丹花,雖然經歷了路途顛簸,顏色卻如當初一般鮮豔。
這部分最後兩句描寫了人們對牡丹花的痴迷:“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
在詩人的視角里,這種對牡丹花狂熱的迷戀是歪曲的、不正確的,但是那些沉迷其中的人卻習以為常,對此執迷不悟。
最後的6句是第三部分,也是整首詩最出彩的一段。
白居易當然也知道這個弊病,於是在最後6句引入了一個新的人物和視角來進行評判。
有一個田舍翁偶然來到了買花的地方。
“田舍翁”這個詞,在唐代指農民,帶有一定貶義。唐太宗那句“會須殺此田舍翁”即是證明。
那麼,這個“田舍翁”對此是什麼反應呢?
老農低著頭長嘆,這聲嘆息被埋沒在狂熱的買花人群中,沒人能聽懂其中的含義。
但是白居易聽懂了,這樣一叢深色的牡丹花,價格就相當於十戶中等人家一年要交的賦稅了。
唐代收稅,分上中下三等,可見中戶已經是條件不錯的家庭,這就更反映出牡丹價格之“離譜”。
老農這一角色,在最後一部分中就代替了白居易,與“買花人”形成了更加鮮明也更加諷刺的對比。詩歌的社會意義也因此而更加深刻。
與白居易同時的李肇在《唐國史補》裡說:“京城貴遊,尚牡丹三十餘年矣。每春暮,車馬若狂,以不耽玩為恥。執金召鋪宮圍外寺觀,種以求利,一本有值數萬者。”
白居易這首詩就是在反映這段話中暴露出的社會問題與矛盾。但《唐國史補》中的評述只論及上層,白居易則在詩中引入了下層人民視角,將上下階層的社會矛盾暴露的更加徹底而具體。
編輯 空青
排版 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