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詩歌中,有不少是描寫“童趣”的,大都通俗易懂,又生動活潑。最適合與孩子共讀了,大人們也能在詩詞中憶起那已經漸漸遠去的童年時光。

01

《嬌女詩》(節選)

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小字為紈素,口齒自清歷。

明朝弄梳臺,黛眉類掃跡。嬌語若連瑣,忿速乃明集。

其姊字惠芳,眉目粲如畫。輕妝喜樓邊,臨鏡忘紡績。

馳騖翔園林,果下皆生摘。瞥聞當與杖,掩淚俱向壁。

提到古詩,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到唐詩,而這首是比唐朝更早的晉代文學家左思的詩作。全詩很長,作者從自家兩個小女兒的日常生活中截取了幾個場景,記錄下了兩個小女兒成長過程中那種天真稚氣、活潑可愛的種種情態,字裡行間充滿著老父親的微笑。和我們今天給自家娃兒拍照,曬朋友圈一樣。

左思的兩個女兒,長女名芳,小字“惠芳”,次女名媛,小字“紈素”這首詩詞就是寫左芳及左媛。小媛的笑臉很陽光。小小年紀就知道愛美,偷偷化起妝來,只是手法並不高明,眉毛畫得像掃帚一樣。但是面板很白淨,嘴皮子也很利索,說話如同連珠炮。就是愛耍小性子,一著急就跳腳。

姐姐惠芳,面目美如畫。喜歡輕裝去樓邊溜達,十分自戀,一照鏡子就常常入迷,總是忘了自己還需要織布。她們還愛去果園裡追逐打鬧,亂摘還未熟透的果子。聽說要捱打,就會用手捂著臉躲到牆邊哭,真讓人拿她們沒辦法,哭笑不得。

02

《責子》節選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慄。

相比左思寫兩個女兒伶俐活潑,陶淵明卻寫出了兒子們的粗笨。

陶淵明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田園詩人,而且是多子的父親。一生結過兩次婚,生了5個兒子,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得知,家中老大阿舒、老二阿宣、老三老四是一對雙胞胎,名叫阿雍和阿端、剩下最小的一個叫阿通。其實這都是小名,五個兒子大名分別是:儼、俟、份、佚、佟。

陶淵明這首詩是“責子”,看似在責罵兒子們,一個比一個懶,一個比一個傻,卻又像在調侃。望子成龍是每個父親的願望,可陶淵明的五個兒子顯然沒有長成他所預期的樣子,他可以歸隱田園,種豆鋤田,卻不願意讓兒子們做一個不通文墨的農夫啊,作為父親只能深深嘆口氣,寫詩自嘲,子女的教育大概古今家長都會頭痛吧。

03

《寄東魯二稚子》節選

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

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

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

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

這首詩的作者是李白,一個喜歡漫遊不回家的父親。他的一雙兒女眼巴巴地等著老爸回家陪他們玩。

此詩是李白在遊覽金陵時思念起遠在山東兗州家中的兒女所寫下的詩篇,更像一封家書。

詩人亦是凡人,也盼望兒女安好。他想象到了自己一雙小兒女在桃樹下等他回家的情景,倆孩子的生母已經去世了,此時不知有誰來撫摩其背,安慰他們。想到此處,倍覺肝腸憂煎。

04

《池上》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這首詩的作者是白居易,“白詩”總是明白易懂,在《墨客揮犀》記載:白居易每作一首詩,都要給不識字的老太太念念,老太太能聽懂的,就要,聽不大懂的,就改,改後也聽不懂的,就不取了。

這首詩如同大白話,但卻極富韻味,令人讀後一笑。小孩子的天真幼稚、活潑淘氣的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這首詩猶如鏡頭一般,為讀者緩緩鋪開一組連續畫面。開始時一個小孩兒划著小艇偷採白蓮,到他離去水中只留下被劃開的一片浮萍,殊不知這一切都被人發現了。不僅有景有色,還有動有靜,情景交融,有心理刻畫,細節處充滿情趣。

05

《溪居即事》

籬外誰家不繫船,春風吹入釣魚灣。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

這首詩作者是唐末詩人崔道融,所寫的雖是日常生活小事,純用白描,樸素平淡,真可謂洗盡鉛華,得天然之趣,給人以美的薰染,想必詩人也有一顆“赤子之心”,才寫出人人眼中所有筆下所無的妙趣。

籬笆外的小河上,不知哪家沒有繫好船隻,小船被春風吹動,慢慢地漂進了釣魚灣。有一位小孩兒正玩得高興,突然發現有船進灣來了,以為有客人來,急忙跑去開啟柴門,準備迎接客人。

06

《與小女》

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

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

這首詩的作者是晚唐詩人韋莊的作品,詩中他的女兒小小年紀就要玩具、要花衣服。

韋莊的父母早亡,我想他應該對家庭兒女更加渴望熱愛吧,不會嫌小孩子吵鬧的,從這首接地氣的作品,就能感受到滿滿的父愛。所以說男人一旦有了女兒,整個人就360度大轉變。

開頭就寫小女孩剛剛聽懂大人們的說話,就已經在牙牙學語了。雖然還帶著稚嫩的聲音,卻不妨礙她的吵鬧。小孩子這時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始終不肯睡覺,是因為白天玩的那個小車還沒玩夠呢。

每個為人父母都會經歷小孩子吵鬧,到點不肯睡覺的“折磨”吧。韋莊的女兒不僅不肯睡覺,還哭了一晚上,難道這小人兒,是因為衣服上少繡了一朵花?

07

《洗兒詩》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這首詩的作者是蘇軾,這是他為小兒子出生三天時按風俗給他洗澡時所作。

蘇軾有過兩次婚姻,第一任妻子王弗,給他生下長子。王弗死後,蘇軾娶了她的堂妹王閏之,生下次子和三子。蘇軾給三個兒子取名為:邁,迨,過。可以理解為“出發”、“抵達”、“超越”的意思。這時的蘇軾人生一直按著既定道路在往上走,元豐二年(1079年)“烏臺詩案”讓蘇軾的人生遭遇了重大挫折,下獄一百零三日,險遭殺身之禍。蘇軾說自己反被聰明誤一生,是在黃州度過了多年貶謫生活後的有感而發。

元豐六年(1083年)九月二十七日,還在黃州團練副使任上的蘇軾,迎來了小妾兼紅顏知己王朝雲為他生下的小兒子,他很希望這個兒子千萬不要太優秀,做個平庸的人平平安安就很好,所以給這個兒子取名為“遁”,有“隱藏”的意思了。

但這個孩子並未如蘇軾所願,無災無難,元豐七年(1084年)七月二十八日早夭於金陵,來到這個世上還沒滿一年。

08

《牧童》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關於這首詩的名稱,年代以及作者都有兩種說法,在此不做深究。

全詩開篇就為我們展現了一片廣闊的田野,主體是牧童和他放的牛。牧童傍晚放牛歸來,悠然的吹起了竹笛,回家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後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圓月。

全詩營造出沒有奢侈和喧鬧的氛圍,讓人感覺寧靜和悠閒,以及一種無拘無束的快樂。在現代,這是許多人心裡嚮往的田園牧歌生活。

09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這首詩作者是清代的高鼎,一首清朝短詩,卻深得唐詩神韻,得以入選現代教材,幾乎人人會背。

曾經年少時,也曾如詩中那清朝時的兒童,放學後急忙跑回家中,甩掉書包,就迫不及待著帶上風箏,呼朋引伴地去撒歡兒。

那時還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APP,卻有無憂無慮、自由玩耍的人生時刻,時光過得充實、快樂。也希望現在的孩子們也能如之前那樣能夠在大自然中釋放天性、盡情嬉戲,擁有一個充滿童趣的童年。

10

《雜詩》

兒時仰星光,舉手若能摘。

於今七尺身,天高不可即。

最後推薦的這首詩的作者不是古人,而是當代詩人杜隨的作品。這首詩明白曉暢,很好懂,卻讀來讓人感慨莫名,引起強烈情感共鳴。

小時候總是很天真很簡單,覺得一切都有可能。小時候我還和小夥伴暢享將來是考北大還是上清華,高考後才祈禱過了本科分數線就謝天謝地了。小時候天真的猜想以後是先買車還是先買房,現在嘛.....(此處無聲勝有聲)。

小時候覺得可以摘星星,長大後才知道銀河的遙不可及。對於這份夢想,我們更熟悉李白的那首《夜宿山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當初這份可能或大或小,總有夢想,反而隨著長大,知道了很多,更多的是束縛、猶豫、直到夢碎,無力感洶湧而來。

在經歷了大學的迷茫、社畜的重壓、買房的拮据、相親的尷尬、結婚的消磨、育兒的繁瑣後,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也許是矯情吧)

最後用蘇軾一句作為這首詩我的感受: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8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繞頭詩35首:奇思妙句,感悟世間百態,若有同感,不妨也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