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如果你喜歡音樂,你不可能不知道貝多芬;如果喜歡彈鋼琴或者鋼琴曲,你不可能不知道未完的《第十交響曲》。

貝多芬作為人類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一生雖然飽受病痛折磨,可是譜寫的鋼琴曲,絕對算得上是頂級作品,至今仍被奉為經典。

而根據最近的訊息,他生前沒有完成的《第十交響曲》,空白部分將會被人工智慧給智慧填充進來,而且完整錄音將於2021年10月9日釋出。

大概在1817年前後,當時倫敦皇家愛樂協會委託貝多芬創作《第九交響曲》和《第十交響曲》。貝多芬接受了請求,經過幾年的辛苦創作,在1824年,《第九交響曲》問世了,它的結尾就是耳熟能詳的《歡樂頌》。

隨後,貝多芬開始著手創作《第十交響曲》。但由於健康狀況持續惡化,1827年,他因病去世,發表不到三年的《第九交響曲》就成為了他完成的最後遺作。而未完成的《第十交響曲》未能取得太多進展,只給後世留下了一些音符、片段和他草草記下的零星的想法。

為了彌補這個遺憾,後世不是沒有人試圖想過去重建空白的部分,早先最著名的一次嘗試是在1988年,音樂理論家巴里·庫珀冒險完成了第一樂章和第二樂章。他利用貝多芬留下的音符編織出了250小節音樂,可實話說貝多芬這些草稿實在太有限了,他有些吃力,即使是作為交響曲專家,也很難重新構建出更多部分。

好在時過境遷,21世紀科技飛速發展,尤其是人工智慧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很多生活方式。2019年是貝多芬的250年誕辰,奧地利卡拉揚研究所的馬蒂亞斯·羅德爾博士將自己心底存在已久的想法付諸了實踐,他組建了一個跨學科團隊,準備嘗試挑戰完成貝多芬的《第十交響曲》。

他的底氣,來自於人工智慧,這個團隊也是人才輩出,有作曲家、音樂理論家、鋼琴家、藝術家、計算機專家等等。

不過即便是如此,這在最開始也是遠遠超出了人工智慧的極限,他們採取的辦法是,儘量先讓人工智慧學習貝多芬曲目中,想要表達的思想和創作意圖,然後用已經發布的鋼琴曲為模板,進行自我學習。

一般來說交響樂包含四個篇章,人工智慧的角色,就是將自己想象成貝多芬本人,然後去模擬進行創作。

剛開始進展有些困難,不過人工智慧的強大在於學習,之後團隊為了驗證取得的小小成就,就在一次新聞釋出會上,播放了人工智慧的作品,結果基本上觀眾完全無法區分哪些部分是人工智慧創造的,哪些是貝多芬留下的原有音符。

這給了團隊很大的信心,在接下來的18個月裡,團隊構建並組織了兩個完整的樂章,每個樂章超過20分鐘。

他們表示,人工智慧絕不是一個簡單的機器,它早就變成了貝多芬的一個學生,一直在刻苦努力地想要完成老師的遺願。

現在,這位學生接過貝多芬的指揮棒,準備向全世界演奏他的《第十交響曲》。

對於最終的效果,團隊也沒法保證,因為這是現階段他們所能做到的最好的效果了。而對於人工智慧到底能做到哪一步,其實很多人給出了一個比較好的建議:

將現在存在的《第九交響曲》、《第五交響曲》等等,摳出一部分的音符和片段,讓人工智慧嘗試還原,然後和原曲進行比對,哪怕是非常接近,就可以了!

毫無疑問,這個辦法不錯,不過團隊其實在一開始就已經進行了這樣的做法,人工智慧在最開始就已經不斷在進行學習,而且現在對於貝多芬的音樂可以說非常精通。

因此,到底結果如何,等過完國慶,回來大家有興趣的在網上聽一聽完整版,就知道了!

3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國學與現代資本市場漫談之(一)敬畏天地,尊重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