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與罰》是俄羅斯文學三巨頭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部傑出的社會心理小說,細膩的心理描寫,深刻的思想感情,鋒利的語言描述,每一個人物都是鮮活的,都帶有不同社會地位和性格特點的對生命的表達形式。
魯迅說陀思妥耶夫斯基把小說中的男男女女,放在萬般難忍的境遇裡,試煉他們,不但剝去了表面的潔白,拷問出藏在底下的罪惡,而且還要拷問出藏在那罪惡之下的真正的潔白來。
文中不斷地提出“尊嚴”兩個字,窮人的尊嚴。在描述卡姐琳娜•伊萬諾夫娜已經貧窮到不知道第二天給孩子們吃什麼,卻要拿出僅有的拉斯科爾尼科夫送她的二十個盧布中的一半,舉辦一次毫無意義的喪餐。她認為自己有責任 ”隆重地“ 追悼亡夫,讓所有房客知道 ”他不僅不比他們差,而且也許要比他們強的多“,誰都沒有權利在他面前 ”妄自尊大“。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窮人們所特有的的自尊心起了最大作用,許多窮人都盡最後努力,把積攢下來的最後幾個戈比都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人人必須遵守的某些社會禮儀上,只是為了表現自己”不比別人差“,也為了不讓別人”橫加指責“。
“貧窮不是罪惡”每一個人都在努力地維護自己的尊嚴。神經過敏的主人公拉斯科爾尼科夫,倔強不屈的妹妹杜尼婭,瘦弱害羞、受盡屈辱卻心地善良的索尼婭,高傲自大、用盡卑鄙手段想證明自己的盧仁,逼死妻子、追杜尼婭不成而大發善心、妥善安置索尼婭一家後開槍自盡的斯維德里蓋洛夫…….
從古至今,生活中年的男男女女都困在各種習俗禮儀中,竭盡全力地維護著屬於自己的自尊。
“有時,我們會遇到一些素不相識的人,一句話還沒說,但不知怎的卻一下子對他們產生了興趣。”
就是這樣一種緣分,讓主人公拉斯科爾尼科夫在小酒館裡認識了馬爾美拉多夫,這僅有的一面之緣使他了解了同樣遭受深重苦難的索尼婭,他向人類的一切苦難膜拜。再一次見面時,喝醉酒的馬爾美拉多夫已被馬車壓得血肉模糊。慌亂的人群中,拉斯科爾尼科夫認出了他,並展現出了自己冰冷的外表下那最自然、最善良的天性 - 吆喝著眾人把傷者抬回家,毫不猶豫地請來了醫生和神父,並把自己僅剩的一點錢全部給了其家人作為安葬費。
但正是這樣一個心底善良的人,卻偏執地發展出一套自己的理論:人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低階(平凡)的人,這類人作為一種繁殖同類的材料,是一些保守的人,循規蹈矩、馴服聽話。他們是當代的主人;第二類是高階(不平凡)的人,具有天賦或天才,能在自己的環境裡發表新見解。為了更好的未來,傾向於破壞。他們是未來的主人。即“第一類人保全世界,在數量上增殖世界;第二類人則推動世界向前發展,帶領世界達到自己的目的。兩類人都擁有完全平等的生存權利。”正是在這套認知推動下,拉斯科爾尼科夫用斧頭砍死了奸詐的放高利貸的老太婆,以及她無辜的不小心撞見兇案現場的妹妹。
從此,拉斯科爾尼科夫陷入了無盡的懷疑、內心掙扎與痛苦中。“每個人至少得有條路可走哇……” 酒館裡,馬爾美拉多夫這句話曾成了拉斯科爾尼科夫實踐其理論的動力,也成了他被思想折磨後想要找人傾訴的啟發。“人的天性是一面鏡子,一面最明亮的鏡子!那就照照鏡子,顧影自憐吧!”果然,馬爾美拉多夫的女兒-索尼婭擁有純潔高尚的精神,是最合適的人選。
拉斯科爾尼科夫已經很久沒有與人長談了。他壓抑的思想掙扎令自己精神奔潰,在感到無限的孤獨,以及與世隔絕後,他迫切地需要一個表達的出口。無疑,孤獨無依的索尼婭愛上了他,她承擔了他的痛苦,也毅然決然地拯救了他即將被黑暗吞噬的靈魂 - 推動了拉斯科爾尼科夫去自首並追隨他去西伯利亞服苦役。
“一顆心裡包含著滋潤另一顆心的無窮無盡的生命源泉”經過了時間的歷練,對於索尼婭來說,她蒼白而有病容的臉上閃現出了“獲得新生的未來的曙光”;而對於拉斯科爾尼科夫來說,“生活替代了推理”,他冰冷的心也變得柔軟起來。他們都充滿希望地為新生活而做著巨大的努力。
這部小說有著大量篇幅的心理刻畫,袒露著主人公的煎熬心理,也體現了“罰”這個詞的含義。懲罰不是從判決後才開始的,而是從他剛剛用犯罪的行為實踐了自己的理論後就伴隨著。雖然最後,拉斯科爾尼科夫和索尼婭都明白了對方的心意,並都願意把這七年(判刑剩餘的年份)看做七天似的。但“他不可能輕易獲得新的生活,必須為新生活付出高昂的代價,將來也必須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
讀了《罪與罰》,你才會領略到什麼是真正的文學。一百多年前的作品,至今仍給無數讀者帶來一場精神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