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40年前的1971年,“八大樣板戲”之一的《沙家浜》上映。該片由武兆堤執導,譚元壽扮演郭建光、洪雪飛扮演阿慶嫂、萬一英扮演沙奶奶、馬長禮扮演刁德一、周和桐扮演胡傳魁等,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

《沙家浜》是由現代京劇《蘆蕩火種》改編的。其實,最早的《蘆蕩火種》中,阿慶嫂是主角,郭建光戲是墊場,人是配角。由於譚元壽長期演帝王將相,身上揹著“譚派繼承人”包袱,所以,他把郭建光演得有些“老氣橫秋”,表演上甚至有意無意地連走方步、晃腦袋都用上了。

而《沙家浜》則將郭建光改成了主角,戲份、唱腔大量增加,扮相也往年輕、英俊裡走,加強刻畫了郭建光這一新四軍基層指導員的形象,也因此,譚元壽一改《蘆蕩火種》中的“老氣橫秋”,很好地詮釋了年輕的指導員郭建光一角,他也成為了當年十分著名的京劇電影明星。

那個年代,郭建光的唱段曾廣泛流傳,例如:“朝霞映在陽澄湖上,蘆花放稻穀香岸柳成行。全憑著勞動人民一雙手,畫出了錦繡江南魚米鄉……”“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蒼穹。八千里風暴吹不倒,九千個雷霆也 難 轟……”其中,“朝霞映在陽澄湖上”熱情洋溢,“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豪情激盪,聽過後讓人激情滿懷,久久難忘。

出生於1929年1月4日的譚元壽來自著名梨園世家,曾祖父譚鑫培、祖父譚小培、父親譚富英都是譚派京劇大家。作為譚門第五代嫡傳人,他五歲學戲,10歲進入富連成科班,學習老生、武生劇目。1952年參加總政京劇團,後轉入北京京劇院。

從藝幾十年中,譚元壽上演了大量譚派優秀傳統劇目,如《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將相和》《定軍山》《桑園寄子》《南陽關》《問樵鬧府》等。

譚元壽不僅繼承了許多譚家戲,而且還十分注重博採眾家之長,如他特別喜愛李少春的表演藝術,學習、演出了《野豬林》《打金磚》等不少文武兼備的戲。

從1958年起,譚元壽還先後排演過不少京劇現代戲,在突破程式化表演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這些戲主要包括《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節振國》《草原烽火》《黨的女兒》《智擒慣匪座山雕》等。

譚元壽的作品除1971年《沙家浜》搬上大銀幕外,2006年,由譚元壽、楊立新、呂中主演的電影《定軍山》也上映。

譚元壽不但家學淵源,功底深厚,而且還廣徵博採,推陳出新,因此他的表演藝術最大特點是文武並舉、新老兼備,字正腔圓,學戲不存門戶之見,演戲追求實至名歸,他為繼承和發展京劇藝術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譚元壽去世後,次子譚立曾曾撰文寫道:“您把一生獻給了京劇藝術,獻給了廣大觀眾。遠的不說,就在近幾年,已90高齡了,您還在想著怎麼傳承京劇藝術。僅在2017年,您就為兒子孝曾、孫子正巖、徒弟王平整理改編了三出老骨子京劇劇目,而且是從劇本到唱腔都進行了大膽的改編和設計……”

5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柿子紅了 | 在老舍先生的“丹柿小院”展開一場循跡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