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這是《易水歌》裡荊軻的唱詞。這句唱詞唱出了荊軻的悲壯,荊軻刺秦的故事看似悲壯,其實其失敗是歷史的必然。

為什麼這麼說呢,要先從燕國太子丹說起。

《史記•刺客列傳》記載:“燕太子丹者,故嘗質於趙,而秦王政生於趙,其少時與丹歡,及政立為秦王,而丹質於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不善,故丹怨而亡歸,歸而求為報秦王者。”

這段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的大致意思是:

燕國的太子丹年少時候與秦王交好,但是太子丹成立秦國的人質後,秦王卻沒有善待他,所以太子丹久而生怨,想要找機會報仇。

太子丹便開始秘密尋找刺客,終於透過燕國隱士田光結識了荊軻,田光稱他是“神勇”之士,可託大事

刺秦計劃秘密地進行,除了一張敬獻大片肥沃土地的地圖,還需要一份更能討秦王歡心的“禮物”,否則,無法近距離接近他。荊軻想到了秦王懸賞千金捉拿的秦國叛將樊於期,他正在燕國避難。荊軻親自上門遊說,請求他捨棄自己的生命,成就刺秦大業。被秦王害得家破人亡的樊將軍為了復仇,也慷慨激昂地拔劍自刎,獻出了寶貴的頭顱。於是,樊將軍的頭顱盛放在密封的匣子裡,劇毒匕首巧妙地藏在地圖中。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荊軻失敗,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太子丹急於求成,荊軻只是其利益的犧牲品,他催促荊軻早日上路,計劃並不周密,讓有勇無謀的市井屠夫秦舞陽充當幫手。

2.荊軻此人並沒有田光稱的那麼“神勇”,關鍵時刻匕首拔出來了,秦王看到後慌忙跑開,荊軻又去拔劍,可是情急之下竟因為劍身太長拔不出來,這些細節足以看出荊軻此人武功不行;

3.設計的刺殺方案有問題,挾持和刺殺的抉擇,那千鈞一髮之際的片刻猶豫,便會喪失了行刺的時機。

由此看來,荊軻刺秦的失敗是必然的,但我們也不能盲目的就稱荊軻為莽夫,畢竟他的這種大義凌然的精神還是可嘆可讚的。

3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楊明臣方放胡秋萍張學群劉恆五位書法名家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