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載:
“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後京、洛間畫以為圖。”
這是我們家喻戶曉的故事――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砸缸
砸缸的故事司馬光七歲的時候,遇到危機情況,就能用處事不驚之態,用大石砸破水缸救出掉在大水缸裡同伴,與其他被嚇跑的同齡人相比,司馬光的急中生智之舉,確實讓人歎服。
那我們今天就來共同了解一下這個小神童――司馬光吧。
司馬光的家世代貴胄,回來雖然因為戰亂等原因,司馬家沒有做官,但是後開司馬光的祖父司馬玄又考進了進士,當了官。
雖然司馬光的父親,只做到縣官,但是卻是一名非常有名氣的人,他為人處世的氣節和節儉的生活態度,使得他遠近聞名。
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環境對人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司馬光日後的成就,可能也和他的家庭環境有著不可分割聯絡。
司馬光的先輩和堂兄六七人都是進士出身,既然都是考中進士,他們自然都是好學之士,愛好詩文,司馬光的家族世代書香。
所以,司馬光從小就耳濡目染,深受這個家族文學傳統和素質文明的影響。
司馬光的家族不僅有極高的文學素養,他們的品行也非常端正,為官也都非常清廉。
司馬光六歲的時候,他的父親親自教他讀書,他的父親比較注重精神的培養,所以經常給他講一些年少有味、勤奮好學的人物事蹟來激勵司馬光努力上進。
年輕時期的司馬光
自小勤奮刻苦司馬光一開始讀書的時候,並不是聰明伶俐的,其他同班都學會了,他還不懂其意思,但他沒有就此放棄,而是更加勤奮、刻苦的學習,他不參加遊戲活動,獨自讀書,一直到學會,掌握的滾瓜爛熟為止。
司馬光的這種學習精神,是我們現在大多數青少年所缺少的,俗語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只要我們好好學習,刻苦鑽研,沒有什麼是學不會的,也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
司馬光的家中雖然非常富裕,但是他的父親始終提倡節儉之風,從不大興奢靡之風。
有其父必有其子,司馬光也是從小不喜華靡。此後司馬光也為他的兒子專門寫了一篇訓誡文――《訓儉示康》。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
大致意思是:我本來出身在貧寒的家庭,一代一代都憑藉清白的家風相繼承。我生性不喜歡豪華奢侈。
還寫到: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意思是“節儉,是最大的品德;奢侈,是最大的惡行。
他明確提出了自己節儉的主張,還通過正考父用饘粥來維持生活等多人的例子,來對兒子進行廉潔儉樸的教育。
無論是什麼時候,那個時代,勤儉節約都是中國所提倡的優良美德,司馬家這種節儉之風一直是值得後世學習和稱讚的。
司馬光父親畫像
高尚的德行司馬光還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
他在擔任幷州通判的時候,西夏人經常入侵這裡,使得當地百姓苦不堪言,於是司馬光上書龐籍,建議修造城堡來控制西夏人。
龐籍聽從了司馬光的建議,之後郭恩被派來辦理此事,但是他是一介莽夫,不善謀略,在他連夜過河的時候,因為不注意設防,就被敵人消滅了。
龐籍因此被罷免了,司馬光感覺是自己的罪責,多次上書向朝廷,並要求辭職,但始終沒有得到允許。
龐籍死後,司馬光把他的妻子拜為自己的母親,還扶養龐籍的兒子。
司馬光的這種忠義之舉,提現出了他的賢德。
北宋歷代以來積貧積弱,我認為主要原因是因為在用人方面存在很多的弊端,人才是一個國家治國安邦的重要因素,得人才者得天下。
司馬光針對當時北宋的用人弊端,提出了很多的見解和主張。
他認為用人應以“德”為先。一個人如果沒有了“德行”,即使有再強大的能力,也不會得到重用。
他針對“德”的原則,突出了三個具體的要求:
其一:“不愛富貴” 其二:“顧惜名節” 其三:“曉知政體”根據他的要求,我們不難看出,前兩條所言都是“德”,最後一條方是“才”。
司馬光的文學作品
他的這種“德”的原則,有利於選舉賢才之士,避免以世祿以貧賤、以門弟來劃分官位,只要有賢才就應該推舉。
無奈,他的選人原則並沒有的到重用,“先門第而後賢才”的選才原則,自從魏晉以來就歷代相傳,已經根治於封建社會的王朝,想要改變,又豈在一朝一夕呢?
司馬光不僅在政治制度、用人方面具有獨特的發展眼光,他在軍事上也獨具眼光。
當時的西戎部將嵬名山打算幫助朝廷捉住敵人諒祚。
司馬光總攬全域性形勢,仔細分析兩方各方條件,最後上書提出反對,他認為:嵬名山兵力不足,未必能勝諒祚。即使僥倖得勝,治標不治本,以後還會產生另外一個諒祚。
而且嵬名山如果失敗後,來投奔我們,如果我們不接納他的話,窮途末路,就會突然佔據邊城來活命,成為我們的禍患。
他給皇帝仔細分析了局勢,可是皇帝並沒有聽取他的意見,從此西邊狼煙四起。
司馬光和王安石是老相識,而且兩人是好朋友,為何後開兩人的關係最終勢同水火呢?
上朝之時的場景
與王安石的情義“嘉裙四友”就是王安石、司馬光還有呂公著和韓維四人的合稱。
司馬光和王安石在很多方面都志同道合,而且司馬光也很佩服王安石在朝中不畏權勢,堅持本心的精神。
但是在治國方面,司馬光和王安石卻存在著很大的分歧。
北宋王朝當時已經是內憂外患的局面了,面對千瘡百孔的社會現實,司馬光和王安石都從維護王朝封建統治出發,都想要盡力去挽救北宋王朝的這種局面,但是涉及到改革的內容、改革的方法,兩個人就勢同水火了,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分歧。
當時王安石大膽的提出改革方案,風華正茂的神宗皇帝,剛剛繼位,很想有一番作為,所以非常欣賞王安石的變法。
司馬光和王安石
很快王安石就在皇帝的支援下提出了一套急進、大膽的改革方案,成為了變法的領袖,北宋很快嫌棄了一陣變法的浪潮,史稱“王安石變法”。
面對王安石提出的變法,司馬光與其恰恰相反。
司馬光的主張與王安石相比偏於保守,司馬光的思想傾向沉穩持重,慮事縝密;而王安石的思想確實非常活躍激進、勇於標新立異。
司馬光的這種思想在治國中就表現為比較傳統保守,有時過於僵化;而王安石的這種思想就是慎重不足,過於急躁,有時會出現失誤。
王安石畫像
但是司馬光對於王安石的變法革新,持全盤否定的態度,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他堅決反對,而王安石對於司馬光提出的觀點也是全盤否定,兩人絲毫不退讓,這就導致了他們成為政敵的原因。
他們兩個人本來都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但是都太過於執拗了,使得北宋的改革蒙受很大的損失。
我認為他們二人的性格特徵,恰恰相反,都有其優缺點,倘若兩人能夠互相借鑑,互相補充,肯定會大有一番作為。
晚年的司馬光,疾病纏身,臨死之前還一心都是國事,他把他自己的身體託付給了醫生,他把家事託付給了兒子,把國事託福給了呂公著,想讓他完成自己新發廢除的期望。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他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他帶著病依然到處處理各種事務,不分晝夜的工作,別人是在看不下去勸他注意身體,他卻說:“人的生死是命中註定的。”
病危的時候,他在失去知覺的情況下,還在不停的囈語,說的都是有關國計民生之大事。
司馬光一生忠孝節義,恭儉正直長兄如父,對待他的哥哥,司馬光像尊敬父親一樣尊敬他、照顧他;司馬光的一生從不說謊,他評價自己的時候說,自己雖然沒有過人之處,只是平生所作所為,皆問心無愧。
司馬光不僅在治國方面有了一番作為,他在文學上也是卓有成績。
《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此書的作者就是司馬光,他歷時十九年才完成。
這部書裡,司馬光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對中國的歷史發展具有一定推動作用。
司馬光是中國封建時代一位偉大的歷史學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無論是在政治還是在德行,亦或者文史方面都給我們提供了學習和借鑑的精神遺產。
今日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希望你能喜歡筆者的觀點和看法哦!
參考資料:《宋史 》《資治通鑑》《國史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