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佳節即將來臨,《尋味中國》特別推出中秋月餅篇。如同之前的《端午論粽》,本篇聊聊月餅從何而來,又如何成為了中秋節食品。

1. 歷史短暫的傳統節慶

先說結論:中秋節在唐代出現雛形,定型於北宋。

很多節日如國慶節、兒童節等,是現代國家產生後才出現的,由官方定義,有著時間明確的源起。而所有的傳統節慶都出自民間,誕生年代模糊,達到一定影響力後再得到官方的認可與推廣。有些節慶在發展過程中還會改頭換面,將歷史人物安插其中,搞得貌似有明確的年代,比如寒食節與介子推,端午節與屈原等。

中秋節卻沒有名人傳說,因為它是傳統節慶中誕生年代最晚的,至今也才千年左右,所以來不及編故事。月餅不是紅燒肉,硬往蘇東坡身上扯還是不像。

有些人認為,中秋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祭月。拜日月祭山川,都是中國傳統宗法性宗教的組成部分,宗法性就是由皇家主持的“國教”系統,北京的天壇、地壇、日壇、月壇等等都是用來幹這個的。

然而,皇家祭月雖在晚上,卻是在秋分進行,即“春分朝日,秋分夕月”,與八月十五並不相干。

也有很多論述引用《周禮》提及的“仲秋”,說明中秋節的歷史更悠久。仲秋是指秋季的第二個月,中秋的原意,就是仲秋月的月中,正是秋季正中的日子。這個日子可以是十五號,也可以是十六號。

作為特定日子的中秋,大約在唐代出現。《全唐詩》近五萬首,“八月十五”多次出現,同樣也有不少“八月十六”,帶有明確“中秋”含義的詩只有十來首。

從詩作和歷史記載來看,唐代開始出現了宮廷、文人組織的賞月活動。有人認為,唐代的中秋已具備思親、團圓的意義。其實,唐詩與賞月相關的,更多是宴飲、玩樂,只有文人騷客孤零零找不到樂子的時候,才會抒發懷才不遇之惆悵,相思之繾綣。沒人陪誰都是這個德行。

綜上,唐代起開始有了中秋賞月活動,活動的主題是吃喝玩樂,還沒有成為福斯化的節慶。

2. 夜市中誕生的狂歡節

如前所述,傳統的節慶都不會誕生於所謂的宮廷、文人圈,而必然產生於民間,並有著其特定的經濟、文化基礎。

從民俗角度分析,中秋節是由民眾自發組織的慶祝豐收的活動。農曆八月,正是農作物和瓜果成熟的時節,人們在這個階段吃喝玩樂、走親訪友,節日也就形成了。中秋前後天氣不冷不熱,選擇這個日子作為活動的高潮也是順理成章。

顯然,中秋節誕生於北方。在唐宋時期,春小麥成為中國北方的主糧,小麥成熟收割期在農曆六七月份,這個階段也是北方主要瓜果成熟的時候。中國南方種雙季稻,晚稻要在農曆九月份以後才能成熟,因此古代南方慶祝收穫的節日是冬至。

慶秋收應該是上古就有的民間習俗,為何唐代以後才出現中秋節?

這是由經濟文化發展決定的。中國到了唐代中期,成為政治、軍事、經濟與文化的世界第一強國(之前是印度),從朝廷到老百姓都富足了,吃喝玩樂才能興起。與之對比,魏晉時代的門閥巨室生活靡費之至,下層百姓卻都在餓肚子。

商業經濟的發展,也造就了市井文化的繁榮,並開始衝擊舊有的社會管理制度,從而將阻擋中秋節誕生的關鍵因素掃清。

這個因素就是宵禁制度。宵禁即禁止城鎮居民夜間活動,一般從晚上八點開始到次日凌晨,禁止外出、聚會。從春秋戰國開始,以防止犯罪、保障安全為目的的宵禁一直被嚴格地執行,如非特許,士大夫也不能犯夜(違禁夜行)。顯然,宵禁時代絕不可能誕生出需要在晚上吃喝玩樂的節慶,尋常百姓到了這個時候,只能是男人在家喝個小酒,女人到院子裡拜個月罷了。

即使在唐代初期,長安城也是“六街鼓歇行人絕,九衢茫茫空有月”,一派清冷寂寥的景象。到了盛唐,國家安寧,經濟繁榮,宵禁不再被嚴格執行,中國百姓的夜市時代從此到來,據清人編撰的《唐兩京城坊考》記載,長安夜市“晝夜喧呼,燈火不絕”。這也就是為何,賞月的詩歌在唐代才大量出現,而之前的魏晉時代卻少有此類作品。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唯一重商的朝代,城市商業之繁華在中國曆朝歷代中空前而絕後。據描繪北宋都城平民生活的《東京夢華錄》記載,開封的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曉不絕”。也正是在《東京夢華錄》裡,作為節慶的“中秋”第一次出現,並描繪了中秋之夜百姓通宵達旦飲酒狂歡的盛況。

因此,基於福斯玩樂消費而產生的中秋節,必然也只能源起於宵禁放鬆的唐代中後期,定型於商品經濟繁榮且夜市生活多姿多彩的宋代,即使明清兩代宵禁又起,這個節日依然被延續下來。

3. 從絲綢之路而來

應節食品不會因某個節日而被髮明,通常是該食品已經出現,基於某些原因與節慶相聯絡,被賦予某些含義後,從而與該節慶繫結。在《端午論粽》已討論過應節食品的演變邏輯,本文不再贅述。

成為應節食品的月餅,其誕生的年代晚於中秋節。《東京夢華錄》通篇記錄了數百種點心小吃,並無月餅。彼時的中秋狂歡,主題是飲新酒(秋收後新釀的米酒),下酒的是水果、乾果以及剛上市的螃蟹。

在描繪南宋臨安(杭州)市民生活的《武林舊事》和《夢樑錄》中,月餅作為麵點一類出現。直到明代,它才正式擁有了中秋節食品的身份地位。

月餅源自何處?

顯而易見的是,月餅所具有的符號化形式,諸如圓形花瓣、吉祥紋飾、祝福文字等等,都是中秋節所帶來的,如果將這些符號去除,就是月餅的原始形態。從食品加工與食材的角度分析,月餅並非漢民族的傳統點心,而是典型的外來食品。

現代的月餅種類很多,尤其在南方,品種和製作方式差異很大。最初月餅是什麼形態和口味?其實只要看看各地最基礎、福斯化的月餅即可,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流行南北的傳統五仁月餅。

從食品加工角度分析五仁月餅,這是一種以麵粉為皮的餡餅,餡料為乾果仁、豆沙等,口味重油重甜,採用烘焙技術加工。小麥粉、烘焙技術、乾果、堅果、豆類、糖,所有這些元素都指向中國北方,如果溯源,多來自西域。

首先看食材。小麥是最晚進入中國的主食。雖然考古證據表明,至少在3000年前小麥已進入河西走廊,但直到唐宋時期,麵粉才替代小米成為北方的主食。其次,大部分水果由西域傳入的,尤其是果脯製作技術,由於氣候等原因,至今也未曾在南方普及。至於堅果一類,如核桃、杏仁、腰果等,也都是在漢唐前後沿著絲綢之路傳入的。

另一個決定性食材是糖。千百年來,糖一直是飲食中的奢侈品,中國傳統的麥芽糖難以用於烹飪,蔗糖直到近一個世紀才成為百姓日常餐桌上可以消費得起食材。按史書記載,唐代初期,製糖法(紅糖熬製技術)由從印度傳入中國。

最後看烘焙技術。中餐烹飪技術博大精深,並以炒、蒸等技法獨步世界,然而,中餐傳統技法中沒有烘焙(不同於中國傳統的烤炙),這種烹飪形式是跟隨麵粉進入中國的,一直也沒成為主流。

自漢代起,人們就將各式烤餅、餡餅統稱為胡餅,有別於中國傳統的湯餅(面片湯)和蒸餅。唐代之後,麵粉烹飪技術為中國人全面掌握並改良後,才有了各式的硬餅(饃、燒餅、餡餅、煎餅等)。由於製糖技術的限制,烘焙的糖餡胡餅大約在唐代中後期進入中國,蘇軾《留別廉守》詩中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說明北宋時期以糖酥為餡料的胡餅開始普及。

綜上,從主要食材、加工技術等分析,月餅作為胡餅的一種,源自西域,在北方植根,宋庭南遷,將北方的食材及烹飪技術帶入江浙,從而誕生作為節慶點心的月餅。

4. 高檔的西點

沒有明確的史料說明,人們為何選擇月餅作為中秋的節慶食品。可能是由於形狀像滿月,也可能是別的原因,約定成俗也不需要太多的理由,或許就是商業噱頭,就如情人節送巧克力,最近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管它有理沒理,找個由頭消費罷了。以宋代商業經濟的發達程度,也不是不可能。

月餅自誕生起,就是一種高檔有品位的點心,在各類應節食品中禮品屬性最強。

月餅現在被詬病的高糖、高脂肪等,恰恰是過去人們最渴求的,平日裡哪能吃得到這麼多油、這麼多糖?不僅是月餅,各地的年節點心,幾乎都是高糖。

另一方面,月餅也是點心中的奢侈品。中式傳統糕點中,月餅對原材料和加工工藝要求最高,它的成本從來都不低,大量的糖和油,複雜的餡料,專用的模具以及烘焙裝置等,意味著絕大多數家庭難以自行製作。顯然,月餅與粽子全然不同,後者任何一個家庭都能自己做。

節慶時走親訪友,商人向官吏致意,當然要拎些糕點,月餅作為奢侈的點心,表徵著一種檔次,是城裡人才有的洋貨。與之相比,拎一串粽子上門,那是鄉下來的大姨。這也就是為何,到了沒多少人愛吃月餅的現代,月餅依然具有毫不動搖的禮品地位,傳統總是難以改變的。

說月餅是洋貨,可以用現在的生日蛋糕為例。同樣是西邊傳來的,從原材料到烘焙到裱花等等,蛋糕與中國傳統糕點沒有任何關聯,它也是一種節慶食品,唱生日歌時,面前總要擺上一隻,雖然價格不菲,高糖、高脂肪,也真沒多少人喜歡吃。

月餅就是生日蛋糕,過節的時候來一塊,一家團圓,和和美美,它的象徵意義遠遠大於食品本身。

中秋和月餅還有另一層意義,它是盛唐富宋的遺產,它代表著中華文明史上最輝煌時代,是我們的先人富裕、享樂生活的象徵。

5. 觀點總結

●中秋源於人們歡慶秋收的習俗。

●盛唐富宋,宵禁取消,中秋節才得以誕生。

● 月餅源自西域傳來的胡餅,在南宋成為中秋的應節食品。

● 月餅一直是一種高檔點心和禮品。

最後,以現代營養健康角度來看,月餅還是少吃為好。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高邑縣東南關歷史上的三教九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