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月到中秋分外明,果品月餅伴花瓶。紅酒香爐迎冰輪,設案拜月女兒情。”轉眼又快到八月十五月圓之時,人們闔家團圓,居於自家庭院、樓閣,賞月拜月,品嚐月餅、果品,把酒話豐收,舉杯共祝願,“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其情濃濃,其樂融融也!

飲酒賞月,對月遙拜,自然少不了月餅唱主角。月餅,又稱月團、小餅、豐收餅、團圓餅等,是中秋佳節饋贈親友、拜月祭神的節日食品。正如端午稱“粽子節”,元宵叫“湯圓節”,春節在北方一些地方呼作“餃子節”一樣,中秋節也被稱為“月餅節”。

北宋文學家蘇軾在《月餅》一詩中寫道: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

這是最早把“餅”和“月”聯絡在一起的詩句,這首詩流傳甚廣,漸漸地就有了“月餅”這個名字,甚至有人將蘇東坡稱為“月餅之父”。不過以前的月餅不像現在這樣小巧圓亮,古時的月餅頗大,叫做“太餅”,八月十五圓月夜,全家老少圍坐在一起,須將月餅切割成塊,先祭拜月神,再分而食之,這才是團團圓圓。

經過元明兩代,中秋節吃月餅、饋贈月餅風俗日盛,且月餅的“團圓”之意更為明顯。至清代,月餅才成了現在這樣小巧玲瓏,正如清人袁枚在《隨園食單》中所言:“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

到了近代、現代,月餅在品質、品種上都有了新發展,原料、調製方法、形狀等的不同,使月餅更為豐富多彩,形成了廣式、晉式、京式、蘇式、潮式、滇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種,因而讚美月餅的詩詞也多了起來。清代咸豐年間大臣彭蘊章寫道:

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

幡然嫦娥竊藥手,奔入廣寒歸不得。

——《幽州土風俗》

詩中描繪的月餅已經有了“月中蟾兔”“嫦娥奔月”之類的裝飾性圖案,不禁讓人想起悽婉美麗的神話故事。

清末文人袁景瀾寫有一首《詠月餅》詩:

形殊寒具制,名從食單核。

巧出餅師心,貌得嬋娟月。

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

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

戚里相饋遺,節物無容忽。

皓月瑤池怨, 碗中泛青光。

玉食皆入口,此餅乃獨絕。

沾巾銀絲透,舉頭相思愁。

兒女坐團圓,杯盤散狼藉。

把制餅師傅的精巧技藝以及月餅的品種、特色交代得分外明了,還寫出了舉家團圓坐,品美酒美食,共賞一輪明月的情景。

闔家團聚,把酒賞月,不僅要擺上一盤碼得齊齊整整的月餅,還要擺上石榴、黃梨、葡萄、西瓜、花生、栗子、紅棗等應時果品,賞月明也慶豐收。這在清末文人沈兆褆的《吉林紀事詩》中有所體現,詩云:

中秋鮮果列晶盤,餅樣圓分桂魄寒。

聚食閤家門不出,要同明月作團圞。

而近代學者施景琛的《中秋詞》裡,則記述了福建各地贈送“雙鯉魚月餅”的習俗:

餅兒圓與月兒如,更兆嘉祥食有餘。

多感外家愛護意,年年例又貺雙魚。

月餅形狀圓圓亮亮的,就好像一輪圓圓滿滿的月亮,日子過得是越來越好了。在這祥和美滿的節日裡,按照鄉俗,凡當外祖父或舅父母的,要送給外孫子、外孫女或外甥雙鯉形狀的月餅,表達對孩子的美好祝願。民國時期詩人陳海梅的《中秋餅》詩,更有情趣:

正當三五夜清閒,買餅分甘向市圜。

饞口兒童開口笑,如何皓魄落筵間?

把臺灣、閩南一帶中秋佳節之際,兒童興高采烈嘗餅玩餅的喜悅心情,描繪得活靈活現,童真悠然。

“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小巧圓亮的一枚月餅,融入了月華的清潤、月桂的甜香、月娥的飄逸,演繹出那麼多浪漫多情而又溫馨備至的故事,成為中國人期盼團圓、追求幸福、憧憬美好的象徵。

-作者-

劉琪瑞,男,山東郯城人,一位資深文學愛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聲》《鄉愁是彎藍月亮》和小小說集《河東河西》。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明日中秋,除了吃月餅,這10種傳統美食記得吃,健康團圓過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