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古人們常說“民以食為天”。一個人想要在社會上生存下去,首先就是要尋找食物來填飽自己的肚子,讓自己的身體有足夠的能量去生活。其次才是去考慮該如何適應環境,古代時期的一些富貴人家大多都有吃不完的糧食,可對於低層階級的農民來說,他們想要飽飽的吃上一頓飯菜這卻是很困難的事情。

古人們曾說過一句“人哄地皮,地哄肚皮”的俗語。俗語中所表達的是:如果一個人在到達農忙的季節三心二意,不好好栽種糧食,那麼豐收季節土地回饋給人們的糧食就會較少。古代時期,並不是嚴格按時地去播種了糧食,來年就能有較好的豐收。人們一年能夠豐收多少糧食?這與自然情況有關。

如果一年的自然情況不好,那麼他們所播種的糧食就有可能顆粒無收,根據這一狀態,古人們也編造出了一句俗語“九盡花不開,新墳遍地起”。古人用此句俗語來告訴人們,如果當地的自然環境不是很好,那麼就是老天要收人。沒有了糧食的豐收,大多數農民們就只能等待著餓死。

一、“九盡花不開”

古人在編造俗語的時候,總是會將因果順序看得比較重要。而俗語“九盡花不開”就是“新墳遍地起”的原因。想要細細解讀此句俗語中的意思,自然要先了解清楚“九盡”究竟是何意。

提到“九盡”,就不得不誇讚一番古人的智慧,他們將季節的更替以及糧食的播種和豐收編出了一首《九九歌》,而此處的“九盡”則代表九個不同時間段糧食的播種季節。古人認為,糧食的播種與豐收必須一環扣一環地去進行,只要是播種過程中有一環出錯,那麼糧食就很難有好的豐收。

古人們認為,冬季是最寒冷的季節,也是糧食不易出土的季節。冬季過後迎來的便是春季,春季百花齊放,萬物更新,正是到了人們春耕的季節。春耕時節,人們可以種植較多的蔬菜和糧食。只要夏季的時候好好照顧農作物,人們在秋收的時候就可以豐收到較多糧食了。

而此處所提到的“九盡花不開”意思就是冬季的寒冷都已經過去了,眼看著春季已經來臨,但是大多數地區都還處於春寒的狀態。春季該看到的生機並未看見,原本應該百花齊放,萬物更新的季節依然還是被寒氣籠罩著,那麼此時的人們就無法進行正常工作了。

即使一些人們嚴格按照播種時節來種植糧食,可在氣候不好的時候強行將農作物的種子播種到土壤中,寒冷也會將播種在土壤中的種子凍壞,讓種子出現壞死現象。種子出現了死亡現象,那麼秋收季節又怎麼可能有較多的糧食得到豐收呢?

即使一些農作物的種子挺過了春天的寒冷而發出了新芽,新芽禁受了自然災害的影響,豐收時期的飽滿度極低,這也就代表著大多數人在豐收時收不到較多糧食而出現餓肚子的現象。

二、“新墳遍地起”

既然都已經知道俗語“九盡花不開”是讓“新墳遍地起”的原因,那麼想要理解後半句俗語也不是困難的事情。當播種糧食的環境溫度不達標,到達糧食豐收時期糧食也不多,這意味數量較少的糧食會讓大多數處於社會底層階級的人們忍受飢餓的痛苦。一些災民們也因為自然災害的影響,出現餓死的現象。

俗語“新墳遍地起”,的意思便是有大部分的人會因為天災而死去,一次自然災害的來臨之後,漫山遍野就會建立起一些新的墳墓。這些墳墓出現的速度就猶如春天的筍芽一樣快,此句俗語展現出了古代時期處於底層階級人民的無奈,不得不佩服祖先們的智慧。

祖先用自己豐富的文化知識,將自己和村民遭受天災時的情況用俗語記錄了下來,隨後代代相傳。讓後代人們從此句俗語中看到了祖先古代時期的不易生活。

因為21世紀人們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即使條件再落後的地區,也不存在吃不飽,穿不暖的現象。因此對於古人們俗語“九盡花不開,新墳遍地起”中所提到的悲涼與痛苦,21世紀的人們大多都體會不到了。

總結:

此句俗語之所以會流傳至今,除了其中蘊含著祖先們的智慧外,其實也在告誡後人們在有了富裕的生活之後就應該學會珍惜糧食,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良好資源,切勿在過於舒適的環境之中而選擇了喪志。在那個條件比較落後的古代時期有無數的人們因為沒有糧食而死亡,而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要學會珍惜糧食。

2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和田玉中的8大色系,第五種極為罕見,能湊齊的都是大神級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