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懶人,脖子上掛了一塊餅,卻還是餓死了,因為他只把嘴巴夠得到的地方給吃掉了。
故事當中的主人公作為反面教材已經夠懶了,可是在自然界,還有一種動物更懶,你知道是誰嗎?它就是懶到極致的洞螈。
洞螈吃一頓飯管十年,並且12年才交配一次,平時宅在洞穴當中一動不動,就是如此慵懶的動物,它卻能夠活到100歲!
洞螈生活習性
洞螈常年生活在洞穴的最深處,在那裡幾乎沒有任何光亮的存在,幽暗的環境當中十分潮溼,時常有著天然小水池,水池當中的水源都是未經汙染的天然水質。
這樣的環境為洞螈的生長提供了需要。洞螈本身是水陸兩棲動物,有時候潛伏在小水池當中,等需要的時候浮出水面進行換氣。
洞螈的體型修長,長得像一條小蛇,但又有短小的四肢。
看上去像是蜥蜴,但四肢又太過短小,本身的體長一般在三十釐米左右,由於長期生活在暗處,身體的顏色呈現白色。
在它的腮處會呈現鮮紅的顏色,使得它本身顏色不會太過單調,看上去也十分可愛。
長期處於幽暗的環境當中,視力並不好用,洞螈的視力退化相當嚴重,在觀看洞螈的過程當中,如果沒有強烈的光照條件,就難以看到它眼睛的存在。
實際上洞螈是有眼睛的,只不過它的眼睛由於適宜環境的需要,進化得特別小,很難讓人觀察到。
正所謂“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就會打開窗戶”。洞螈雖然視力欠缺,可是在聽覺和感知方面是一流的。
根據科學研究,洞螈的聽力在10赫茲到15000赫茲之間,這種聽力水平與人類聽力水平相當。
它們能夠通過水產生的震動來探測外界的變化,這也是它們捕食的重要依據,時常以掉落在洞穴深處的小魚小蝦為食。
這種優秀的感知能力替代了眼睛的視力,並且還有著比視力更好的效果。
洞螈的身體當中存在一種特殊細胞,幫助它感知周圍的獵物與磁場。由此,又懶又盲的洞螈能夠盡最大的可能獲取食物。
洞螈究竟有多懶?
在捕食到食物之後,洞螈就會快速陷入到睡眠當中,通過這種方式來防止食物的過量損耗。
根據科學研究,洞螈平均每天的活動量在五分鐘左右,五分鐘後它們就會舒舒服服地回去睡覺。
這樣的生活習性讓觀察它們的生物學家們欲哭無淚,日夜守著它,就為了觀察它的活動狀態。
好不容易等它動起來,卻只有短短的五分鐘,等生物學家還沒準備好筆記本,這個小傢伙又回去呼呼大睡。
不僅如此,洞螈體能的消耗極低,它可以十年只吃一頓。
這是因為洞螈身處的環境缺乏食物,在生存環境的限制條件下,它無法出去獵食,只有等一些小魚小蝦小昆蟲誤入洞穴深處才會飽餐一頓。
這有一頓沒一頓的生活,自然就養成了低消耗的習慣——睡覺,畢竟它不知道下一頓是在什麼時候。
慵懶的生存方式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減緩自己身體新陳代謝的速度來延長自己的壽命,這是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
洞螈也正是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從理論上將壽命延長到100歲!
要知道我國古代人的平均壽命也就30來歲左右,洞螈的做法也許能夠為未來人類壽命的延續,提供科學借鑑。
另外,洞螈12年才交配一次,真可謂是無慾無求了。
洞螈多為卵生,孵卵期為三個月左右,再加上洞螈的交配行為可以一直延續到80多歲,這才勉強保證了在無數的歲月當中,這一物種能夠生存下去。
外型文化特徵
洞螈的外型更多地與蛇相似,慘白並不是它唯一的膚色。當它進入到有光環境當中一段時間之後,它的膚色會逐漸變為灰色。
洞螈對水源的要求極高,普通的水質無法達到它生存的要求,所以洞螈才會選擇洞穴的最深處那裡有著最純潔的水源,以及不被人類打擾的生存環境。
這樣的生存環境也讓洞螈的體型保存了最為原始的特徵,1768年奧地利科學家首次發現了這種小傢伙的存在,並感嘆它體型的奇妙,將它命名為“普羅透斯”。
在希臘神話當中,“普羅透斯”是海神的名字,科學家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於純真古物種的讚美之意。
洞螈由於本身體型酷似民間的真龍圖騰,而被稱為龍寶寶,形象地表達出民間對於洞螈的喜愛。
這位“真龍寶寶”就曾在網絡上以假亂真,引起各大論壇貼吧的轟動。
2013年曾刊登過一篇名為“崑崙山內驚現真龍,是真是假”的文章,這篇文章發佈之後迅速走紅,很多未曾見過洞螈的網友 們大為吃驚,幾乎全網都在熱議文章當中酷似真龍的圖片。
經過專業鑑定,文章中的圖片是經過ps處理過的,而圖片的原型正是洞螈。
它本身就酷似人們想象中的真龍,所以圖片不需要進行過多的修飾,普通人很難看出有處理過的痕跡,這才引發了轟動。
洞螈外型確實有著最為原始的特徵,與蜥蜴和蛇類相同,它們在遠古的演化當中,都保留下來各自最初的特徵,洞螈保留得更多。
這就得益於不被外界打擾的環境,以及慵懶的生活習慣,生活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它們不需要進化太多就可以生存下來。
有一種說法認為,我國的真龍圖騰就是根據洞螈為原型繪製而成的,古代的人們意外地見到這種擁有尊貴氣質的動物之後,在腦海當中自我補充高大的形象,一個威嚴的真龍圖卷就此誕生。
那麼古代中國的人們是如何發現這種生物的呢?深入到洞穴當中進行探索是其中一個原因。
但是古人們照明所用的火把不足以支撐進入到洞螈的生存地帶。
於是這又衍生出了另一個說法,洞螈原本可能並不是生存在洞穴深處的,它們跟普通生物一樣,在洞穴的的淺層進行各種活動。
它們原本的習性並沒有那麼慵懶,擁有更多食物的洞螈甚至會去外界進行活動。
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增加以及環境破壞,洞螈的生存空間被大肆擠佔,最終只有退一步海闊天空,來到洞穴的最深處隱居來防止外界對它們的干擾。
這種“逃避”的方式也未嘗不可,保證了一個物種的延續,以至於如此奇妙的物種呈現在人類的面前。
人與自然
當然這只是一種科學猜想,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明,但是這也為人類敲響了警鐘,自然界不是人類自己的,而是千萬個生物共同的家園。
如今隨著人類的深層次活動,萬年不變的凍土層逐漸融化,古生物的遺骸紛紛顯露出來,這無疑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我們永遠不知道是否會有可怕的遠古病毒隨著動物遺骸一起重現世間!
不少科學家紛紛表示: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正向我們走來。
人類應當停止對大自然的破壞!遵循大自然的運行規律,現在做起,可能還為時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