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中國酒文化,實質是中國的人際關係文化,其間蘊藏著偉大的東方智慧。中國是酒的故鄉,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長河中,酒和酒類文化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酒是一種特殊的食品,是屬於物質的,但又融於人們的精神生活之中。

在我們的文化裡,酒文化強調的是“我”與外界-----即人的關係,在飲酒過程中“觀物、識人”,以此獲得自我的提升。酒文化並沒有什麼問題,李白斗酒詩百篇、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就是很好的例證。

很多人討厭的,其實是酒桌文化。酒桌文化自古以來就有,它是人際交往中溝通和處理問題的方式之一,是其中一方想要從另一方手中得到自己所需的利益,早在古代有劉邦親赴鴻門宴、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等的完美詮釋。

現代酒桌文化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扭曲和背離了原本的意味,最能體現的便是職場(官場)酒文化,在這裡它除去帶有利益訴求外,更多的是功利性和功能性等性質。當一個領導想要測試下屬的“服從性”“忠誠度”,你接受他的勸酒就是一種“投名狀”,是對他忠心的態度;如果不喝,就是“不給面子”,日後在工作中得不到重用,專案也沒談成。

除職場外,生活中更是隨處可見。在2015年1月15日,《齊魯晚報》就發過一篇新聞:家住山東的小徐和朋友們聚會,儘管朋友們都知道他是騎電動來的,但還是不停勸酒,結果喝多了的小徐在歸家途中摔斷了腿,留下了終生殘疾,小徐的父母一紙訴狀將小徐的朋友們告上了法庭。

在酒桌上,“感情深,一口悶”的勸酒令盛行,一些人礙於面子,即使自己不能喝也要喝得酩酊大醉,最後贏了面子垮了身體,得不償失。

中中國人對酒的描述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講究的是舉杯推盞,酩酊大醉,中國的人情往往可以在酒桌上體現,適當飲酒,可以拉近朋友之間的距離。過度勸飲反而會弄得雙方尷尬,嚴重時可能毀掉朋友的一生,所以還是多多思量。

酒桌文化不會消失,若能將“尊重彼此,點到為止”的新思想貫徹下去,這種陋習才會越來越少。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李小璐書法工整簡單,網友評論不叫書法,書協專家反駁有一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