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從前有一隻老虎,沒事在森林裡面溜達,但是卻遇到一隻松鼠的挑釁。可無論松鼠怎麼挑釁這種老虎,老虎就是不為所動,閒庭信步地溜達著,彷彿在欣賞每個角落的風景。

老虎不為所動,可是周邊的小動物看不習慣了,就問老虎:“你是獸中之王,你怕什麼,它都那樣挑釁你了。”看著這些動物不知所以,老虎就說:“如果我發怒了,那麼這隻松鼠就會到處宣傳說我和它計較,而它從此也可以拿這件事來炫耀。”

看,就是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思維角度,看問題也是不一樣的。上面的這隻老虎就是懂得示弱的,強者,懂得示弱,只有弱者才喜歡到處逞強。

王陽明不僅僅是一位思想家,同時也是很有智謀的軍事家,還是軍事領袖。王陽明的人生哲學是值得我們不斷學習和研究的。

“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或捐棄牛馬而偽逃,或掩匿精悍以示弱,或詐潰而埋伏,或潛軍而請和,是皆誘我以利也。”

以上這四句話是是王陽明用兵的精髓所在,也是值得揣摩的四句話。就是當你遇到比你強大的對手的時候,硬來是不行的,這不是明智的選擇。因為這種情況要麼是選擇跑,要麼是假意示弱,換取生機。往往這種選擇也是可以換取最大勝利的。

就像是當年寧王認為王陽明很弱很弱,但是沒想到的是最後卻被王陽明直接一把火滅了整個軍隊。還有當時有一幫土匪,他們也是認為王陽明很弱,可是王陽明帶著人半夜偷襲的他們,最近土匪損失慘重。

所以,千萬不要小看對你示弱的人,因為你不知道哪一刻,哪一天你就會敗在他的手裡。

有時候不是看誰笑的好,而是看誰可以笑到最後,笑到最後的人才是贏家,短暫的示弱也是為了長遠的勝利。

我們平時也是經常會遇到讓我們容易發火的事情,對於那些沒有控制怒火的,往往很多時候都很被動。可是那些臨危不懼,冷靜思考的人最後往往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王陽明當時平定寧王之亂後,很多朝中大臣都很嫉妒,甚至是想除掉王陽明。而王陽明是深知這個道理的,最後王陽明把這件事的功勞全給了張勇,而自己又躲在寺廟。最後王陽明也因此逃過了一劫,如果是不知道示弱的人,結果可能就沒有那麼好了。

所以,有時候示弱是一種自保,也是一種格局,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我們經常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其實不是不注重細節,而是以大局為重,不去計較那些小事,拿得起放得下。

做人其實我們一輩子都在修,修的是什麼,修的是心,是定力,是沉穩,是格局。在親人和朋友之間,如果為了一些小事,小的利益傷害了彼此,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情。因為真正的強者是懂的示弱的,而不是為了一點小事就和家人朋友鬧得不可開交。

強者都是平靜如水的,只有弱者才會動不動就大發雷霆。

8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花影動,淚痕幹,思君不見清風入夢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