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日子過得真快,轉眼到了立秋節氣了,在咱們民間,對立秋非常重視,老人說到了立秋,有幾個老習俗,咱們一定不能忘,要是做對的話,一年都會過得很吉祥。

那麼,這幾個習俗是啥呢?咱們該怎樣愉快地過立秋呢?下面我們就聽聽老人的說講,來長長見識吧!

一,立秋要躲秋

在很多地方,流傳在立秋一定要躲秋,俗話說“立秋不躲秋,秋後惹是非”嗎,那麼什麼是躲秋呢?第一種說法是由於立秋節氣陰陽紛爭,對人們不利,所以一些屬相的人們要躲在家裡不出門,這樣就可以免除是非的干擾。

第二種說法是到了立秋節氣,太陽會非常毒辣,這時要是下地幹活,就非常容易被曬傷,為了保養身體,人們到了中午就躲在家裡,這樣就能躲過立秋烈日的傷害,或者躲過中暑。

這兩種說法,都是告訴我們,立秋節氣,要注意身體,注意氣溫變化給咱們的心理帶來的變化,平穩身心,才能健康順利。

二,立秋要啃秋

三,立秋要貼秋膘

夏季是非常難過的,由於氣溫炎熱,人們胃口普遍不好,加上農活比較重,人們的身體普遍虛弱,為了滋補身體,迎接即將到來的秋收,人們從立秋開始就講究要貼秋膘,所謂的貼秋膘,是指吃一些可口的食物,比如說餃子等等,在我們這裡,人們最愛的就是吃小公雞,此時的小公雞,身體剛剛長成,肉質細膩鮮嫩,使用辣椒或者麻椒啥的一起爆炒,實屬於人間美味。

當然,鴨肉魚肉,也可以食用,這可以補充能量,讓身體快速恢復元氣的。

四,立秋要稱水

立秋時間,在中國古代,有稱水的習俗,稱水的時候,要使用容器稱一下立秋前的水,立秋後再使用同樣的容器再稱量一下井水的重量,然後進行比較,如果立秋前的水重,說明立秋後雨水就會減少,反過來說,要是秋後水重,說明立秋之後雨水會增加,甚至會形成秋澇。

再者,老人說,在立秋這天,最好使用當天的井水,煮水泡茶,這樣飲用後可以減少多種疾病的發生,需要強調的是,取井水最好要在日出之前,最好是越早越好。

五,立秋要祭拜土地神

在中國古代,人們為了祈求五穀豐登,就要祭拜土地神,往往祭拜要在春季,或者是立秋,春季的叫作春社,立秋前後的祭拜叫作秋社,祭拜的時候,各種祭品盡顯虔誠。需要強調的是,祭拜土地神同時,一些地方還有大型社戲,人們在社戲演出的時候,還要交換或者購買一些農具,來迎接即將到來的豐收。

觀看社戲,品嚐各種美食,也是人間的一大美事。

六,總結

14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胸有詩書何處不風波,千山踏遍歸來唱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