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長子胤禔下場太慘了,他心愛的女人當著他的面在草原上獻身給康熙,最後胤禔犯下不可饒恕之罪,爵位被廢,扁為庶民,還被囚禁26年。
年輕時的愛新覺羅·胤禔,不僅一表人才,而且才華橫溢,品行端正富有正義感。
26歲的時候就被冊封為了“直郡王”,前途無量。
他原本是皇帝信任得寵的大兒子,卻一步步走上不歸之路,堂堂大皇子為何結局落得如此下場呢?
在此不得不提胤禔正直青年時,一個女人的出現對他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因為權勢太低而被心愛的女子拒絕
在《康熙王朝》中,寶日龍梅是大草原土謝圖汗的掌上明珠。她和胤禔有過一段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故事。
一個從小長在中原,一個從小在大草原生活,原本兩個人沒有什麼交集,但是命運偏偏將他們兩個糾纏在了一起。
寶日龍梅在大草被稱為“草原月光”,她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還有疼愛她的大汗。
可惜後來這一切被噶爾丹破壞了,噶爾丹的勢力壯大之後,帶兵突襲蒙古,最終喀爾喀部落戰敗,寶日龍梅的父親土謝圖汗戰死,寶日龍梅在族人拼死掩護下才殺出重圍,大草原被噶爾丹佔領。
寶日龍梅從此失去親人和家園,她帶著父親和家族報仇使命一路逃到中原尋找康熙,一路上遭到敵軍的追殺。
寶日龍梅好不容易逃到了京城,誤打誤撞來到了胤禔的府上。
那天正要出府的大哥胤禔,一出門就看見幾個粗壯的大漢圍著一個小姑娘攻打,大阿哥見狀挺身而出,上演了一場英雄救美。
武功高強的胤禔三兩下就將幾個人打趴下,還將其中一個帶頭的打死了。
就這樣,寶日龍梅在胤禔的手中脫險,最後寶日龍梅得知救命恩人是康熙的大兒子後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拉著大阿哥帶她去見康熙。
皇帝豈能隨便去見的,經過一番詢問才得知寶日龍梅是草原上的公主,她是為了報仇而來。
胤禔看著這個美麗的姑娘,非常特別,一說到自己的遭遇時神情落寞又無助,但一提到報仇立馬精神抖擻雙眼泛光的模樣,讓胤禔根本無法拒絕,情不自禁地答應幫她的忙,還讓寶日龍梅住在自己的府上。
一番接觸之後胤禔愛上了這個美麗又率真的蒙古公主,並且誠懇地向她表明真心。
面對一個英俊有才的男子表白不心動是假的,如果不是為了復仇,寶日龍梅或許會選擇他,但寶日龍梅一心想要復仇,並且她明確地知道只有最高統治者才能幫到她,而胤禔只是一個阿哥,是幫不了她的。
後來在胤禔的引薦下,寶日龍梅如願見到了康熙。
報仇心切的寶日龍梅在康熙的面前哀求,希望他能夠幫助她討罰噶爾丹,並願意以身相許。當時一旁的胤禔傷心意絕。
而康熙正在為臺灣的事情煩惱著,無心理會寶日龍梅。最後寶日龍梅還鐵了心要留在皇宮,繼續說服康熙。
胤禔的一番痴情沒讓寶日龍梅感動,一切只因為他沒有權勢。
幾年後,康熙終於解決了臺灣的問題,而接下來就是收拾噶爾丹的最佳時機。
那個時候胤禔還是康熙比較看重的兒子之一。
並不只是因為他是長子,而是因為胤禔在軍事方面的確有很多過人之處。
康熙二十九年至三十五年,康熙親自領兵征討嘎爾丹三次,都讓胤禔隨同出征,任副將軍,並立下了赫赫戰功。
第三次出征時,康熙也帶上了寶日龍梅,因為她對蒙古大草原最為熟悉。
最後寶日龍梅還召集了父汗之前的兵力一起對抗噶爾丹,最終康熙戰勝了噶爾丹收穫了蒙古。
寶日龍梅也終於完成家族的復仇使命。
或許是為了感恩,或許是愛慕,寶日龍梅趁著康熙打勝仗的興奮之際,就在那茫茫的大草原上獻身了康熙。
在《康熙王朝》中,胤禔和幾十名士兵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心愛的女子獻身給了自己的父皇, 中間僅隔著一塊黃布,當時胤禔心碎一地,也讓他開始意識到權勢地位的重要。
自那時候起的胤禔,開始漸漸黑化。
被慾望矇蔽心智的胤禔犯下大罪
三戰噶爾丹胤禔功不可沒,因此三十七年(1698年),胤禔被封為直郡王。
胤禔越來越受康熙對他的重視。
在康熙三十九年,康熙帝巡視永定河並讓胤禔隨身跟隨,之後又奉命代替康熙去華山祭拜。
胤禔憑藉才華均取得康熙的信任,深受賞識。
可想當時的胤禔多麼風光無限,前途無量。
可隨著胤禔受到康熙的重用,胤禔開始飄了,越來越不甘心只作為一名臣子,一輩子只能協助政務。
康熙一共有24個兒子,由於年長的四個兒子英年早逝,排名第五的胤褆便成為長子。
按道理應該被立為太子,可大清的履歷“立嫡不立長”,胤褆的母親卻只是一個庶民。
胤礽雖比他小兩歲,但人家生來命好,因為母親是皇后,作為唯一個嫡子的胤礽,出生兩歲就被立為太子。並且什麼都不用幹就能獲得康熙的寵愛。
成年後的胤禔因為這件事,心裡越來越不平衡。論能力才智,他一點不輸給其他阿哥,而且他的能力也得到康熙的肯定,因此胤禔就更加覺得阻礙自己前途的就是二弟胤礽。
最後他得出結論,就是扳倒胤礽取而代之,他才能有出頭之日。
然而此時不顧及兄弟情義的胤禔,已被利益矇蔽了心智,已不再是過去的胤禔了。
胤褆為了獲得康熙的歡心,開始費勁心思刻意在康熙面前表現,並且暗中拉攏群臣培養勢力。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康熙在熱河行宮狩獵期間,當場撞破胤礽和他的愛妃鄭春花的苟且行為。
康熙一怒之下廢除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太子被廢的消息對胤禔來說簡直就是“天助他也”,只可惜胤禔只顧興奮,完全不分析事情內幕。
如果他能夠再細心一些去了解胤礽觸怒龍顏的緣由,以此為戒,就不會錯失大好機會,也不至於一錯再錯。
胤礽的被廢還有其他的原因,因為他的冥頑不靈恃寵而驕。
18皇子去世時,胤礽沒有一絲對手足的悲傷之情,而是漠不關心,之後又在康熙的帳篷外窺視,似乎有“弒逆之心,觸犯康熙忌諱。
當時胤禔相當受康熙的器重,監視允礽的任務都指派給他,從塞外至京城全程由他看守。
但急功近利的胤禔過於愚昧自信,認為康熙廢掉胤礽,勢必讓他接替太子之位。
然而過於急切,事必會適得其反,當時沉不住氣的胤禔更是頭腦發熱想出了一個“作死”的想法。
他不知事情輕重,直接湊到康熙面前說:“殺死胤礽以免後患,如果父皇不忍心下手,我可以代替”。
康熙難以置信的看著曾經信任的兒子,竟然如此利慾薰心,竟要手刃親弟,這般狼子野心徹底戳痛了他的心,使他極度失望和憤怒。
康熙拍案而起痛罵胤禔居心不良,怒指其殺弟之念:
不諳君臣大義,不念父子至情,天理國法,皆所不容。
最後康熙顧念父子之情, 只是廢了胤禔的爵位,但胤禔地位開始一落千丈。
胤禔激怒康熙最後底線,自掘墳墓永不得翻身
胤禔知道自己奪嫡已沒有了希望,但也沒有因此而消停悔過,而是更加變本加厲。
為了給自己尋找後路,胤禔又將希望投射在八阿哥身上。
在所有皇子中,胤禔跟八皇子關係最好,因為胤禔生母惠妃也是八皇子的養母,他覺得如果八皇子日後登記應該不會虧待自己。
於是就參與了八皇子的奪嫡隊伍,並處心積慮找來一個道士在坊間傳播聲勢,說八皇子大福大貴,乃帝王之相。
一時民間謠言四起,推崇八皇子為儲,結果康熙一經調查,發現背後主使者竟然是胤禔,胤禔的不知悔過,讓康熙傷心淚目。
這時三阿哥胤祉也跳出來,一併揭穿了胤禔利用蒙古喇嘛“扎小人”的惡毒手段長期詛咒太子胤礽。
這下徹底激怒了康熙最後底線,大罵胤禔為“亂臣賊子”,當即就下令將胤禔囚禁起來。至此胤禔再無翻身之日。
胤禔最終下場,完全是自己自掘墳墓,太子被廢他的確有很大的勝算接替,但聰明反被聰明誤。
胤禔爭儲沒有錯,錯就錯在方式太過於急功近利,手段陰毒,完全喪失仁、義之道,這是康熙皇帝一大禁忌。
康熙諡號為仁皇帝,康熙得以創造一個盛世,離不開“仁義之道。他最忌憚的是不講親情骨肉相殘。
四皇子雍正最終能笑到最後贏得帝心,他最聰明的地方就是能避開康熙的忌憚,時刻提醒自己,潛心修佛,學會隱忍,才成為最終贏家。
而胤禔,他不懂康熙,沉不住氣,也沒有意識到自身問題嚴重性,最後一步步走向不歸路。
在康熙王朝期間“九子奪嫡”事件曾掀起一場腥風血雨,弄得康熙心力交瘁,在他死前他還千叮嚀萬囑咐雍正,千萬不要手足相殘,讓他登記之後對他的兄弟手下留情。
當時年僅37歲,就開始被囚禁長達二十六年。
據史記載,胤禔被囚禁26年間,他一共孕育29個子女,令人匪夷所思。
在那深宮高牆之內胤禔是否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後悔過呢?最終享年六十三歲。
乾隆繼位後,他為所有被圈禁的叔伯都平了反,但唯獨不敢為大伯胤禔平反,可想胤禔當時犯下的罪狀之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