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是很多人都喜歡的文學作品,作為古代名著的經典之作,它不僅具有文學性,還具有歷史參考性。我們知道三國時期是典型的亂世,因此裡面的權力劃分十分複雜,對於一些人,特別是年齡比較小的小書迷來說,要搞清楚其中的政治格局和各方勢力的關係並不容易,但是有了《三國演義》這部作品後,對於想要了解三國時期歷史的人來說就容易的多了。在《三國演義》眾多的人物中,首次閱讀時,大多數人還是偏向於劉備和其手下的戰將們,但是當再讀《三國》時,很多人就會扭轉方向,認為曹操才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人物。的確如此,畢竟《三國演義》摻雜了些許的作者主觀喜好,而在《三國志》當中,曹操的形象是十分令人敬畏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曹操的話題:曹操的成功離不開他用人的智慧,曹操有哪些用人之道。
曹操摒棄了三國以來“舉孝廉”的選拔人才制度,而是採用“唯才是舉”的選拔原則。在還沒有科舉制度之前,朝廷選拔人才是靠內部舉薦的,而舉薦的原則是“德才兼備”,比如說“舉孝廉”,就是推舉那些孝順且廉潔之人;而“舉茂才”則是推舉那些才學出眾的人。
但是到了三國時期,曹操卻採用了“唯才是舉”的選拔原則,也就是說只要才能出眾,到底品質在其次,如果碰到這個人道德品質高尚更好,如果道德品質欠佳,也不阻礙這個人受重用。不過,縱觀歷史,雖然曹操打出了“求賢令”,其實也只是對外表示自己對有才之士的渴望,而真正能獲得曹操重用的還是像崔琰、荀彧等這般正直豁達、德才兼備的人才。
曹操的起點比袁紹、袁術等都要低,早在“十八路諸侯共討董卓”的時候,曹操還沒有自己的兵馬,但為何袁紹、袁術兄弟先後消失在政治舞臺,而曹操成功統一了北方,這不得不歸功於曹操的“集眾智,用眾力,不搞一言堂”的作風。曹操是一個是非分明的人,特別是對他自己,從來不獨斷專行,遇到重大的決策,曹操一定要經過大家商議,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像袁紹那樣剛愎自用。
曹操在每次作戰時,如果自己打了勝仗,他一定要嘉獎那些當初阻止他打仗的人,坦言正是因為當初這些大臣的阻止,才讓自己更加的小心、謹慎,以至於能夠獲得最後的勝利。而如果自己打了敗仗,曹操更加會嘉獎那些曾經阻止他打仗的人,坦言正是自己不聽賢才的意見才鑄成大錯。可見,曹操不僅在承擔問題上,敢作敢當,在對待大臣們也採用了高情商,這怎能不讓文臣武將們在其身邊克忠職守呢。
曹操身邊很多的將才都是曾經的敵人、對手,但最終都對曹操俯首稱臣,唐朝有李世民與魏徵的君臣之情,而三國時期的曹操也是如此,很多曾經的敵人都投奔了曹操,並且幫助曹操成就大業。
比如曹操最信賴的荀彧、崔琰都是早先輔佐袁紹的,後來又先後轉而投奔了曹操,幫助曹操一統北方。曹操是三國時期典型的愛才惜才的領導者,曾經有一個叫陳琳的人輔佐袁紹,並且幫助袁紹寫了一篇非常精彩的檄文,這篇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十八代,在曹操讀了後頭疼病都犯了,可又為這個叫陳琳的人的文采所折服,不禁豎起了大拇指。後來陳琳成了曹操的俘虜,本來當殺,可曹操卻放了他,就因為他的才學。最終,這個當年罵曹操的人成了曹操大臣下的一名文臣。
很多人在研讀三國曆史的時候,總是把曹操團隊的強大歸結為曹操身邊的能人干將太多,而其他的集團之所以不如曹操,或者被曹操所滅是因為他們的戰將英雄太少,但曹操之所以能夠擁有這麼多有用的人才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憑藉著曹操自身的品質、格局和胸懷吸引而來的。
因此,成功者必然擁有成功之道,就像曹操一樣,他能夠統一北方,能夠讓漢室江山多延續數十年,能夠幫助曹魏政權打下這麼深厚的根基,那是因為他擁有雄才偉略,他擁有承擔大任的能力和胸懷。
—END—
參考內容:
《三國志》
《三國演義》
《百家講壇——細說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