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紅樓“送宮花事件”,歷來解讀者甚眾,或有責黛玉太過恃寵而驕,或有詬罵周瑞家太過勢利,不過擇其一方站隊,貶低另一方而已,不明底裡者著實不少,此篇文章頗有“老生常談”之嫌,筆者對其細節處悉數列出,以供諸君賞玩,或有新解之效,亦未可知也。

其故事發生在第七回,彼時周瑞家的處理完劉姥姥“打秋風”的前事,便前來向王夫人彙報工作進度,不料王夫人正在梨香院中和薛姨媽談些家務,周瑞家至此處,薛姨媽便將送宮花的任務交給她。

薛母在賈家的身份十分特殊,她既是王夫人的妹妹,也是金陵四大家族薛家目前的“掌權人”,一家暫住榮國府,只因薛父去世,薛蟠無能,大有“背靠大樹好乘涼”之意。

薛姨媽當年初住賈府,就定下了規矩:應日費供給一概免卻,方是處常之法。

故而薛家雖住賈家,不過依附其房舍而已,日用花費仍是薛家自掏腰包。由於這種特殊的暫住方式,薛家、賈家之間難免有人情物事上的交際,今日你送我綢緞,明日我還你綾羅,今宵你開宴會,明早我必還席。

薛姨媽令周瑞家的送宮花,也是這種“交際”的產物。由於客居的身份,送宮花的順序也要考慮在內,薛姨媽的親口叮囑是這樣的:

薛姨媽道:“這是宮裡頭的新鮮樣法,拿紗堆的花兒十二支。昨兒我想起來,白放著可惜了兒的,何不給他們姊妹們戴去。昨兒要送去,偏忘了。你今兒來的巧,就帶了去罷。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對,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兩枝,那四枝給了鳳哥罷。”——第七回

薛姨媽是客居,既送禮,必以主家小姐為先,所以迎、探、惜三人排在首位,次之則是林黛玉,縱然顰兒是客居,亦是小姐輩分,理應排在阿鳳之前。在榮國府的禮數規矩中,小姐地位高於媳婦,故而賈母處每每擺飯,桌上之人只是賈母和眾小姐,李紈、熙鳳只能在旁端菜布桌。

薛母終究是出身大戶人家,送禮的規矩很是通透,可這個規矩在實際送宮花的過程中,被周瑞家的篡改了。

按照《紅樓夢》原著的記錄,周瑞家的送宮花時,採取的順序是先給迎、探、惜三人,次給王熙鳳,最後才給林黛玉送花兒。

周瑞家的為什麼要篡改順序?目前有一種說法:周瑞家的是為了貪圖省力,所以按照遠近順序來送宮花!

這個說法被很多讀者採納,時有劉黎瓊、黃雲皓所編纂的《移步紅樓》一書,書中對榮國府內部的建築位置進行過詳細羅列,我們單從肉眼就可以看出:周瑞家的從梨香院出發,穿夾道至王夫人住處,迎、探、惜三人就住在王夫人房後三間小抱廈內,然後向西行,路過鳳姐院落,最後再去到賈母的住處,去給林黛玉送宮花!

從大方向來看,周瑞家的送宮花的順序是從東向西,一路行來,貌似的確可以起到省腳力的作用。

對此觀點,我個人不敢苟同。

讀者觀書,很容易出現“想當然”的情況,認為周瑞家的順路走來,將宮花一一送到,豈不省了大力氣?如果先給林黛玉送宮花,還得返回來再給王熙鳳送一次,這不成了捨近求遠嗎?但讀者卻都忽視了兩個問題!

其一,周瑞家的送的物件不是沉貨,而是輕飄飄的宮花,宮花又放置在錦匣之內,唯一影響力氣的因素是匣子,與宮花無關,而匣子在送完宮花後,必定還在周瑞家手中,起不到所謂的省力作用;

其二,榮國府是豪門貴族,下人辦事是有流程規矩的。周瑞家的送完宮花,事兒卻並沒有完,她還得趕到梨香院去給王夫人、薛姨媽回稟送禮情況,即《紅樓夢》中經常提到的給主子“回話”。

尤其周瑞家的在送完宮花後,還得將錦匣還給薛姨媽,所以不管怎麼看,她都得原路返回,重新回到梨香院。

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周瑞家的如果做事嚴謹妥當,她完全可以先給林黛玉送宮花,等到返回的時候,照例要路過鳳姐的院落,再將剩下的四枝宮花送出,最後回到梨香院回話。

分明有流程,可週瑞家的偏偏沒有遵循,蓋為拍鳳姐馬屁之故,這是讀者需要知曉的。

另外,關於林黛玉的“激烈”反應,我們也不得不揀出來單獨分析。當收到周瑞家送來的最後兩枝宮花時,黛玉的反應是這樣的:

黛玉只就寶玉手中看了一看,便問道:“還是單送我一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這兩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周瑞家的聽了,一聲兒不言語。——第七回

從人情世故的角度看,林黛玉的反應似乎有些過激,加上前文又有黛玉自在榮府以來,賈母萬般憐愛,寢食起居,一如寶玉迎春、探春、惜春三個親孫女倒且靠後的說道,讀者自然容易將其理解成黛玉恃寵而驕,不願落在三春之下。

實事求是地評價,前期的黛玉確實可能有這樣的心態,這也是黛玉成長過程中的經歷之一,讀者無須非替黛玉開脫不可。

但黛玉見到宮花時說的那句“還是單送我一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有”,似乎又引出無限前文,貌似之前曾有過類似的送禮經歷,故而周瑞家的進行回答時,直言“各位都有了”。

“各位”二字幾乎石錘了必有送禮前事,這個約定俗成的“各位”,自然也包含了王熙鳳。

論身份,薛姨媽乃是鳳姐的姑媽,禮既從薛姨媽處來,如何會沒有鳳姐的份兒?眼下禮物送至黛玉處,僅剩一份,足見周瑞家的跳過黛玉,先給了鳳姐,顰兒焉得不怒?

或有讀者直言:不就是送宮花順序有變嘛,林黛玉也不至於這樣較真!

既出此言,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尋常貧寒之家,自然無甚講究,而在榮國府這樣的公侯府邸,規矩甚嚴,底下下人們也都是“一個富貴心,兩隻體面眼”的勢利小人,他們會一步一步試探主子的底線,遇到脾氣好的,難免就被他們拿捏在手心裡。

譬如迎春典型的好性兒,遇事總秉承“罷了,何必又多事”的原則,以至於房中丫鬟司棋,與表弟潘又安私通,其奶母更是乾脆偷盜首飾累金鳳賣錢賭博,皆因拿住了迎春的脾氣兒,即便被發現了也無礙。

再如探春,縱然才自精明志自高,可第五十五回初次接過管理大觀園的權力時,底下人個個暗中刁難:彼時來回話者不少,都打聽他二人辦事如何:若辦得妥當,大家則安個畏懼之心;若少有嫌隙不當之處,不但不畏伏,出二門還要編出許多笑話來取笑。第55回

但凡探春在管家過程中出現了任何紕漏,以後就別想樹立權威了,這些刁奴會一步一步蠶食她的底線,直到徹底拿捏她,就像迎春那般。

賈家自家小姐,尚且被這般試探,林黛玉作為寄居賈府的客人,安能逃過?可以想象,如果林黛玉對周瑞家的“失職”,沒有給出明確的態度,那下次還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只要主子不計較,底下人的“侵略”是沒有盡頭的。

黛玉是否主觀上有“敲打”周瑞家的意思,我們不得而知,但她的話的確對奴才起到了震懾作用,若是下次再送別的東西,有了前番的教訓,周瑞家的斷然不敢把黛玉放在最後了。

若黛玉那句“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是故意說給周瑞家聽的,那當真是顰兒管家之才的一處有效佐證。

8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民間故事:小夥子莫名其妙娶了美女,三年後對方離開,送他一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