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立秋,搶秋膘。鮮美的味道充斥味蕾,人們爭先恐後地搶鮮第一口美味。

秋天的時令美食是螃蟹,黛玉說:“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菊黃蟹肥”,有美景,有美食,最是人間盛事,人生樂事。

俗話說“九月團臍十月尖”,就是指農曆九月雌蟹最佳,農曆十月雄蟹當道。雌蟹膏香肉嫩,甘香流油的蟹黃、白嫩鮮甜的蟹肉,讓人垂涎欲滴。

螃蟹最美味的部位是蟹黃、蟹膏、蟹腳、蟹螯。

蟹黃。

現代人喜吃蟹黃,其實古代人最推崇的是蟹螯。不過,五代十國,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的小兒子劉承勳酷愛吃蟹黃。

有人問他,蟹黃好吃嗎?尋常不是皆以蟹螯為貴嗎?劉承勳回答:“十萬個蟹螯,也頂不上一個蟹黃。”這句話讓蟹黃走紅了,劉承勳也得了個外號,叫“黃大”。

“殼凸紅脂塊塊香”,秋天成熟的雌蟹煮熟之後,一掰開蟹殼便有橙紅的脂油流 出,殼中蟹黃香氣騰騰,吃進嘴裡鮮香醉人。梅堯臣讚美道:“滿腹紅膏肥似髓,貯盤青殼大於杯”。

“蟹油浸潤膏黃,只添加鹽與少量魚露輔佐。略硬的雌黃,綿潤的雄膏,雙劍合璧,直指人心。”

蟹膏。

雄蟹蒸熟之後,掰開殼,裡面有橘紅色塊狀半透明、黏黏的膠質,這就是蟹膏。蟹膏富含蛋白、脂類和其他營養物質,有“胸中藏琥珀”之稱。蟹膏口感細膩,濃密,它不想蟹黃入口即香,蟹膏需要含在嘴裡,慢慢品味,其香味與蟹黃有些許不同。

元代的王冕在《舟中雜紀 其十》中寫道:“露深花氣冷,霜降蟹膏肥。”

蟹螯。

蟹螯就是螃蟹的鉗子肉,肉質豐腴,其味道豐滿鮮香。

晉代畢卓說過:“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了一生足矣。”文學家李漁也讚歎道,蟹螯這個東西,直到終身,一天都不能忘懷。李白《月下獨酌》其四雲:“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

《紅樓夢》中的螃蟹宴,描繪了吃螃蟹的盛景。榮國府女眷們吃蟹、飲酒、賞花,弄水、戲魚……

螃蟹宴的周邊美景。

大觀園裡的賈母和王夫人等人也喜歡吃蟹。因此薛寶釵建議湘雲開一場螃蟹宴,吃螃蟹,寫菊花詩。

榮國府螃蟹宴的地點是藕香榭。“藕香榭蓋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後面又有曲折竹橋暗接”。

鳳姐說:“藕香榭已經擺下了,那山坡下兩棵桂花開得又好,河裡水又碧清,坐在河當中亭子上,豈不敞亮。看著水,眼也清亮。”

智者樂水,坐在池塘中央,四面江山來眼底,菊花妖嬈,桂花飄香,面前的螃蟹鮮香四溢。

主子和大丫頭們在藕香榭吃螃蟹,賞桂花。小丫頭和婆子們坐在山坡桂樹底下兩條花氈上,隨意吃喝。

螃蟹宴的樂事。

平兒掰了個滿黃的螃蟹,聽琥珀開她玩笑,說她吃醋了,【便拿著螃蟹照著琥珀臉上抹來,口內笑罵“我把你這嚼舌根的小蹄子!”琥珀也笑著往旁邊一躲,平兒使空了,往前一撞,正恰恰的抹在鳳姐兒腮上。鳳姐兒正和鴛鴦嘲笑,不防唬了一跳,“噯喲”一聲,眾人撐不住都哈哈地大笑起來。鳳姐也禁不住笑罵道:“死娼婦!吃離了眼了,混抹你孃的。”】

賈母那邊聽見,一疊聲問:“見了什麼這樣樂?告訴我們也笑笑。”鴛鴦等忙高聲笑回道:“二奶奶來搶螃蟹吃,平兒惱了,抹了他主子一臉的螃蟹黃子,主子奴才打架呢。”

賈母和王夫人等聽了,也笑起來。賈母笑道:“你們看他可憐見的,把那小腿子、臍子給他點子吃也就完了。”鴛鴦等笑著答應了,高聲又說道:“這滿桌子的腿子,二奶奶只管吃就是了。”

想想這段描寫,不禁莞爾一笑。有一種想穿越到大觀園裡,也吃一頓螃蟹宴的衝動。

不辜負美時、美景、美味,美人,是人生第一大樂事。

10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說天道地話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