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賞讀納蘭性德的《中元夜有感》,寫經只為,願結來生

“手寫香臺金字經,惟願結來生。

蓮花漏轉,楊枝露滴,想鑑微誠。

欲知奉倩神傷極,憑訴與秋擎。

西風不管,一池萍水,幾點荷燈。”清代納蘭性德的《眼兒媚·中元夜有感》

納蘭性德比曹雪芹還難考證生活細節。因為他在世的時間太短。

有人說,紅樓夢寫的是納蘭性德的家事,執此言論者,是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上位時,曹雪芹和納蘭性德都已經作古。曹雪芹尚有賈寶玉這個原型,生動在紅樓夢中,和姐姐妹妹相處,和林黛玉相愛,細節鮮活。但是納蘭性德的這些家常細節,只能憑藉他的詞,遙遠觸摸,情感是真摯的,但是故事已經湮滅。

乾隆皇帝對納蘭性德持否定的態度,他認為納蘭性德的進士,不過是靠著他父親的權勢,輕巧獲得,而且質疑納蘭性德編書,不過是漢人的大儒學者,為了巴結納蘭家族。

納蘭性德早故,他的詩詞在生前小範圍流傳,所謂家家爭唱飲水詞,不過是指的康熙年間,幾家貴族子弟之間的私人唱和,以及不多的江南文士的流傳。

得力於好友顧貞觀,在納蘭死後,將納蘭性德的詞重新編輯刊行,但是納蘭明珠倒臺後,他的詞流傳更少。但是陽春白雪,如有不滅精魂,到了晚清,有王國維大家點評,納蘭詞逐漸呈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應該說,這是極其幸運的。

納蘭性德的生活細節,已經湮滅,但是大致的生平,還是在的。

他活了30歲,二十歲結婚,二十三歲喪妻,二十四歲擢升康熙皇帝乾清門侍衛,在這個侍衛崗位上,工作七年,於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病故。而康熙皇帝比他大一歲。

短短三十年,他像流星一樣劃過,卻留下大量的悼亡詩詞。

那個他喜愛的妻子,只和他共同生活了三年,然後死去,她是誰,和納蘭性德有著怎樣的情感互動?都沒有任何有細節的故事流傳下來。

所能知道的,就是納蘭性德在妻子死後,始終沒有走出生離死別的悲痛和孤獨。

康熙十六年七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元節。此年納蘭性德二十三歲,頭年春天中的進士,還來不及分配官職。此年春天四月,他和妻子有了愛情的結晶。可以想到,在二十二歲和二十三歲之間,他們有過幸福,朝夕相處的生活。在納蘭性德有限的詩詞裡,談到妻子在產後,仍舊動剪刀,為他縫補衣領。但是半月之後,妻子忽然謝世。古代的醫療條件有限,現在的資料多顯示她是死於產後疾病。那麼這場疾病,在最後發作時,直接奪去了妻子的生命,納蘭性德感到太快和錯愕。孩子滿月的欣喜,直接被妻子離開的死亡悲痛所取代。

妻子是五月三十日謝世的,那還是北京的春夏之交。

事情起得忽然,可以知道納蘭性德的錯愕,悲痛和茫然。按照他進士出身,妻子可以享受一定的厚葬規格,但是由於他還沒有官職,所以妻子的棺槨停靈在北京郊區的家廟,直到次年納蘭性德以乾清門侍衛入職,妻子得以一品誥命落葬祖墳。

但是納蘭性德的真摯,不在於形式,而在於他這件突發事件沖毀了他的內心的安定和幸福感。

一,妻子最後死於高燒高熱,納蘭性德在妻子彌留間陪伴,看見她氣息衰微,靈魂飄散,直觀的生死感,讓他恨不能化身冰雪,為妻子降溫解熱。但是妻子最終還是走了。

二,以納蘭家族的地位和財富,是沒有料到生命如此脆弱。他們還在病中安慰,大約並沒有什麼遺言遺書之類的。所以妻子離世之時,納蘭性德能夠強烈感受到妻子的不捨。

所以他在七夕的夢裡,夢見妻子和她說話,還像平常一樣,說著永遠在一起。這是生活以生命為代價最大的意外,撕裂了納蘭性德的情感。

在這樣的情形下,納蘭性德願意相信有靈魂的存在。正是這種願意相信,其實消耗了他餘年的感情和身體。一方面是願意相信,另外一方面,納蘭性德不是執著的宗教徒,他知道願意相信和真實的靈魂存在是兩回事。他已經走向了心理的孤旅。

西風不管,一池萍水,幾點荷燈。

中元節是早秋第一個月圓日,從唐朝開始起,佛教道教民間,共同將這個節日推動成祭祀先祖,超度亡魂的重大日子。納蘭性德妻子過世不久,棺槨並沒有下葬,死的時候又是那麼無奈和斷腸,納蘭性德親自抄寫佛經,在這個淒涼的早秋之夜,一個字一個字鄭重寫下。

他的目的更為傷感,不只是超度妻子,而是給妻子許諾,我們要結下生生世世為夫妻的諾言。

這是心願,是無奈的自我的安慰。

那蓮花漏徹夜滴答,那滴水觀音,露珠從楊柳淨瓶滑落,如果這世上有靈,請諸天神佛都聆聽我的心願,我和妻子,生生世世不分離,請你們成全。

但是這只是虔誠的心願。

因為納蘭性德心情雖然崩潰,但是沒有瘋掉。

他分明陷入了無助和迷離。

因為真的有神佛聽見並圓滿他的願望嗎?

至少此時他在人間是孤獨的,並沒有因為這些願望,而感到精神的篤信和幸福。

他是一個失去了摯愛的孤獨的人,沒有辦法和任何人訴說內心的破碎和痛苦。

他對著那中元的蓮花燈一次次說話許願。

但是真實的世界,是這樣平和而古怪。

那池塘上,幾點荷花燈在水上明滅閃耀,微涼的風吹來吹去,彷彿顯示這世界,根本沒有什麼真正的神靈庇佑,而是許多事情,是這樣孤獨地自生自滅,大到他妻子的性命,小到他的悲哀和孤獨。

納蘭性德的痛苦,在於並不篤信來生,卻又無法治癒人間最大的毀滅和失落。

那麼納蘭性德和他妻子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情感關係呢?

我說的,納蘭性德的生活細節,個人性格在歷史資料中是缺失的。

不像紅樓夢,有各種生活場景可以窺看賈寶玉甚至曹雪芹的成長。

或者納蘭性德的幸福本身就是個另類,在森嚴的貴族體系裡,這麼年輕的他,感受到了夫妻生活的真摯和美好,反而因為妻子的早逝終生難以走出來。

因為在滿清貴族體系裡,愛情和溫情從來就是奢侈品。

可以參考溥儀《我的前半生》。

中元節實際還是一個自己面對靈魂的節日。

你最誰,你最懷念誰?你想過怎樣的生活,你幸福嗎?幸福是什麼,都可以在這天的月光下,捫心自問。

中元節明月古詩五首:月光如水不沾衣,正是初涼未冷時

中元朝拜上清回,古詩四首,談談中元節的來歷

12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貝殼研究院就空置率調查報告數據不準確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