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島:字閬仙,范陽人。初為僧,名無本,後還俗,屢次參加科舉而不在榜上。曾任長江主薄,故人稱賈長江。作詩以苦吟而著稱,″推敲"的典故便是由他而來。
尋隱者不遇
唐朝,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釆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註釋
隱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隱居山野之人,在山林間隱居,不食人間煙火
尋:尋訪,拜訪
童子:小孩子,這裡指隱者的弟子
言:回答,說
雲深:指山上雲霧繚繞
處:這裡指地方
譯文
來到松樹下問那小童子,他說師傅採藥去了。還指著大山說,就在這座大山中,可是林深山高,雲霧繚繞,我也不知道他具體在哪個地方。
賞析
這是一首問答詩,詩人通過敘述尋訪隱者不遇這件事,採用寓問於答的手法,寫拜訪隱者而不遇的情形。
首句″松下問童子″,詩人交代了尋訪隱者不遇,便詢問隱者的弟子,師傅去了哪裡?接下來是詢問童子的過程,三問三答,後面三句都是童子的回答,但也包含詩人的層層追問,三問三答層層遞進,令人回味無窮。詩人在松樹下見到童子,以為就要見到隱者,問童子,童子答曰其師傅採藥去了。再問師傅去哪裡釆藥去了?童子答曰就在這座山中。詩人仍不肯放棄,遂有前去尋找之意,又問師傅在這座山的哪個地方?童子答曰云深不知在何處。詩中只有一句問,卻不難從童子三句回答中尋找詩人所問,言簡而意繁。四句詩中層層轉折,上下自然銜接,使隱者之形越發神秘,看似愈近卻越來越遠,又好比天上的神仙下凡,若即若離,而其縹緲高潔的形象更讓人遐想聯翩,其中也隱藏了尋訪不遇的惆悵和對隱者的嚮往。
看法
淺談一下我的幾點看法,詩人標題為″尋隱者不遇″,為什麼會用″不″字暱?原因一是詩人上山不巧,隱者採藥去了,確實沒有見到隱者,所以不遇;二是詩人既然專程為尋隱者,況且隱者並未遠行,只在此山中,即使隱者採藥去,要麼上山尋找,要麼到隱居之處等候,一定要見到隱者才會下山。雖然說詩人內心渴望隱居山林的生活,但是他以前已經出家為僧,既然羨慕歸隱山林的生活,為何又要還俗呢?只能說明他不願過清貧的隱者生活,他還是眷戀紅塵,不甘心做一個籍籍無名之人。這是另外一種可能,說明詩人已見過隱者,兩人促膝長談時,隱者的一番話點到詩人的痛處,讓詩人羞愧難當,無地自容,所以故意寫不遇。詩人即沒有隱者學問高深,又沒有隱者看破紅塵的眼睛,更沒有隱者遁入空門的決心。詩人只想名流千史,為了功名利祿,卻屢試不第,″不″字也暗喻自己空有一身學問,懷才不遇的意思。
在首句寫到″松下問童子″,詩人為什麼會寫松樹暱?山中林木眾多,不可能只有松樹一樣樹種。原因有以下幾種可能:一是詩人上山途中,剛好在松樹下遇到童子;二是松樹代表迎客,歡迎詩人的到來;三是松樹代表一種高尚的品格,詩人喜愛松樹。只因詩人仕途並不順利,所以上山尋訪隱者,借山上松樹暗喻隱者和自己的風骨。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松、竹、梅被稱為″歲寒三友″,象徵安貧樂道的志向和高潔偉岸的品格,歷來被文人墨客所讚頌。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從詩中字面上講,隱者身在此山中,可是林高雲深不知在何處。也可以說隱者在此山中隱居,他高深莫測的學問讓人不知從何處開始學習。詩人先出家,後還俗,求功名,現在又尋隱者,說明詩人內心很糾結,到底是做隱者還是戀紅塵暱?所以說詩人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只在此山中″又暗喻自己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面臨進退兩難的抉擇,″雲深不知處″,天高雲深不知該選擇去往何處。只因自己拿不定主意,特來尋訪隱者指點。
以詩會友,傳承詩詞文化,廣交天下朋友!更多精彩盡在#律詩絕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