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女子,風輕雲淡~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摘自李紳的《憫農》
李紳這首詩,真是太過於經典,從流傳的廣泛程度上來看,完全可以媲美駱賓王的《詠鵝》,甚至可以說,連牙牙學語的孩子都能背誦。
但這首《憫農》背後的故事卻不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因為老師幾乎不會去講,也不太敢講。
另外,《憫農》是有兩首的,另一首為: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詩文大概釋義為:
春天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以收穫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被無端荒廢的土地,卻經常有被餓死的農民;
烈日炎炎的盛夏,還有在田間勞作的農民,汗珠順著臉頰落到了地上,可有誰能明白,我們碗中的白米飯,每一粒都是農民辛苦勞作得來的呀!
幾欲落淚。
正因為如此,才沒有人願意去過深解讀這首詩背後的故事,因為那的確不是一件具有教化意義的事情。
但“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有些真相瞭解了反而不是壞事,它能讓人更清楚地看清世界的規則和人心的複雜。
現在我們來解讀作者李紳。
多情的文字,往往來自於一支絕情的筆,多年以後,李紳終於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曾經,他是一個窮苦的孩子,父親在他5歲過世後,他一直跟隨母親苦學;
曾經,他是一個很有正義感的人,希望將來能實現理想,經邦濟世,匡扶社稷。
如果沒有他,元稹就不會寫《鶯鶯傳》;
如果沒有他,白居易也不會去寫《長恨歌》;
甚至,如果沒有李紳,元稹和白居易的新樂府運動,也不會那麼順利地開展下去。
48歲之前,他一直是一個很溫和、很善良,熱愛古文經卷的讀書人。
他曾寫過一首《答章孝標》:
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
十載長安得一第,何須空腹用高心。
可見此時的李紳還是擁有一顆赤子之心的,但是49歲的時候,他從右拾遺升任翰林學士、任御史中丞、戶部侍郎後,一切就都改變了。
因為,他加入了李德裕集團,深深陷入了“牛李黨爭”之中。
同時,他的生活也開始變得紙醉金迷、奢侈糜爛,劉禹錫曾受邀參加過他的宴會,寫下了著名的《贈李司空妓》:
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
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據史料記載,李紳一餐的耗費經常多達幾百貫,甚至上千貫,家中私妓成群,仕途的發達讓他早已經失去了憫農之心。
公元840年,李紳登相,達到了權力的巔峰。
在李紳出任淮南節度使時,漠視民間疾苦,百姓終日惶惶不安,紛紛渡江淮逃難,下屬向他報告時,他甚至說:你見過用手捧麥子嗎?飽滿的顆粒總是在下面,那些秕糠隨風而去不必報來。
他甚至公報私仇,處死了江都縣尉吳湘,故遭到諫官柳仲郢等人的抗議。
其實在很早的時候,韓愈、賈島、劉禹錫、李賀等人就表達了對李紳的不滿,紛紛斷交。包括元稹、白居易也在逐漸遠離李紳。
總之,那個寫出《憫農》的李紳早已經不是一個廉政愛民、心懷赤誠的人了。
由於生活豪奢、為官酷暴、濫施淫威,李紳死後被定性為酷吏,剝奪了所有蔭封,受到了“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的懲罰。
所以這些事,沒有一個老師會在課堂上講給學生的,這對學生而言是一個不小的心理衝擊。
勤儉是一種美德,珍惜糧食是我們從小就接受的教育,可有誰能想到,寫出《憫農》的李紳,卻是這樣一個貪心不足、肆意揮霍的人。
升官後的李紳被名利衝昏了頭腦,忘記了初心和本心,以至於背道而馳,最後自吞惡果。
其實,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負面典型,可以告誡我們,人只有行得端、走得正才會受人敬重。
榮華花間露,富貴草上霜,功名利祿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唯有一顆純潔的心才能讓自己活得安寧。
- end -
閱讀更多精彩圖文:
古詩詞中的人情世故,讀懂了,也許會更傷心
寫出“千古第一駢文”的王勃,還有一首無人可比的詩,同樣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