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的死可以說是是明蘭和小公爺感情結束的重要節點。誠然,不為是《知否》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角色,但這個角色在通篇故事中,卻起著穿針引線的作用。
不為的死,可以說是小公爺的陰影,也是許多讀者心中的意難平。要說不為不好嗎,他可真的太好了。不為和小公爺一起長大,他對小公爺的意義,絲毫不亞於小桃對明蘭。小公爺雖然是齊國府獨子,金尊玉貴,但是平寧郡主對兒子的掌控欲極強,連齊國公都無法干涉的地步,由此,我們就不難想象小公爺在國公府過的是怎麼樣的日子。別說吃穿住行,倘若這平寧郡主能掌控人心,她都恨不得給兒子的腦子裡塞一個控制器。
看過《知否》的朋友們想來都會為明蘭和小公爺的感情所打動。那年的小公爺意氣風發,滿京城多少女兒家心悅於他,可他獨獨偏愛一個盛明蘭。而明蘭呢,她在盛家做小伏低這麼些年,但為了小公爺,她也願意忘記亡母的教導,突破一切禮教,都要硬著頭皮去試一試。小公爺與明蘭是真的相愛過,這種愛很稚嫩,但是也同樣至誠。在故事中,明蘭身邊的小桃也曾不止一次為自己的主子偷偷搭橋牽線,這才有了玉清觀中兩兩相許的諾言。而小公爺身邊也有一個不為,他從小陪著公子長大,一心為主,最後卻被郡主活活打死。
在這種集權制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固然聽話懂事,但這也恰恰意味著,小公爺從小就沒有自由,沒有自己的生長空間。小公爺是一個人,是一個獨立的活生生的人,他從來都不是一件物品,在多方擠壓下,小公爺便只有一個透氣口,那就是不為。不為自然是平寧郡主篩選過的人,不管是從家世背景,還是從品性氣質來說,不為對小公爺絕對沒有絲毫的威脅。不為雖然只是侍從,但他和小公爺一起長大,在整個齊國公府,只有他知道小公爺的秘密,為小公爺打掩護,偷偷找明蘭解相思之苦。不為確實是一個忠心的人,但是他的忠心卻交付錯了人。
不為被平寧郡主打死的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不為認錯了主。不過雖然跟著小公爺,但是他卻沒有意識到,在整個齊家,平寧郡主才是權力的最高擁戴者。在這之前,平寧郡主曾問過不為,小公爺在盛家讀書,有沒有跟盛家的姑娘們發生什麼事情。那個時候的小公爺已經對明蘭情愫四起,不為也十分清楚主子的心意,但是那個時候的不為卻選擇了撒謊,他跪在地上,老老實實地告訴平寧郡主,小公爺只在安心讀書。平寧表面上沒有任何反應,淡淡地讓不為退下,不過等不為走了之後,平寧的眼神逐漸犀利,她知道,不為騙她。
為什麼那個時候平寧沒有戳穿這一層窗戶紙?從一個方面來說,平寧知道不為對小公爺忠心,不管如何,他都不會真的影響自己的兒子。更何況,在齊家這麼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平寧用不為十來年的忠心,抵消了他當下的錯誤。說白了,不為的初心是為了主子,撒謊也是為了主子,並沒有真正觸碰平寧的底線。而另一個方面,彼時的平寧郡主仍然能掌控大局,哪怕元若真的喜歡什麼小家小戶的庶女,量她這個兒子也翻不出什麼風浪。平寧很自信,常年以往的控制讓她得意,元若不會真的反抗她的意思。既然如此,那隨他們鬧,鬧到最後,平寧也有的是辦法收拾這些沒有眼力見的小庶女。
可世事難料,誰都沒有想到,這個曾經貴極一時的皇家養女,也有掌控不了的局面。馬球賽過後,邕王的女兒嘉成縣主和容妃的妹妹榮飛燕都喜歡上了齊元若,兩家人上門提親,平寧郡主都用太極打了回去,兩邊的人都不好惹,哪個都不敢得罪。但沒過多久,榮飛燕竟然在街上突然消失,榮妃下旨找遍了整個汴京,愣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再過了幾天,榮飛燕被不知名的馬車丟到了路上,那個時候的她衣著荒服,失了名節,也失了尊嚴。別人不知道這件事因何而起,她平寧郡主難道還不知道嗎?自己兒子欠下的風流債,平白無故地讓榮妃的妹妹遭殃。那榮飛燕回家後沒多久便上吊自盡,這天秤一邊倒,明眼人都知道跟嘉成郡主脫不了干係,但沒有一個人站出來主持公道。
這天下要變了,從此之後是邕王的天下,而自己自然不是尊貴的郡主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或許,這也是平寧郡主第一次體會到權力是如此尖銳,易如反掌地就能帶走一條人命。在這樣的背景下,別說元若還喜歡那個盛家劉姑娘,哪怕元若不喜歡嘉成縣主,那也要娶她。平寧雖然看起來跋扈固執,但是在大是大非前,她仍有一絲人性。她知道元若的心在哪裡,也知道自己的兒子招來的是什麼孽,但是她都要一一面對,這就是他們齊家的命。在這個節骨眼上,不為還為了小公爺打眼色,暗地裡為元若和明蘭搭線,這不就是刀口舔血嗎!
明蘭的性命尚且不說,一個小家門戶的庶女,死了就是死了,但自己的兒子怎麼辦,元若如果真的惹得邕王不快,他們齊家的下場又該是如何。平寧郡主下令打死不為,不僅是為了斬斷元若心裡的那根青絲,更是將現實徹底擺在了他的眼前。
元若是齊家的兒子,他不能為了兒女私情拋棄自己的父母,拋棄自己的根。也正如不為,他跟元若感情再好,但只要影響了齊家的安危,他就必須要死。不為是封建社會的犧牲品,他善良,正直,誠信,為了小公爺願意付出生命,但那個年代的人命太不值錢了。倘若有來世,希望不為到一個和平的世界,重來一場自由的人生。#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