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2年12月20日傍晚,“雖由人作,宛如天開”的北京暢春園內,萬籟俱寂。
在此留宿的意大利傳教士馬國賢吃完晚飯後,正在寢室內和另一位傳教士安哥拉低聲談論著康熙皇帝的病情,話語中透出絲絲憂慮,他們從心底裡希望這位開明仁慈的東方君主早日康復。
忽然,屋外傳來一陣嘈雜之聲,隨後便是一位聽似熟悉的人發出了一聲聲呼嚎,皇家的規矩是不允許他們隨意四處張望的。過了沒一會,慘叫聲戛然而止,一切又都恢復了清雅與靜謐,好像什麼都沒發生,但二人身上的汗毛還在聳立。
圖1
第二天一早,馬國賢聽到了驚天的噩耗,昨晚康熙皇帝駕崩。同時,他還聽聞康熙皇帝將皇位傳給了他的四皇子胤禛。更加詭異的是:伺候康熙皇帝快60年的貼身大太監趙昌在昨晚已被胤禛以三大罪狀為由下令處死,並被沒收了家產,想必那慘叫聲就是趙昌臨死前發出的。
不久以後,馬國賢帶著滿心的疑惑踏上了歸國之路,再也沒有回到過中國。
圖2
民間一直有傳聞說胤禛,也就是未來的雍正皇帝,通過篡改遺詔才攫取了皇帝寶座,而在康熙駕崩之夜就殺掉趙昌似乎也從側面印證了這個傳聞不是空穴來風。
那麼,雍正是篡位者嗎?
他為什麼要迫不及待地殺掉趙昌呢?
今天就讓我們通過歷史煙雲中的一些蛛絲馬跡來尋找答案。
康熙的小夥伴
文治武功、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其實有著“悲慘”的童年。很小的時候,就出了天花,被順治皇帝委託奶媽寄養在宮外,這使他失去了很多童年時在父母膝下的歡愉,並且抱憾終生,而這種童年的缺憾,他將在兒子們的身上加倍補償。
圖3
他8歲喪父登基、10歲喪母,一直跟著“望孫成龍”的嚴厲奶奶,孝莊皇太后,周圍又都是一幫大老頭子(顧命大臣)對他指手畫腳,可想而知康熙在童年時的心理陰影有多大。
不過,康熙還是有個小夥伴的,就是他的包衣奴,趙昌。
趙昌和康熙的年紀差不多大,而且非常機靈、善解人意,從小就陪康熙讀書、玩耍、照顧一些康熙的起居。
圖4
在宮中的外國傳教士很客觀地評價他是康熙最好的侍從。
這種從童年培養起來的感情、信任、乃至於心靈上的寄託,想必很多有童年玩伴的讀者都深有體會,或者大家可以參考《鹿鼎記》中韋小寶和康熙之間的感情,不過趙昌可沒有韋小寶那樣的囂張,他可是非常俯首帖耳,否則也不會跟著康熙長達60年。
隨著時間的推移,趙昌雖然是康熙的奴才,但相比其他人,康熙對他更多了一份家人的情感,皇家的事情基本也不揹著他。
圖5
而趙昌也隨著康熙的皇威隆盛,從一個普通的侍從,一直晉升到康熙的寢宮,乾清宮的太監總管,同時他還是內務府造辦處的總管大太監。康熙等於把自己“內院”的生活起居全部讓趙昌負責。
俗話說多子多福,皇家更是如此,康熙年輕時號稱“手能伏虎”,龍體非凡,總共生了55個孩子,其中皇子高達35人!
總管內務的趙昌於是工作越來越繁忙,要頻繁穿梭於各位嬪妃的寢宮,給康熙彙報各位嬪妃娘娘的備孕、待產、生產喜報,發放康熙的各種賞賜。還要陪同康熙去看望各位皇子、皇女和他們的媽媽們。所以,這堆康熙的娃們,從很小就知道了這位慈祥的奴才是皇阿瑪的貼身近人。
老四是個好人
胤禛生於康熙十七年,母親是康熙四皇后中排名末尾的烏雅氏,但生他的時候,19歲的烏雅氏地位並不高,在生完胤禛後的轉年才被冊封為德嬪,在後宮等級中只處於第5等。
圖6
按照清宮的規矩,烏雅氏在當時是沒資格撫養皇子的,因此,胤禛從小是由康熙皇后中排名第三的佟佳氏撫養。
雖然膝下無子的佟佳氏對他也不錯,但畢竟不是親媽,總讓人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
他每天的生活主題就是跟著張英好好學習“四書五經”,跟著徐元夢學習滿文,基本沒什麼娛樂項目。
平時,他和當皇太子的二哥胤礽經常抬頭不見低頭見,但是人家是儲君,兄弟之情是第二位,胤禛只能眼巴巴地看著二哥天天被一幫人前呼後擁地往來後宮。皇阿瑪來了,二哥肯定是第一個被“親親、抱抱、舉高高”的。
圖7
所以,這樣的成長環境使胤禛從小就學會了韜光養晦、行事縝密、為人謙恭,但在心理上的自卑也給他留下了猜忌、冷酷、虛偽的種子。
剛入宮的時候,胤禛一切都是被動地按規矩行事,但隨著對儒家思想的學習,和對後宮生活的習慣,他變得越來越主動,他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彌補出身卑微的劣勢。
封建王朝都是以“孝”立國,胤禛很快將“四書五經”活學活用,每天給皇阿瑪、皇額娘早問安,晚磕頭。在朝夕相處的佟佳氏皇額娘生病的時候,胤禛更是會衣不解帶地在床邊伺候。
在“孝”字上,他深得康熙的讚許!
圖8
同時,胤禛的學習成績也不錯,詩詞歌賦樣樣精通,而且對傳統儒學的理解非常精準,年齡稍大以後,他與康熙身邊的近臣可以自如交流,大家對這位四皇子的印象都不錯,作為他老師之一的顧八代對他的評價是:品行好,學術正。
另外,隨著進宮的兄弟越來越多,雍正和大家相處得很和睦,老好人一個,跟誰都合得來。
總體上,康熙認為這個四兒子算是個可塑之才,只是性格要再穩重一些,還特意囑咐胤禛要“戒急用忍”。其他皇子覺得這位兄弟是位可親可愛的四哥或是四弟。大臣們也覺得這位四皇子“克己復禮”,將來會為棟樑。
多子不一定多福
康熙二十九年,老皇帝御駕親征塞外,在烏蘭布通大戰前夕病倒了,於是急召皇太子胤礽與老三胤祉到行宮駕前探病,結果唯一由康熙親手撫養成人的胤礽卻沒有表現出對皇阿瑪的關切之情,康熙大失所望,認為胤礽不孝君父,遂遣他提前回了北京。
而這個十六歲的皇太子絲毫沒有感覺到此事已成為自己18年後被廢的導火索。
圖9
隨著皇子們相繼成人,康熙開始將一些朝廷政務和祭祀之類的工作分別交由他們操辦,領兵打仗歷練的事情當然也少不了。
康熙的本意是把兒子們都好好地培養出來,畢竟都是親兒子,以後大清的江山穩固還是得靠自家人壓陣才行。但這也給了諸位皇子培養自己羽翼的機會。至高無上的皇權對於大家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父子兄弟的親情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面前,反而成了一道絆腳石。
康熙一直非常認可皇太子胤礽的治國才華和文韜武略,但他沒想到的是,這個被他百般寵愛的兒子已經羽翼日豐,儲君以及他周圍的黨羽已經迫不及待地窺覬帝位了。
圖10
天無二日,“踩紅線”的胤礽好日子到頭了,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對於皇太子“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怒不可遏,下旨廢除胤礽。隨即,老大胤禔和老三胤祉就爆發了皇儲之爭,最終以老大敗退收場。
康熙馬上意識到已經長大成人的諸皇子爭相奪嫡的危機,轉年就宣佈復立胤礽接著當皇太子,同時晉其他各皇子至親王、君王、貝子和貝勒。胤禛也在這次分封中被封為和碩雍親王。
康熙的本意是讓兒子們利益均沾,互敬互愛,與皇太子搞好關係,但事與願違,這次皇儲的廢立已經讓大家全都看到了奪取儲君之位的機會,紛紛躍躍欲試,只有一個人除外。
胤禛在胤礽第一次被廢之後,就力諫支持其復立,同時沒有表現出對皇位有多大興趣,這讓康熙甚為欣慰。
圖11
但是胤礽實在是不爭氣,在第一次被廢之後,心理受到了重創,上面有君父的猜忌,周圍有兄弟的“圍剿”,性格開始變得乖張瘋癲,甚至讓康熙一度認為他中了邪,痛心不已。但是,胤礽周圍的勢力已經不可能再次坐以待斃,開始推動胤礽謀劃篡位。
康熙五十一年,忍無可忍的康熙下旨再次廢除了胤礽,並嚴懲了太子黨。這下可好,成年的皇子們又開始了奪嫡之爭,其中以老三、老八、老九最為賣力。
把所有的父愛都加倍賦予兒子們的康熙大帝,在古稀之年沒有等來尋常人家的父慈子孝,反而要日日面對兒子們彼此間的視若仇讎和勾心鬥角。康熙乃至多次於後宮伏地哀嚎。
家事不省心的老年康熙也早已沒有了“平三藩”、“拒沙俄”、“收臺灣”時的英武豪邁,怠於政事,國家開始貪墨橫行,民不聊生,盛世之下已有衰微隱患。
圖12
此時,以“孝”著稱的胤禛仍然幾十年如一如,經常到乾清宮給皇阿瑪請安,噓寒問暖。同時,他修道養身,號稱“天下第一閒人”,與兄弟們“素來無爭”,這給身心俱疲的康熙帶來了恰到好處的寬慰。
同時,胤禛經過多年隨康熙左右的政務歷練,已形成了一套鐵腕治國的行政方針。這一點恰好彌補了康熙“手腕子軟”的缺陷。
老年的康熙並不昏庸,他自己比較注重“人性化”,所以對多年的臣子不忍痛下殺手,但是這不代表他不想革除當時朝政中的弊端。亦或,康熙希望留給未來的皇帝一項“立威”的資本。
與其他皇子“放嘴炮”,拉攏文人不同,胤禛多年的書肯定是讀到了點上,尤其是對一些不正常的皇位更替深有總結。
圖13
在歷史上,非正常登基的皇帝,除了王莽以“大儒”之身,以“文”攫取西漢天下外,其餘的幾乎沒有不憑仗武力的。
因此,胤禛在武力方面拉攏了兩位重要人物:負責京師警衛的步兵統領隆科多和自己統軍西北的大舅子年羹堯。
另外,胤禛還有一顆更重要的棋子:趙昌!
兔死狗烹
康熙晚年時期的“九子奪嫡”已呈現白熱化,胤禛已經無須再“韜光養晦”。隨著“優勝劣汰”,“奪嫡之爭”到最後已經形成了兩大陣營:以胤禛為首“四爺黨”和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
此時的胤禛“文武雙全”。
在“文”上,他的“孝”和“幹才”已經獲得了康熙和諸多重臣的認可。
在“武”上,見風使舵的隆科多,眼見著康熙一天不如一天,已“押寶”胤禛。在胤禛奪位之時,手握禁軍的隆科多完全可以封鎖大內,同時鎮壓任何可能出現的反對力量。
圖14
而胤禛的大舅子年羹堯,手握重兵,坐鎮西北,可隨時應對同樣領兵在外屬於“八爺黨”的老十四胤禵,即使為了奪位而展開內戰,胤禛也不落下風。
另外,胤禛對宮內的一舉一動必須能夠隨時掌握!這裡所說的是“隨時”,這非康熙身邊親近之人不能為之,人選非趙昌莫屬。
康熙的一舉一動都在趙昌的目視範圍之內,同時他是康熙極其信任之人,有關廢立的機密消息和意旨不太可能跳過趙昌這道手。而他在宮內是“來去自由之人”,傳遞消息方便。同時,趙昌與諸皇子素有交往,騎牆肯定不是好主意,他應該已經選擇了胤禛這個陣營來託付未來的身家。
趙昌、隆科多、年羹堯,內、中、外三枚棋子落定之後,胤禛只等榮登大寶之時了。
圖15
這一切的佈局都是在康熙眼皮子底下完成,胤禛的“地下工作”未露出一絲破綻讓康熙察覺,堪稱完美!
1722年12月20日,康熙氣若游絲之際,趙昌第一時間傳遞出了皇帝很快就要駕崩的消息。隨即,隆科多按計劃封鎖大內和京城。遠在西北的年羹堯也控制住了身邊的胤禵。
此時,不管康熙是否傳位於胤禛都已經不重要了,老皇帝已經沒有力氣再左右大局,面對隆科多的寶刀,即使顧命大臣們在場,也都得俯首帖耳,否則就老命不保。
在隆科多拿到遺詔之後,還在暢想通過擁立之功獲得封賞的趙昌已經完成了歷史任務,他知道太多胤禛的秘密和手段,他必須死!而且他不像隆科多和年羹堯手握重兵,不好處理。他就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年太監,必須立即死。
圖16
少一個人,少一張嘴,少一個洩露機密的出口,“八爺黨”也就少了一份“詆譭”胤禛“得位不正”的口供,胤禛也就可以在皇位上坐得更安穩些。
胤禛給趙昌安排的“干政、貪汙、賣官”三大罪名也沒冤枉他。再說,老皇帝都死了,誰還關心他身邊的老太監。
同樣知道很多秘密的隆科多和年羹堯的死也只是晚幾年的事罷了。
伴君如伴虎,胤禛是不會給他們三人要挾自己的機會。
遺詔已經在手,按照胤禛的部署,如果康熙傳位於他,別人根本沒有造反的機會。如果康熙沒有傳位於他,那麼,再做份遺詔也不是沒有可能。反正遺詔是在康熙駕崩的7天以後,胤禛登基稱帝之時才公佈的。
圖17
但不管胤禛繼位也好,篡位也好,歷史證明他確實可稱“天選之子”。在成為雍正皇帝之後,他勤於政務,對康熙晚年的諸多問題進行了糾正,同時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在位期間對中國社會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貢獻。
也正是因為雍正的承前啟後,才有了中國封建王朝最後的輝煌“康乾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