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我就這麼說,清華北大的學子給古代的狀元提鞋都不配,大家有意見嗎?

為什麼能夠得出這個結論來呢?據不準確數據估計,古代的狀元科考,基本是三年一次。

按照當時能夠統計出來的數據,華夏文明在1000年到1500年之間累計的狀元總數據也就是700左右,這個數據不準確,但也大體相差不大。

相比較於清華北大一年就招收幾千名學子而言,古代的狀元可真不是那麼容易拿到手的。

我們單純地從數據分析就能得出結論來,古代所有的狀元合計在一起,最起碼得乘以一個8倍或者9倍,才能夠媲美的上清華北大一年的招生名額,這還不包括其他特殊情況。

我們可能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個誤區,不自覺當中貶低了古代狀元的身份地位,總覺得狀元不就是科舉考試拿了個第1名嗎?

那按照這個標準來看,我們村子裡面也有一個人考試拿了第一,我們縣城裡面也有人,我們市區裡面也有人。

這個第一和狀元的第一有什麼區別呢?區別就在於古代的狀元只能有一位。

第1點,古代的人如何能夠成為狀元。

我們都知道古代的狀元需要經過一門考試,只要通過了這門考試,你就成為狀元了,就成為人上人了,就成為整個帝國的最核心、最中樞、最有前景的。

但是我們得先明白一點,那就是古代的一個普通人是如何能夠成為狀元的呢,很簡單,你需要參加幾輪考試,並且在這些考試當中成績都得不錯。

第1門考試就是典型的院士,什麼叫做院士呢?比如古代的一個縣城或者古代的一個州,在這些地方把所有準備考試的人全部都堆在一塊,好,現在開始我們準備考試。

如果考試成功,你就能夠成為秀才,如果你考試不成功,只是單純地參與這場考試,那麼你就是童生。

大家可千萬不要覺得童生就是個小孩,不是這樣的,有的人甚至七八十歲了還沒有考上秀才, 當你拼盡了一切的能力總算是考上了秀才,這個時候你就已經改變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你屬於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

雖然你的知識不多,但是仍然會受到周邊老百姓的尊重,而這個秀才我們姑且可以類似於武林外傳當中的呂秀才。

這個時候作為秀才,你可以享有很多的特權,這些特權雖然不能實質性給予你幫助,但最起碼能夠給你面子,同時你還可以享受到不用參加徭役。

這裡的不用參加徭役,是隻能免除個人徭役或者免除自己周邊任意一個人的徭役。

除此之外你見到縣裡面的從政人員也可以不用下跪,可以平等地和他們交流。

但是你始終明白一點,秀才只是秀才而已,秀才不是官職,理論上來說,並不能夠受到過多的特權,和當官的也差著十萬八千里。

下一輪考試就是典型的鄉試,要注意這裡的鄉試,可不是說你們一個鄉的人或者一個村子的人參與考試,而是整個省政府參加考試。

比如某一個省或者漢中十八省當中的任何一個省份,這個省份所有的準備考試的人可以一塊拉過來,然後參加考試所有的考試的人的最標準身份,就必須是秀才。

如果你不是秀才,連基本的入門資格都沒有,然後在這一門考試當中你過五關斬六將,拼了自己的老命,總算是拿到成績了,這個時候你可以面臨兩條路可以通過。

因為你已經拿到成績了,屬於金榜題名,你就不是秀才了,你被稱為舉人,舉人是可以直接當官的,如果有足夠的空餘位置可以勻給你一個位子。

這個時候你可以選擇直接去當官,也可以選擇不當官只是領一個舉人的稱號,然後繼續努力讀書,這個時候你將會參加下一輪考試。

要注意當你考中舉人之後並不能夠保證你一定能夠當官,只能說當上舉人之後會有當官的名額,這個名額一般依託於朝廷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就比如明朝朱元璋時期,把能幹的大臣們基本上都滅口得差不多了,不要說是舉人了,就是個秀才都有官職。

但是要注意,在各個王朝統治時期並沒有明確規定舉人必須有官職,所以對於大多數的舉人想要更前一步的發展就必須再考,考到更好的成績。

等到明年2月或者因為特殊時期導致的特殊情況,你還需要迎來自己的另外一門考試,這個考試是什麼呢?

就是會試,這個會試有另外一條額外門檻,必須是舉人才能參加,如果你不是舉人的話,不好意思,這一次考試你壓根沒有資格參加。

這個會試一般指的是當時各個省份裡面的頂尖人才,一般情況下有100人到300人或者100人到500人,再或者100人到1000人不等,然後由這些人進行考試。

考試的時候主考官一般是當朝宰相或者極其有名望的人,甚至有的時候由皇帝來當主考官。

等等,這是不是就是狀元了?還沒有,還差最後一門考試,最後一門考試是由皇帝直接接待的。

換句話來說,這個時候的考生面對的是整個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比如皇帝出現了某些特別重大的情況,由皇帝的兒子或者皇帝周邊的親屬,再或者由丞相等這些人員來接替皇帝進行最後一輪考試。

這一輪考試只有檔次之分,檔次之外才有名次之分,也就是所謂的一甲二甲三甲,一般一甲只有三個人。

排名第一的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狀元。

第2點,古代考中狀元究竟難度有多大?

其一,運氣成分超乎想象。

我們要明白,在成為專業之前的最後一門考試,你能不能夠成為狀元,並不是由你說了算的,而是由皇帝說了算的。

在歷朝歷代的時候也有一些顏值君,比如某些皇帝看著某些人在考試的時候不順眼,就不想把他評定為第1名,轉而平定為了第2名或者第3名。

反正評第幾名都是皇帝說了算的,天底下的人就算再有意見也不能去宣洩去,畢竟如果你認為皇帝做得不對,那你就是在反對封建統治王朝。

所以大部分狀元他們能夠考到第1名,只要自身顏值不錯,自身條件不錯,能夠提出這樣的觀點,這些觀點還能夠符合皇帝的認知。

除此之外再加上各種各樣的天時地利人和,只有這樣才能夠成為狀元,而不是說你參與了成績第一就能夠成為狀元。

因為這個成績第一,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考試,而是需要有更多的人為因素參與其中。

其二,狀元全國就只有一個。

我們總是認為考上清華北大本身也非常難啊,不說別的,考上清華北大可能就是縣裡面的第1名或者鎮子上的第1名了,如此高的難度和狀元比一下呢?

我們會發現對於狀元而言,考上第1名那意味著是全國,在當時那一年份當中能夠排在第一的人物,而且還是在過去三年或者在未來三年當中排在第1位的人物。

其三,狀元是直接有仕途資格的。

相比較而言,清華北大畢業之後,我們可能還得辛辛苦苦自己去找工作。

有一些人覺得工作不太滿意,甚至考到清華這個狀態了,還要讀研究生讀博士生,再或者為了進一步的科研。

但是如果你能夠考上狀元的話,那麼恭喜你,你出門的第2天就有可能有人願意給你抬轎子,但是你出門的第3天,可能就有一些王公貴族看上你了,要求你到他們家裡面去,這是一個絕對意義上逆天改命的機會。

而且從朝廷到下面各個地方的人都對會都會對你禮遇有加,你的仕途不能說一步昇天,但是相差不大。

什麼叫做狀元,這才叫狀元,這個不是說隨口一說就能夠給這麼大的禮遇,而是狀元這三年的時間裡面過五關斬六將拿出來的成績。

但能夠成為狀元的都不是普通人,要麼悟性極強,要麼家裡面的背景資源極多,從小到大都是在書房裡面薰陶來的,再或者是有特殊情況咱們單獨再說。

反正能夠成為狀元,那可不是隨隨便便一句話的事,是用了一輩子的氣韻,甚至祖墳上都得冒青煙,才能夠考上狀元。

所以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一下古代的狀元和清華北大的學子們相比,誰更厲害呢?答案其實已經不言自喻了,因為壓根就沒有可比性。

夥伴們,你們認為呢?

9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銜泥不忍離,夜半思君難入夢,一聲杜宇喚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