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過立秋,但秋天比夏天還大熱,今天的分享幾首“大熱”詩吧。“大”在這裡是很、太、非常之意,所以,“大熱”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熱死了”、“熱化了”。
來讀幾首大熱詩詞:
《大 熱》
宋·司馬光
山澤欲焦枯,炎光滿太虛。
不知天地外,暑氣復何如。
解析
一提到熱,很多詩人都有一肚子的苦水亟待傾吐,表現出來就是寫長詩,至少也得是個八句律詩,而司馬光對此只寫了短短的五絕,他是被熱得詩思枯竭了嗎?詩思有沒有枯竭不知道,反正人間的“山澤”已經快枯竭了。
“山澤欲焦枯,炎光滿太虛”,山林與河流幾乎被曬乾了,火焰似的Sunny灑滿了宇宙。“焦枯”與“炎光”一組合,暑熱的威力到底有多厲害,自不待言。
熱到不可當,詩人們都會產生飛離人間的遐想。司馬光也不例外,他問道:不知天地之外,暑氣是咋樣的,有沒有人間這麼熱呢?
廣寒宮的秋天,應該不熱吧?詩人文同嘆道:“何當生兩翼,直近廣寒飛。”
大 熱
宋·文同
大熱早復暮,幽居如火圍。
更無風稍快,只有汗頻揮。
袒露憂生客,沾濡怕熟衣。
何當生兩翼,直近廣寒飛。
解析
“大熱早復暮,幽居如火圍”,從早熱到晚,屋子彷彿被大火包圍了,沒有一點涼意。“幽居”謂隱居,深居,側重指那種靜心狀態下的隱居,可在“大熱”的包圍下,心靜也沒法涼,反而如坐火牆之內,煎熬難耐。“更無風稍快,只有汗頻揮”,享受不到風帶來的快意,只能忍受揮汗的“暢快淋漓”。“更無”、“只有”對舉,簡直令人窒息。
接著“袒露憂生客,沾濡怕熟衣”二句,承“汗頻揮”寫來,謂不敢袒胸露腹,怕對生客不敬;也擔心衣服被汗水浸溼。萬般無奈之際,文同開始幻想:我什麼時候才能長出兩個翅膀,一直飛到廣寒宮附近去乘涼呢?
秋大熱上七里灘(節選)
宋·方回
吾生所未見,自古恐亦無。
秋半不肯涼,赫日炎洪爐。
沸湍七里灘,觸熱乘畏途。
坐船汗如漿,況彼牽輓夫。
解析
方回比較務實,他不做“直近廣寒飛”的白日夢,而是選擇去“七里灘”乘船。
“吾生所未見,自古恐亦無”,首二句先發感慨:這麼熱的秋天,是我平生所未見的,恐怕也是史無前例的。接著幾句具體寫“大熱”:秋天已經過半,天依舊不肯放涼;炎炎紅日,如大火爐般高懸於天際。在“赫日”的炙烤下,七里灘湍急的流水,幾乎就要沸騰了;冒著炎熱來此險途,坐船的我尚且汗如雨下,何況那些拉船的縴夫呢?作者由己及人,表達出對勞苦大眾的同情。
大熱五首·其一
宋·戴復古
天地一大窯,陽炭烹六月。
萬物此陶鎔,人何怨炎熱。
君看百穀秋,亦自暑中結。
田水沸如湯,背汗溼如潑。
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解析
“天地一大窯,陽炭烹六月”,這是每個人都會寫的句子。“萬物此陶鎔,人何怨炎熱”,翻出了新意:世間萬物都是天地大窯中的陶鎔,都遭受著同樣的苦難,你還有什麼好抱怨的?
以下幾句放眼田間農作物及農夫,勸誡人們不要怨天尤人。“君看百穀秋,亦自暑中結”,意思是說,百穀耐得住暑熱,努力積蓄能量,沉澱自我,才能在秋日結出飽滿的籽實。人呢?一味地抱怨暑熱,有何意義?
接著“田水沸如湯,背汗溼如潑。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四句,以辛苦勞作的農夫和安坐的人作對比,來論證“人何怨炎熱”:農夫在“沸如湯”的“田水”裡辛苦耕耘,你啥都不幹,坐享其成,還有什麼理由抱怨炎熱呢?這裡和白居易《觀刈麥》的“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的感情相似,既表現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還透露出自己無功無德卻能豐衣足食的愧疚之情。
讀完這幾首“大熱”詩,不知你是何種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