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如今我們熟知的蘇軾、蘇轍、蘇洵、王安石、范仲淹、曾鞏等閃耀在北宋思想天空的名人,無不受歐陽修的蔭庇。正如秦觀的評價:“惟我文忠,一世之師……如天有鬥,如歲有春,四方以正,萬物以新。”也就是說,歐陽修對於士人群體如星空之北斗。

較為發達的農業採掘業賦予了宋朝基本國力,使宋朝經濟免於崩潰。宋帝國無疑是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宋朝的農業蓬勃發展,在其南部與西南邊境,不斷開墾出來新的土地並進行耕種,逐一克服了山地與土地貧瘠的問題。在人口密集區域,舊土地得以重新開墾,一些邊角土地被重新加以利用。

引進了更優良的種子,尤其是引進了早熟稻(即占城稻。——譯者注)的種子;水利灌溉和許多農耕先進技術逐漸從經濟發達地區擴散到經濟落後地區。糧食、絲綢、茶葉與棉花的產量都得到大幅提升。加工業產品(鹽、銅、金、銀、鉛、錫、鋁等)產量也顯著上升,為整個國家積累了鉅額財富。此外,煤炭與冶鐵業的技術進步尤其引人注目。雖然不合理的稅收以及一定的國家禁榷給產業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宋朝經濟仍在持續地蓬勃增長。加工業與製造業貿易繁榮,生產出大量紡織品、金屬器皿、紙張、印刷品、漆器等。宋代的藝術品,尤其是瓷器非常有名,加之國際市場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不斷擴大,以至於當時的中國逐漸發展出地區專業化的商業模式。

無論在集市、地方市場還是在地區與長途貿易中,商貿都在蓬勃發展。商品主要通過水路運往海岸線和海外。交通條件的改善、信貸與銀行系統的發展,尤為重要的是紙幣的廣泛應用,都促進了商貿繁榮。對農業社會來說,宋朝經濟多元化與貨幣使用的廣泛程度令人驚歎,這在中國歷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在這個富足的社會(按照前現代的標準來衡量),城市變得日益繁華。整個北宋的人口大約不足6000萬,都城開封與其他幾座大城市均大約有100萬居民。人口較少的城市居民在10萬人以上。一幅優美的宋時畫卷《清明上河圖》(今天看到的主要是後世的複製品)生動展現了開封當時的面貌,畫中河運繁忙,穿過虹橋可見店鋪林立,藝人們給大人和孩子們表演各種技藝,小商小販則在兜售雜貨。街道旁邊矗立著精英階層雕樑畫棟的宅院。

在這幅畫卷的背景中,可看到被隔離起來的規模宏偉的皇宮大內。可以說,這幅畫卷從諸多方面詳細記錄了當時的都城生活。後來南宋的都城臨安(今杭州)成為更加引人注目的大都市,蒙古的入侵併未給這座城市帶來太多破壞。繁華的臨安給馬可·波羅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他在《馬克·波羅遊記》中對這段旅程的描述,讓臨安驚豔了世界。

城市化必然影響著社會與經濟的發展。它使得精英與普通民眾更加接近,豐富了這兩個階層的生活。精英階層對他們享受到的多元高雅文化倍感自豪,這些元素包括古典文學,以及吸收了大量流行元素的其他複雜的文學形式,如文學評論、創造性哲學、繪畫以及其他精美藝術,此外,精英們在城市中還能享受到舒適的生活和珍饈美味。

接觸到精緻生活的較低階層的百姓被其深深吸引,許多人開始模仿精英的品味。而上層精英則認為城市中的大眾娛樂生活充滿趣味,尤其是戲劇和說書表演。通過這種融合,舊的階層壁壘逐漸瓦解。因此,通過科舉考試的普通人有機會成為統治精英中的士大夫便合情合理。此外,商人數量不斷增多,其重要性與日俱增,其他城市團體也逐步走向繁榮。城市生活方式從大都市的中心地帶逐漸向小城市擴散。官員履新讓宋帝國的偏遠地區也可以接觸到印刷書籍,甚至在偏僻的小城鎮,貿易網絡也在不斷擴大,集市、市場、飯館、酒肆以及茶館的興盛,各色藝人的遊走等因素促進了這種擴散。簡而言之,城市化進程促進了文化在整個宋代社會的傳播。

士大夫矗立在宋朝社會的頂點。在政治上,他們手握大權;在社會上,他們是不容挑戰的精英;在文化上,他們還是領袖,沉浸在自身的文化中,以之為榮,也樂於不斷努力使其盡善盡美。從經濟角度看,大多數士大夫出身地主家庭,雖然很多人也是從相對卑微的階層中通過不斷奮鬥才崛起。

一旦入仕,他們將獲得豐厚的俸祿與優待,在國家節日這樣的特殊日子裡,他們還會獲得來自政府饋贈的禮物與各種獎賞。官員自身享受到的各種優待與補貼,除了封贈和價值不菲的致仕賞賜,還有惠及其家庭成員的其他優待。他們可將盈餘的收入用於購置土地,而官員擁有的土地是免稅的,當然也有一定限制。還有一些人入股親戚朋友經營的生意。只有少數商人能夠和最有錢的士大夫一樣富有,但經商帶不來聲望。在宋代,身份地位主要來自官職,其次才源於財富。富商想要提高其聲望的唯一辦法就是結交士大夫,更好的辦法是讓兒子加入士大夫的行列。

書名:《歐陽修:十一世紀的新儒家》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5月

定價:58.00元

分類:華章大歷史

14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優美旋律背後所隱藏的難言哀傷——肖邦《升C小調圓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