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每一天都有,惟獨秋天的落葉,能掉入心底,直擊靈魂深處。所以,初秋的詩篇,先從落葉寫起,初秋的思緒,也因落葉而生。一同來欣賞杜牧的《早秋客舍》:“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
早秋客舍
唐·杜牧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
獨夜他鄉淚,年年為客愁。
別離何處盡,搖落幾時休。
不及磻[pán]溪叟,身閒長自由。
詩詞賞析:
“早秋客舍”,即旅舍的早秋。客子眼中的早秋,一定有別於故鄉,哪怕是一片再普通不過的黃葉,也會令他大驚小怪。“驚”,源於神經緊繃,內心不安定。杜審言的“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范仲淹的“塞下秋來風景異”,其中的“驚”和“異”所傳達的心理都一致。“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異鄉人對自然物候的轉化更為敏感,因此能從一片落葉中覺察到萬物已秋,從而產生驚詫之感。
“獨夜他鄉淚,年年為客愁”頷聯直抒胸臆,“獨”、“愁”二字,為全詩定下淒涼的基調。“獨夜他鄉”對古人來說是一個十分糟糕的體驗,何況還是“年年為客”,這怎麼不教人發愁落淚呢?
“別離何處盡,搖落幾時休”,頸聯仍抒情,大意是說:我每年都離開故鄉,萬物每年秋天都凋殘,這種情況何時是個盡頭呢?在作者看來,人離故土和葉辭舊柯是一樣的,一樣的無可奈何,身不由己。此外,將人世間的“別離”和自然界的草木“搖落”對舉,似乎還透露出一種宿命感,更加重了客愁。
最後二句“不及磻溪叟,身閒長自由”盪開一筆,寫對“自由”的嚮往。磻溪叟,同“磻溪老”,呂尚的別稱。傳說姜子牙曾在渭水之濱磻溪(今陝西寶雞境內)垂釣,故得磻溪叟之稱。後以此代指漁翁。杜牧這裡是說,自己長年為仕途奔波,已身心俱疲,這日子過得還不如閒散自在的漁翁。對漁翁生活表示羨慕的同時,流露出對仕宦生活的不滿。
回過來再看題目“早秋客舍”,早秋是何種景象?作者並沒有具體描繪,由早秋所引發的離愁鄉思才是他的關注點之所在。這種作詩思路,詩友們可以借鑑一下。
立秋|一葉知秋、落葉知秋的“葉”指梧桐樹葉的嗎?有詩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