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子知陳必亡》
單襄公路過陳國,看到一些不良現象,斷定陳侯必有大的災難,國家也一定會滅亡。在論述過程中,針對陳侯違背農事季節,不注重生產建設,不執行與各國間的往來原則,以及蓅淫逸樂等四個方面,引古證今,逐層剖析,錯綜變化,細緻淋漓,最後歸結出“豈能久乎”的結論,水到渠成,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說服力。
古文觀止第三卷第4篇《單子知陳必亡》
國語·周語中
單子是單國國君,單國是周的附庸小國,是個伯爵封國。國君一直在周王室中任職,和祭國、召國類似。1定王使單(shàn)襄公聘於宋。遂假道於陳,以聘於楚。火朝覿(dí)矣,道茀(fú)不可行也。侯不在疆,司空不視塗,澤不陂(bēi),川不梁,野有庾(yǔ)積,場功未畢,道無列樹,墾田若蓺(yì),膳宰不置餼(xì),司裡不授館,國無寄寓,縣無旅舍。民將築臺於夏氏。及陳,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賓不見。
定王使單(shàn)襄公聘於宋。遂假道於陳,以聘於楚。
周定王派單襄公出使宋國,之後向陳國借道,以繼續聘訪楚國。
火朝覿(dí)矣,道茀(fú)不可行也。
火指火星。覿,看見,出現。茀,雜草叢生的樣子。早上已經能夠看見火星了,這是立冬時節,但陳國的道路卻雜草叢生,難以通行。道路狀況和季節有什麼關係?下文會解釋,這和周朝的典章制度有關。《國語》以人物論述為主,在說事情的時候會大量引經據典,這在讓文章變得異常枯燥的同時,也為我們瞭解周朝政治制度留下了寶貴的資料,這篇文章就是其中的典型,很簡單的內容硬是寫出了八百多字。引用的大多都是周政府的法令條文。金聖嘆說這篇文章:篇法不論,只細看其字法。大概就是文章結構沒什麼可看的,瞭解內容就行。
單襄公路過陳國,看到了一番什麼景象呢?
侯不在疆,司空不視塗。
侯是侯人,邊境迎送客人的小吏。司空,掌管道路、水利等基礎建設的官員。發現邊疆沒有迎接的侯人,道路上也沒有巡視的官員。
澤不陂(bēi),川不梁。
湖泊沒有修築堤壩,河川沒有架設橋樑。
野有庾(yǔ)積,場功未畢。
庾,露天的穀倉。場功,指農作物收穫後的一系列工作。小時候在農村夏天收麥子,家家戶戶打麥、揚場、堆垛、晾曬、入倉。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這些都叫場功。已經立冬了,陳國野外還有堆積的糧食,農活也都沒幹完。
道無列樹,墾田若蓺(yì)。
道路兩邊沒有種樹,那時候就已經流行種樹了,用來指示道路。農田荒蕪全是野草。
膳宰不置餼(xì),司裡不授館。
膳宰,是給客人做飯的。司裡,是給客人安排住宿的。單襄公這是到了陳國的外事接待機構,結果廚房不給做飯,賓館不安排住宿。
國無寄寓,縣無旅舍。
國都和縣城,大小城市都沒有提供賓客住宿的地方。國家怎麼會這樣了呢?
民將築臺於夏氏。
原來百姓都被徵到夏氏家中修築樓臺了,對了,就是夏姬家。
及陳,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賓不見。
到了陳國國都,陳靈公和孔寧、儀行父丟下客人不管,都戴著“南冠”去找夏姬玩了。南冠,是南方楚國的帽子,楚國是蠻夷,非禮,服飾文采皆不與華夏同。國家君主和重臣都置禮儀於不顧,以蠻夷之物為潮流實在不成體統。
【譯】周定王派單襄公出使宋國,此後又借道陳國去訪問楚國。已是清晨能見到大火星的季節了,道路上雜草叢生無法通行,負責接待賓客的官員不在邊境迎候,司空不巡視道路,湖澤不築堤壩,河流不架橋樑,野外堆放著穀物,穀場還沒有修整,路旁沒有種植樹木,田裡的莊稼稀稀拉拉,膳夫不供應食物,里宰不安排住處,都邑內沒有客房,郊縣裡沒有旅舍,百姓將去為夏氏修築臺觀。到了陳國都城,陳靈公與大臣孔寧、儀行父穿戴著楚地流行的服飾到夏氏家玩樂,丟下客人不會見。
2單子歸,告王曰:“陳侯不有大咎,國必亡。”王曰:“何故?”對曰:“夫辰角見而雨畢,天根見而水涸,本見而草木節解,駟見而隕霜,火見而清風戒寒。故《先王之教》曰:‘雨畢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節解而備藏,隕霜而冬裘具,清風至而修城郭宮室。’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其時儆曰:“收而場功,偫(zhì)而畚梮,營室之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見,期於司裡。’此先王所以不用財賄,而廣施德於天下者也。今陳國火朝覿矣,而道路若塞,野場若棄,澤不陂障,川無舟梁,是廢先王之教也。”
單子歸,告王曰:“陳侯不有大咎,國必亡。”
單襄公回來後,和周定王說:陳侯即使不遭遇災禍,國家也一定要滅亡。
王曰:“何故?”
周定王問:“為什麼呢?”
對曰:“夫辰角見而雨畢,天根見而水涸,本見而草木節解,駟見而隕霜,火見而清風戒寒。
角和天根、本、駟、火都是星宿的名稱。古人發現星辰的運行軌跡和季節變化有共同的週期,所以以星象定節氣。早晨能看到角星時,大概就是寒露了,天就不再下雨了。能看到天根時,河流湖泊就開始逐漸乾涸,看到本星時,草木開始凋零;看到駟星時,開始下霜,看到火星時,涼風吹拂告誡人們天要變冷了。單襄公路過陳國,正是辰火現之時。
故《先王之教》曰:‘雨畢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節解而備藏,隕霜而冬裘具,清風至而修城郭宮室。’
所以先王教誨我們說:雨季過去就要修整道路,河水乾涸就修築橋樑,草木凋零時開始儲備收藏食物,霜降就要準備過冬的皮具服裝,涼風吹起要整修城牆房屋。
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
夏令是夏時的月令、曆法。說:九月修整道路,十月建造橋樑。
其時儆曰:收而場功,偫(zhì)而畚梮,營室之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見,期於司裡。
此時告誡人們說,偫,置辦。畚和梮都是裝抬土石的工具。結束你們在打穀場的工作,準備好畚和梮。營室星已經到了中天,要開始進行土建工作了。期,集合。司裡,類似於村委會。火星開始出現了,大家都到司裡集合,準備開工。
此先王所以不用財賄,而廣施德於天下者也。
以上這些,正是先王不分發錢財,卻能夠廣泛施恩於天下的緣故。不用財物,而施以教化的意思。
今陳國火朝覿矣,而道路若塞,野場若棄,澤不陂障,川無舟梁,是廢先王之教也。
現在早上已經能看到火星了,但是陳國是什麼樣子呢?道路阻塞不通,田地穀場廢棄,湖泊沒有堤壩保護,河川之上沒有橋樑,這是廢棄了先王的教誨。
以上說的是季節時令,解釋了他在陳國看到的第一段景象。
【譯】單襄公回朝後告訴周定王說:“陳侯如果不遭兇災,國家也一定要滅亡。”周定王問:“為什麼呢?”單襄公答道:“角星在早晨出現時表示雨水結束,天根在早晨出現時表示河流將乾枯,氐星在早晨出現時表示草木將凋落,房星在早晨出現時便要降霜了,大火星在早晨出現時表示天氣已冷,該準備過冬了。所以先王的教誨說:‘雨季結束便修整道路,河流乾枯便修造橋樑,草木凋謝便儲藏穀物,霜降來臨時備好冬衣,寒風吹起就修整城郭宮室。’所以《夏令》說:‘九月修路,十月架橋。’屆時又提醒人們說:‘結束場院的農活,備好土箕和扁擔,當營室之星見於中天時,營造工作就要開始。在大火星剛出現時,到司裡那兒去集合。’這正是先王能夠不費錢財而向民眾廣施恩惠的原因啊。現今陳國早晨已能見到大火星了,但是道路已被雜草堵塞,農村的穀場已被廢棄,湖泊不築堤壩,河流不備舟橋,這是荒廢了先王的遺教。3《周制》有之曰:‘列樹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國有郊牧,疆有寓望,藪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災也,其餘無非谷土,民無懸耜(sì),野無奧草。不奪民時,不蔑民功。有優無匱,有逸無罷。國有班事,縣有序民。’今陳國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間,功成而不收,民罷於逸樂,是棄先王之法制也。
《周制》有之曰:‘列樹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
前面說了夏令,現在說周制,周朝的制度。種植成列的樹木來表明道路,看來是從周朝開始種行道樹的。鄙食,鄙是鄉野,那時候在野外每隔一段路程設一廬舍,供行人飲食休息。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後世,就是所謂的亭。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亭有專人管理,漢高祖劉邦就是亭長起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