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高中學生集郵者,我從今年5月21日出版的《中國集郵報》上獲悉,為推動2014年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促進大運河集郵文化的普及提高,大運河集郵文化研究會聯絡北京、濟寧等一些運河沿線部分城市,將於今年6月在杭州市運河文化廣場1號京杭大運河博物館舉辦‘情繫運河’許府杯第二屆大運河集郵展覽。看完報道後我很開心,集郵者們又有了一次聚會的機會。
幾天後,我從集郵愛好者趙國勝老師處得知,運河郵展定在6月7日至9日舉辦。趙老師說:“這幾天剛好高考,學校放假,是一次很好的機會,你要是能親身去體驗一下這種場面,對你今後的集郵會很有幫助。”我聽後很激動,因為自己從來沒有參觀過這樣大規模的郵展,決不能放過這次機會。
6月7日早上,我早早地就起床了,看到外面下著很大的雨,這給我原本愉悅的心情多少打了一些“折扣”,心想,下這麼大的雨,我到底去不去呢?如果不去,我將錯過機會;去的話,路上又不方便。正當我猶豫不決的時候,奶奶對我說:“小航,你是不是擔心去觀郵展的事啊?我和你爺爺商量好了,我們陪你一塊去,趕緊換衣服吧。”聽完奶奶的話,我心裡一陣感動。我和爺爺、奶奶一起撐著雨傘,冒著風雨,艱難地來到了公交車站,祖孫三人一同踏上了去杭州參觀郵展的車。
大約9點,我們趕到了京杭大運河博物館。郵展還沒開始,於是我和爺爺、奶奶先參觀了博物館。過了一會兒,各地的集郵愛好者陸續趕來了。湖墅街道黨工委、杭州市拱墅區文廣新局、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浙江省郵協和杭州市郵協領導及各地郵友出席了開幕式,場面非常熱烈,全國集郵聯會士林衡夫爺爺的一番慷慨激昂的講話,把開幕式氣氛推向高潮。在開幕式上,大運河集郵文化研究會還向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捐贈了3面會旗。會旗上蓋有會員們走訪京杭大運河、洛陽運河和浙東運河沿途所蓋的地名郵戳,彌足珍貴。
開幕式結束後,我和爺爺、奶奶一同參觀了郵展。這次郵展共展出了郵集38部,120框,其中還有林爺爺的一框“京杭大運河杭州段”郵集,該郵集介紹了清代湖墅民營信局——“湖墅永利信局”,展示了永利信局收寄並送至“楓橋源盛朱寶號”的郵件;還有拱宸橋通商場郵局民國十四年(1925年)四月十三日十七(時)郵戳的本埠平信及塘棲協興信局封寄自民國十八年(1929年)一月二十七日的信封等。這些實寄均是通過大運河水路郵寄的早期信封。
我站在這一框框郵集前,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心裡暗暗地想,我以後也要製作幾框郵集參加郵展!在展場的郵品攤位上,我買了一枚“井岡山”郵票實寄封,還在嘉興的朱炳榮爺爺那裡買了一本他編寫的《紅船風采》郵書。離開博物館前,我和爺爺、奶奶來到了蓋郵展紀念戳的地方,請工作人員加蓋了紀念戳,分別寄給了一些郵友。
短短的半天時間裡,我瞭解了許多集郵知識,也明白了許多道理,增長了不少見識。我希望杭州能多舉辦這樣的活動,為集郵愛好者增添樂趣。我還要感謝爺爺、奶奶對我的關愛和對我集郵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