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劉禹錫青年登科,一生致力於政治革新,然而仕途坎坷,從805年永貞革新失敗後,他先後被貶到荒遠的朗州、連州、夔州、和州等地,歷時二十三年。寶曆二年,劉禹錫從和州返回洛陽途中,路過揚州,與老友白居易相遇,白居易在宴席上寫下《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相贈。

這首詩抒發了白居易對好友劉禹錫長期遭貶不幸遭遇的同情,劉禹錫寫下一首詩作為應答。其中兩句成為流傳千古的勵志名言,詩中表現出的豁達襟懷,激勵了無數後人,生活再苦再難,讀完也能令人豁然開朗。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詩的首聯接過白詩的話頭,用極為精練的語言總括了自己被貶的這二十三年的不幸遭遇,直白的陳述顯示出詩人內心的酸楚。巴山楚水,在今天的四川省東部及湖南、湖北、安徽一帶。這裡概指自己曾被貶謫過的地方。這二句是寫自己被貶謫,居於巴山楚水這樣荒涼的地區,屈指算來已有二十三個春秋,人生中能有幾個二十三年!更何況又是他年富力壯、朝氣蓬勃、急欲展現沖天抱負的二十三年?

“淒涼”一詞語帶雙關,既點明瞭貶地荒涼,又流露出詩人自身內心無以言表的悽苦心酸“棄置身”,點明瞭自己作為貶謫之人的特殊身份以及投閒置散,歲月虛度的無奈。時間的久長,地域的蠻荒,被棄置的悲涼,生命沉淪的哀傷,盡在這平淡簡潔的話語中蘊藏。我們彷彿看到在那僻遠荒涼的茫茫巴山楚水的天地間,詩人那煢煢孑立的身影,憂戚憔悴的容顏。

頷聯用典來抒發懷念故友和恍如隔世之感,詩中的“聞笛賦”,用的是晉人向秀的典故。據《晉書·向秀傳》記載,向秀與嵇康是好友,後嵇康為司馬氏所殺,向秀經過亡友嵇康的故居,聽見鄰人吹笛,不勝悲悽慨嘆,於是寫下了《思舊賦》。“爛柯人”,指的是晉人王質。據《述異記》記載,王質進山砍柴,見兩個童子在下棋,便停下來觀看,局終臨行時忽然發現手裡的柯(斧柄)早已爛掉,回到村裡才知道已過去百年,與他同時代的人也都早已經不在人世了。

劉禹錫離開京城時正值壯年,這次回來,卻已是兩鬢斑白,所有的宏願都在這二十三年中被擊得灰飛煙滅。友人們相繼逝去,只能徒然地吟誦“聞笛賦”以寄哀思,世態迅速變遷,只覺得人事全非,不復舊時光景了。“空吟”二字,把詩人內心的寂寞、痛惜和悵惘之情渲染得淋漓盡致。

頸聯筆鋒一轉,感情基調由抑鬱低沉轉為明快、高昂。白居易的贈詩中有“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意思是說同輩的人都升遷了,只有你在荒涼的地方寂寞地虛度了年華,頗為劉禹錫抱不平。對此,劉禹錫在酬詩中答道:“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沉舟”和“病樹”都是詩人自喻。你看那沉舟之側,千帆競發;病樹之前,萬木皆春!詩中表現出的豁達襟懷,恰如“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之意,思想境界超越了白居易,意義也更加深刻。白居易對此句大加讚賞,舉為“神妙”。表現了劉禹錫雖嘆起伏,卻又執著並且曠達的人生態度。

尾聯順勢而下,照應詩題,既傳達出對友人的深深謝意,又自然流露出自己堅韌不拔的鬥爭意志,表示要振奮精神,迎接嶄新的未來。從這二句詩中,我們看到了一位堅韌不拔的強者形象。整首詩感情起伏跌宕,其中包含了曲折的經歷,在詩人內心引發的不平之意,也表明了詩人的人生態度,那就是無論窮達,志向卻不改的堅韌與執著。尾句答謝友人,語淺情深。既是贈別詩中的佳作,也是詠懷詩中的上品。

11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汪汪隊立大功之超能救援》汪汪隊的狗狗,以寶貝易懂的故事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