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橋#
由馬思純、王俊凱主演的犯罪電影《斷·橋》上映。
該片是馬思純繼《蕎麥瘋長》、《第一爐香》等電影“翻車”後又一次擔任女主,也是王俊凱首部擔任男主的電影。上映一週票房近2億,豆瓣評分卻僅有6.3分,“懸疑性不夠”、“女主為什麼不報警”、“色調昏暗”等成為了觀眾打出低分的主要原因。
《斷·橋》是一部犯罪、劇情類電影,講述了想追查父親被活埋死因的女研究生聞曉雨(馬思純飾)與做汽修工人的青年孟超(王俊凱飾)合力對抗殺害聞父兇手的故事。即找出兇手的過程也就是故事線展開的過程,但該片的問題也就由此產生。電影早早地就將殺害聞父的兇手朱方正、菊懷義所揭露,以至於電影的懸疑性因此而消減,其後的情節便也顯得冗長和平淡。
而要說《斷·橋》最大的亮點,那必然是飾演朱方正的範偉的演技。作為金馬、國際A類電影節(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的影帝,範偉的演技實力毋庸置疑。
他在《斷·橋》中飾演的是一位國有建築公司的負責人,即大橋工程的負責人,在官場馳騁多年,他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官腔做派,而真實的他是一位狡猾、圓通,具有濃烈的市井氣息的人。
那範偉是如何來表現這一角色形象的呢?為了體現為官“方正”,影片中不止一次地出現了朱方正引證曾國藩的話,例如,“曾國藩說過這麼句話”,這不僅體現了朱方正的官腔官調和惺惺作態,也暗示了朱方正的這一角色的命運走向(曾國藩在官場的行事風格也是由“方正”轉向後來的圓滑)。
而後來範偉是如何體現朱方正的小人姿態的呢?第一,怕死且不念舊情。在聞曉雨來給他過生日的時候,他不斷地向聞曉雨求情能不能放過他,見勸說無果、聞曉雨還用刀刺他,他也絲毫不念及舊情,將聞曉雨父親的雕像幫在她身上,想要將她沉入江底,不給她任何生還的希望(雕像是重物,會讓人下沉)。
第二,迷信且狡猾。在朱方正的家中擺放著菩薩像,他妄想著通過虔誠地拜佛來洗掉自己身上的罪惡,並且還訴諸於燻艾條的形式,看似驅寒,實則是在驅惡。他還與警方進行狡猾地周旋,將炸藥調包成艾條,以圖脫身。
而要說朱方正(範偉)最精彩的一場戲,那必然是孟超與朱方正同歸於盡、沉入廢墟的那一場。在這一場戲裡,朱方正在等待聞曉雨拿U盤的五分鐘裡,用“窮小子”、“垃圾”、“小流氓”等字眼嘲諷了孟超一番,這不僅體現朱方正的小人作態,也通過這些具有文言、非主流氣息的罵人話語將他作為一個虛偽官員的迂腐和高傲體現得淋漓盡致,而在最後因為怕死而向孟超求饒時,他也稱自己是“窮小子”,諷刺意味十足。
此外,影片對於一些意象的運用也值得玩味。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魚”這一意象。在聞曉雨、孟超和藍莓蜷縮在破爛的房子裡時,他們對魚展開了一番探討,有死魚、活魚、吃的魚和困住的魚,每一種魚的狀態都代表著他們的現實困境。而這時鏡頭一轉,朱方正正在殺魚和切魚,他處理魚的姿態彷彿就是一個劊子手,這也暗示著他是作為邪惡勢力的一方。
最後我們迴歸到《斷·橋》的含義。斷橋表面上是指出了坍塌事故而斷裂的橋,其實還蘊藏著人性的斷裂、人與人之間信任的斷裂。養育了聞曉雨八年的朱方正卻是聞曉雨的殺父仇人,朱方正不惜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殺死聞曉雨;聞曉雨的父親曾救過朱方正的命,且和他是同窗,最後卻被朱方正與菊懷義聯手殺死。
而影片除了懸疑性不夠,還有著畫面色調過暗影響觀感的問題,讓許多觀眾都對其吐槽不已。
他是自己的殺父仇人,但同時他對自己也有著八年的養育之恩,被這一情感所裹挾,聞曉雨也很難做出抉擇。再者,在這樣一個充滿著不信任、人性斷裂的《斷·橋》世界裡,聞曉雨的存在也可以說是一道曙光,給了我們一絲光亮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