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虞世南,字伯施,生於南朝,長於唐朝,終於唐貞觀十二年(638年)。虞世南幼年喪父後,因博學聰敏受到陳文帝照拂,後在朝中任建安王法曹參軍。南朝陳滅亡後,當時還是晉王的隋煬帝楊廣得聞虞世南聲望顯赫,特派人召其入宮,並在登基後先任命虞世南為秘書郎,隨後升其至起居舍人。
因為受到隋煬帝的重用,虞世南在朝中十分顯貴,但他並未因此而減少對自身的約束,仍然過著清貧節儉的生活,性情也一如往常那般沉靜寡淡,恪盡職守,一日三省己身。而後,虞世南兩次易主,先經歷了江都之變,跟在宇文化及身邊,後又被竇建德所俘。雖然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是宇文化及和竇建德都對虞世南十分客氣,並授予他官職。竇建德被李世民所滅後,虞世南又被召入秦王府,任王府的參軍。
李世民登基成為唐太宗時,虞世南因年事已高,有意辭官歸老,唐太宗卻捨不得放他回去,留他在朝中繼續任職,這一留就又是十二年。期間,虞世南直言敢諫,唐太宗對他欣賞有加,並對他的勸諫極為重視。唐太宗曾感慨,如果所有的大臣都能像虞世南這樣懇切誠摯地與他討論政事,天下何愁無法治理。
虞世南一生飽受掌權者和帝王的重視,卻從未恃寵而驕,不可一世。他一生從儒學為規,修身力行,做人嚴謹,憂心天下,位高權重卻能保持心性的高潔,並對儒學的推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古人認為蟬生於夏而死於秋,期間一直居於樹上,風餐露宿,每日以露水為食,於是便用其形象比喻不食人間煙火的高潔品質。許多文人雅士也經常借蟬的形象來比喻自己,說明自己是具有高潔品質的人。在《蟬》中,虞世南用象徵著達官貴人的“垂緌”來代表蟬,用“清露”代表高潔的生活和志趣,並用一個“飲”字將兩個詞連在一起。簡單五個字,便塑造出了一個身份高貴又品性高潔的形象。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枝頭上的蟬用觸角吸吮著清澈的露水,那模樣看上去好像是官員們頭上垂下的帽纓。那清朗的蟬鳴聲飄得那麼遠,是因為它們居住在高高的樹上,而不是因為有秋風幫它們千里傳音。
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曾寫道:“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意思是高貴的君子,不需要有官員特意用優美的語言去讚頌他們,也不需要見風使舵地依傍權貴,借權貴的力量揚名於世,他們的品行照樣能夠被世人所知曉,他們的事蹟和品性也會聲名遠播。
名聲是靠人傳播出去的,品性則不是。一個人的品性是否高潔,並不取決於是否有刻意的渲染和宣傳。一個品性高潔、內心高尚的人,即使沒有人宣傳,也改變不了他高潔的事實。反之,一個人內心陰險狡詐,即使再多的人將他美化,為他宣傳,他也始終無法成為一個真正高尚的人。
喜歡很久以前讀到的兩句話:與人不求感德,無過便是德;處事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真正的君子從不需要刻意宣傳自己如何高尚、正直、誠實、無私,這些優秀的品質自他們小時便已生長在他們的骨子裡,然後通過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在不經意間便從他們身上散發出來。那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出的美,外人或許能夠模仿他們的動作、語言、語調、表情,卻一定模仿不出那種自然。
孔子說:君子不妄動,動必有道;君子不徒語,語必有理;君子不苟求,求必有義;君子不虛行,行必有正。即使身居高位,若是真的君子,也不會藉此機會大肆宣揚自己的品質如何高尚,自己做過多少可歌可泣,值得人們敬佩和崇拜的事情。在他們看來,這些品質與生俱來,並沒有什麼值得宣傳的;而他們做過的事情也不過是舉手之勞,並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
儒家有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意思是說君子會在自身處境困難時先守住自己的優良品質,在無力改變天下時先固守初心。待到功成名就、飛黃騰達之後,也要有關愛天下蒼生的濟世之心。
事實上,身為君子,身居高位時,只要保持平和、包容、仁義、謙遜的心態,堅持下去,自然就會有更多的人看到,也就會有更多的人將他們的事蹟傳播出去了。那些刻意宣傳、包裝自己的人,即使曾經是君子,一旦增添了虛榮之心,意欲通過宣傳名聲來求得更多的利,就少了謙遜之心,也就不再是君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