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人生,從我們來到這個世間便悄然開始。

小時候,在父母的教導和哺育下,我們健康的成長,慢慢地學會如何自理。

上學的時候,老師成為我們年少人生的導航者,經過十餘載寒窗苦讀,終於迎來人生第一次轉折點:高考。

大學是學校與社會的過渡階段,大學期間我們學會如何獨立學習、自立、生存,如何與人交際。

路漫漫其修遠兮,看似曲折而漫長的人生,轉瞬間,二十載宛如昨天,不知不覺間我們跨入職場,自力更生,經濟上,不再依附於父母的援助。思想上,我們有了更多自己的思考和方向。

我們逐漸懂得,人生之路,要自己去走。事要自己扛,苦要自己忍,福要多分享。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

古今之成大事者、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第一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昨夜無眠,一夜狂吼的西風使原本碧綠的樹葉凋落了。在朦朧的晨色中,出門看著這滿地的落葉,心中又多了幾分惆悵。登上高樓,看著這前方的路,似乎一眼便看到了盡頭。

職場混跡多年,原本的新鮮感早已褪去,往日對未知的探索動力早已隨著日復一日重複的工作變得不再那麼高昂,周圍的同事來來去去,去去來來,換了一波又一波。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代,似乎沒有同事間真正的友誼,每一個人都在做最好的演員,難得有知己一二。羞澀的工資條雖然可以支撐每個月的菜米油鹽醬醋茶,但也所剩無幾。看著城市中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和高不可攀的房價,從未覺得自己會是這城市中的一份子。這樣的生活,何時是個頭啊。這樣的生活,似乎永遠沒有盡頭。

年齡已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了,每年過年回家親朋好友絮絮唸叨的永遠都是這些渺無可能的空中美景。相親會場走了一場又一場,從新鮮人變成了那個最熟悉的陌生人,去與不去,也不再那麼重要。

那就這樣吧,此生依然如此,隨風去吧!

第二種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原來圓潤的啤酒肚通過不斷的鍛鍊,發現很有成效,6個月10公斤的減肥目標在一步一步的完成。運動帶來的好處是身體靈巧了不少,頭腦不再那麼混沌,思路更加清晰了。

早睡早起,似乎是個不錯的習慣,看著早晨第一縷Sunny,心中充滿的無比的希望,追著晨光跑步,早已形成了習慣。回想起因為跑步而認識的另一半,心中的美是那麼的透徹,純粹。

女兒出生的那一刻,體會到了人生幸福的滋味,激動的淚水讓七尺男兒柔情如水。

自從為自己制定了人生的目標後,一切都有了奮鬥的方向。想帶女兒去南極,要換一個大一點的房子,讓身體更加健康,樂觀積極的對待工作。他/她帶給自己的改變太大了,那一次的交流如同進入身體的一道光芒,吹散了往昔一切的惆悵和混沌。

思維的改變徹底的改變了一個人,雖然辛苦,但沒有怨言,痛並快樂著。

第三種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回首過去幾十年的光輝歲月,盡到了為人父母的責任,盡到了作為子女的孝道,問此心,無愧於人。當卸下肩上曾經引以為重的責任和義務,心裡面多了一絲空落。好像未曾問過自己,吾心終究的歸宿在何處,還要在這職場生涯中走下去嗎?未曾真正問過自己,是否該有一次人生的轉彎和選擇呢。內心似乎又一次被點燃了久違的激情。試探性的與家人交流後,感動的從頭到腳,家人的理解和百分的支援。

年少時對老師的敬慕原來早已註定了那顆初心,三尺講臺存日月,一支粉筆寫春秋。如願的進入母校甘做一支為新時代年輕人照亮前途的蠟燭。

闌珊的燈火處,她靜靜的坐著,雙眼凝視著前方的他,驀然回首,四目相對,微微相視而笑。溫暖如此,此生無憾!

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並不就是年歲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180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相聲《搭檔》常寶霆白全福唯一分開 與徒弟王佩元合作《挖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