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如此思路,又荒唐又離譜

視禮法規矩為無物,對利害關係、輕重緩急更無絲毫有效考量。

有意思的是此後探春和寶玉閒談,問及此事,寶玉卻一再遮掩、並不據實相告

探春第一次問“這幾天老爺可曾叫你”,寶玉的反應是笑,回答“沒有叫”。

這句也不能算寶玉說謊,因為的確不是老爺賈政發話,而是薛蟠冒充。

但探春顯然有所耳聞,她又追問“昨兒我恍惚聽見說老爺叫你出去的”。

話問到這個份上,寶玉大可以告訴探春真話。

而他卻堅持說“那想是別人聽錯了,並沒叫的”。

非常敷衍的虛假借口,以探春的耳聰目明、心思聰慧,當真會不明白嗎

首先,探春又為何偏偏要問

賈政招呼寶玉,十次裡有九次都是教訓,輕則訓話重則打罵。

天不怕地不怕的賈寶玉,最怕老爹。

探春是要及時掌握寶玉和賈政之間的互動關係,好為自己或者賈環爭取更多利益嗎?

當然不是,如果探春當真動了歪心思,便不會當面來問寶玉,反而會選擇旁敲側擊去打聽

探春之所以當面問,是要傳達她的關心

她實際上在問的,是你有沒有被老爺罵、有沒有被打、有沒有吃虧有沒有害怕。

寶玉不說實話的理由,也很簡單。

首先這件事情對薛蟠不利,其次對茗煙不利。

對薛蟠而言,可大可小

小到可以糊弄過去,人人都知道他是混賬又是糊塗蛋,不必計較。

大到可以上綱上線、認真責罰。

對茗煙也一樣。

,小到可以眨眨眼當成什麼都沒發生,將事情控制在少數幾個人知道的小小範圍之內,不擴大即可。

,則大到能夠以犯上、欺主等等嚴重罪名問處,可以輕易毀掉茗煙一生。

從根源上說茗煙是被迫的,至多屬於從犯,但眾人皆知如若東窗事發,薛蟠至多罰酒三杯、而茗煙很可能會背鍋。

寶玉不告訴探春,大概率是因為他不信任探春

若說是寶玉個性嚴謹、處事周密,所以咬死不告訴探春,那顯然不符合他的素日表現

歸根結底,他不覺得探春是可以分享涉及茗煙的重要生死秘密之人

趙姨娘固然是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亂的小人,但趙姨娘的親生女兒探春卻不是這般個性。

多年以來探春通過實際行動,向賈母、向王夫人,證明了自己是可以被信任的靠譜之人。

她也反覆向寶玉示好,真心誠意將寶玉當親人當好友當一路人。

寶玉卻似乎始終不那麼領情。

5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郭襄為何早早死去?楊過送她的第4份大禮可保她一命,她卻不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