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搭檔》一書由著名曲藝理論家、作家高玉琮先生主編,曲協主席姜昆擔任顧問並親自撰寫序言。書中詳細介紹了23對相聲名家搭檔的藝術經歷和成果。內容詳實生動,有很強的資料性和趣味性。

書中有關相聲搭檔的文章分別為演員本人或熟悉演員的業內專家執筆。本篇介紹常寶霆、白全福兩位大師的文章是由高瞻先生撰寫的。

(接上期)

常寶霆終於意識到當初父親的選擇是多麼的明智。其實任何一對相聲搭檔都需要經歷一段磨合的過程,“常白”也不例外二人的配合很快就變得十分默契,幾乎到了合二為一的程度。對於這兩個人來說,這場合作可謂雙贏。常寶霆與和他年齡相仿的大多數藝人相比是非常幸運的,因為他自打一說相聲起就從未撂過地。要知道,即便是藝術水平很高的前輩,如馬德祿、周德山、吉坪三等,也會時常撂地演出,否則就無法保證生活。白全福之前走過很多地方,進過園子,也撂過地。二人合作之後,對於常寶霆來說,白全福的捧哏非常適合他,哪怕是“小呲牙”的包袱,經過白全福的“墊磚”也能抖響;而對於白全福來說,不但再也不用撂地了,還能經常到中高檔園子演出。這對搭檔只用了半年多的時間就在相聲界奠定了地位。

兩個人剛結伴那陣,演出後吃個夜宵是常有的事。他們第一次一起吃夜宵是在一家小飯館吃的燒餅、爆肚,還喝了羊湯。結賬時兩個人因為搶著付飯錢還差點打起來。最後的“勝利者”是常寶霆,他的理由是兩個人的經濟條件比較起來,他的日子要好很多,父親建立的啟明茶社經營狀況非常好,大哥常寶堃、二哥常寶霖都是腕兒,收入也很不錯。可沒想到這在以後竟成了慣例,只要哥兒倆一起吃飯,十次裡得有九次是常寶霆結賬。白全福晚年曾對人說:“從那次吃爆肚開始,以後吃飯都是寶霆結賬。我呢,逢年過節的,買點什麼去看老爺子,算是還寶霆個人情。”1951年,“常白”一起加入天津紅風曲藝社。不久,二人又雙雙進入天津市曲藝團,成為該團的骨幹成員。就是在這個階段,“常白”步入了他們的“黃金時代”。其中,一個主要標誌就是高品質的新作品層出不窮,他們創作並表演了《聽廣播》《步步登高》《還鄉記》《水車問題》《畫雞》等二十多個新段子。尤其是《聽廣播》,他們在這段作品中嘗試著將道具和樂隊伴奏搬上相聲舞臺,這個大膽而有益的嘗試為日後相聲表演的多樣性開闢了道路。

在“常白”的合作歷史上,有兩次不得不說的短暫分離應該提一下。一次是在1950年,孫玉奎和侯寶林邀請他們參加北京相聲改進小組。得到邀請的都是顏有名望的藝人,如高德明、王鳳山、羅榮壽等。遺憾的是當時白全福因身體不適未能前往。相聲改進小組成立了,孫玉奎為首任組長,侯寶林、常寶霆為副組長。北京相聲改進小組為傳統相聲的改造和新相聲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大約一年之後,小組完成任務,“常白”又聚首了。

另一次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常白”二人鄭重其事地談了一次話。這次談話的原因是有“鼓曲聖手”之譽的曲藝作家朱學穎邀請常寶霆去天津肉聯廠參觀,回來後二人創作了相聲《挖寶》,而後王佩元與一名快板書演員表演了這段作品。當時電臺的有關領導聽了這段節目,覺得如果由常寶霆為王佩元捧哏效果會更好,於是曲藝團的領導就安排常寶霆與王佩元合作。這樣一來,合作了二十多年的老搭檔白全福就被冷落了,常寶霆認為這樣做很不合適,便跟白全福談了此事。白全福是個明事理的人,更明白這是相聲翻身的好機會。當時電臺已經很久不播相聲了,如果能播出這段《挖寶》,意義將十分巨大。結果王佩元、常寶霆合說的《挖寶》在電臺一經播出便大受歡迎,與馬季、唐傑忠合說的《友誼頌》起紅遍全國,總算是沒讓相聲斷根。

(常寶霆王佩元師徒同臺)

合作幾十年,常寶霆一直視白全福為親哥哥,兩個人每次去外地演出他都主動擔當起照顧哥哥的任務。一次筆者隨“常白”去保定演出,進了賓館,去了他們的房間,正看到常寶霆在給白全福拿拖鞋,然後又去燒水。之前也曾聽說過“常白”的許多故事,知道兩個人感情深,但這次親眼見到,還是令筆者十分感動。常寶霆有記筆記的習慣,筆記裡記錄了他對相聲藝術的認識,對具體段子的分析,對錶演實踐的總結,對相聲創作的體會等,還有一類內容,就是對白全福的評價。從筆記裡可以看出,在常寶霆眼裡,白全福的捧哏藝術和人品都幾近完美。他寫道:“父親幾次告訴我,一輩子也不要與白全福分手,這是個極其英明的決定。我也曾與別人搭檔過,遠遠不如與白全福搭檔那樣舒服…”這是他發自肺腑的話語。儘管二人平時也玩笑幾句,可是相互之間的交流甚至爭吵,都是使二人關係越來越牢固的黏合劑。“常白”自1945年開始搭檔,至1993年白全福逝世,合作了近四十八年之久,創下了當時相聲行搭檔時間最長的紀錄,實在是難能可貴。

(常寶霆白全福合作表演相聲)

作為相聲世家的成員,常寶霆上承父親常連安、兄長常寶堃之衣缽,啟“常氏”相聲之新風,與時俱進,創新演新,成為“常氏“相聲的挑樑扛鼎之人,這裡自然也有白全福的一份功勞。他們二人合作默契,互捧互逗,表演嫻熟,雅緻精巧,鬧而不喧,熱烈火爆,乾脆流暢,對“常氏”相聲的形成功不可沒。在相聲成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時,常寶霆成為代表性傳承人,這份榮譽的獲得同樣不可忽略白全福的作用。“常白”已經成為相聲搭檔的代名詞,在相聲史冊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筆。

(完)

777
最新評論
  • 1 #

    明揚先生接下了高先生的棒,進行曲藝相聲知識普及,功不可沒

  • 2 #

    以前讀過高玉瓊老先生的文章,很專業,很客觀。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平凡的世界》的愛情:貧窮的世界開出的浪漫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