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三國演義》作為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自然也是有很多人都看過,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劉備在介紹自己的時候,很喜歡加上一句:“吾乃玄德,中山靖王之後”。

那麼,作為一個皇室王族的後裔,劉備為什麼會淪落到賣草鞋的地步呢?這一切其實都要從這位中山靖王說起。

中山靖王劉勝是歷史上著名的昏庸王侯,生活奢靡,舉個例子來說,就是中國國家博物館裡的三件國寶級的古物——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還有最出名的金縷玉衣。

這三件東西其實都是劉勝生前派人打造的,而且這類精緻的物品,中山靖王陵墓中不僅僅是隻有這三件。同時,據文學記載,還有很多精緻華麗的物品,出現在他的生活裡。

當時其他的劉氏宗親都非常鄙視他,認為劉不適合作為藩臣,比如當時最出名的就是趙王劉彭祖罵他:

“中山王但奢淫,不佐天子拊循百姓,何以稱為藩臣?”

對於這個臭名,中山靖王劉勝卻滿不在乎,迴應道“做王爺就應該享受富貴的人生,至於那些繁瑣的政事就交給下屬去辦就好了。”

看到這裡,是不是很多人都認為劉勝只是一個單純的享樂王爺,只會吃喝玩樂,但到底是不是這樣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漢武帝劉徹為了抵抗匈奴已經精疲力盡了,發動過好幾次的大規模戰爭,後防肯定不穩,如果這個時候有藩王出來謀反,那麼漢朝可能會陷入比匈奴更可怕的災難之中,搞不好還會覆滅。所以漢武帝一直都很想解決這個藩王割據的問題。

在漢武帝之前,漢文帝時,賈誼曾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政治主張,漢景帝曾經採納過晁錯的《削藩策》。直接下詔奪回趙國,楚國等諸侯的封地,自然而然地就引起了其他諸侯王的恐慌。於是乎,引起了漢初暴亂——西漢七國之亂。

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會七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起兵叛亂。而晁錯對此變局,竟則拿不出任何有效方案,甚至向漢景帝建議御駕親征,而自己坐鎮長安。結果漢景帝聽信袁盎等的建議,將晁錯處死,希望平息叛亂,但是七國並不退兵,最終漢朝廷不得不出兵才平息叛亂。

這場暴亂結束之後,漢武帝推出了史上最強陽謀——推恩令。

關於推恩令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就是取消了之前只允許嫡長子繼承封地的政策,改為“諸子均分”,把諸侯的封地均分為每一個兒子,拆分為一個個更小的諸侯國,從而達到分化、弱化諸侯的小國,如此一來,各個藩王就沒有能力和中央抗衡了。

在這個政策的推行下,沒有人注意到那個被他們視為廢物的中山靖王劉勝,除了吃喝玩樂之外多了另一個愛好——生孩子。

而且劉勝之前在一次宴會上,居然侃侃而談,引薦典故,勸誡漢武帝不能過於重視大臣的謬言,反而不相信同血脈的血親啊。

這篇文章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聞樂對》,而漢武帝聽到之後也是不禁也留下了淚水,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個劉勝的城府,其實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這麼淺顯。

到了後期,劉勝靠著自己早期留下來的花花公子的印象,和當初的蕭何一樣的做法。在晚年逐漸沉迷於酒池肉林,在皇帝面前表現出對權利的淡漠和不屑,這才能留下一條性命。

為何劉勝會生120多個孩子,其實就是為了配合漢武帝的一切想法,從而達到保全自己的目的。

參考資料:《漢書》

8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三星堆所出土的象牙和青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