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中,在賈府眾多的男性之中,賈芸這一個角色,算得上是其中的優秀子弟。他雖然出身貧寒之家,同母親二人相依為命,即便有開著香料鋪子“卜世仁”這樣的舅舅,卻得不到任何的資助,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卻靠著自己的高情商以及紮實的人品,贏得了事業、愛情雙豐收。
根據脂硯齋的批語,在賈府後期,當鳳姐、寶玉等人落難獄神廟之時,賈芸與小紅這一對夫妻,還多次接濟他們。
只是,這樣一個優秀、有上進心的賈芸,卻有著一個讓人難以理解的舉動,那就是他對寶玉截然不同的稱呼。
一、賈芸對寶玉截然不同的稱呼。
《紅樓夢》第二十四回,前一秒寶黛二人還在花冢共看《西廂記》,後一秒便被襲人告知,因為大老爺身體不適,所以賈母特意讓他過去代為關心。
而就在寶玉出門之時,正好遇見了賈璉與賈芸。於是,便有了寶玉與賈芸這樣的對話。
閱讀《紅樓夢》,對於初讀者而言,其實最繁瑣又難以理解的,莫過於其中的人物關係。比如賈府,在我們大多數朋友的心中,對賈府這個詞的概念,僅僅停留在榮國府與寧國府。
只是,若我們細心一點,卻能發現,偌大的賈府,並非“寧榮二府”,正如門子對賈雨村所展示的護官符一樣,自寧榮二公開始,賈府共有二十房,其中在京八房,其餘在金陵原籍。
而賈芸,便是在家族之一排行第五的旁系子弟。正如賈璉對寶玉所介紹的,他是西廊上居住的五嫂子的兒子芸兒。
賈芸與母親二人相依為命,十七八歲的賈他,沒有一份可觀的收益。如今,正好趕上元春省親,賈府為了迎接元春省親修建大觀園,因此衍生了許多新的職位。
賈芸找賈璉的目的,正是為了謀求一份差事。因為璉二爺,是在榮國府代理管家中的一員。
他與賈寶玉的相見,是一場巧合。
面對這個生面孔又長相清秀的家族子弟,寶玉也忍不住聊侃了幾句。還打趣的說道,這個模樣,倒像是他的兒子。
從年齡上來看,十二三歲的寶玉,比賈芸要小几歲,但從輩分上而言,他又比賈芸高出一輩,是他的叔叔。
只是,如此孩童模樣的寶玉,同賈芸又並無幾次會面,這突然的玩笑。顯然對賈芸是一種突兀的考驗。
若是正常人,只怕即便不生氣,也不會流露出和顏悅色。但賈芸面對這一幕,卻顯示出了高情商。
寶玉笑道:“你到比先越發出挑了,到像我的兒子。”
賈璉笑道:“好不害臊!人家比你大四五歲呢,就替你作兒子了?” 寶玉笑道:“你今年十幾歲了?”賈芸道:“十八歲。”
原來這賈芸最伶俐乖覺,聽寶玉這樣說,便笑道:“俗語說的,‘搖車裡的爺爺,拄拐的孫孫’。雖然歲數大,山高高不過太陽。只從我父親沒了,這幾年也無人照管教導。如若寶叔不嫌侄兒蠢笨,認作兒子,就是我的造化了。”
一番話說下來,合了寶玉的胃口,因此還囑咐他有空來大觀園玩。
在《紅樓夢》第三十七回,探春組織海棠詩社的時候,他對寶玉的稱呼,上升成了官方的書面語。
賈政點了學差離開賈府後,探春心血來潮,在大觀園組織詩社活動。賈寶玉看到她所寫的信箋後,歡喜不已,忙著趕著赴約商量組織詩社一事,卻在路上,得知了賈芸孝敬他的消息,並特意寫下來一封信。
不肖男芸恭請
父親大人萬福金安。男思自蒙天恩,認於膝下,日夜思一孝順,竟無可孝順之處。前因買辦花草,上託大人金福,竟認得許多花兒匠,並認得許多名園。前因忽見有白海棠一種,不可多得。故變盡方法,只弄得兩盆。大人若視男是親男一般,便留下賞玩。因天氣暑熱,恐園中姑娘們不便,故不敢面見。奉書恭啟,並叩臺安。男芸跪書。
可見,在這個時候,賈芸對寶玉的稱呼,還是“父親”二字,並且,他對這個“父親”,還挺有孝心。
只是,在《紅樓夢》後四十回中,賈芸對寶玉的稱呼,卻由“父親”轉變成了“寶叔”,並且,一向正直的他,卻成了人品低下的丑角。
對怡紅院眾丫鬟的垂涎,參與賈環、王仁賣巧姐,這一件件,都讓我們對前八十回中的賈芸,這個人物形象,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但究竟是什麼?導致賈芸對寶玉的稱呼發生改變呢?
二、後四十回賈芸人物性格轉變的原因。
現存的《紅樓夢》,由前八十回原著加後四十回續書組成。目前,被多數人接納的說法是,《紅樓夢》後四十回,由高鶚續寫。
相傳,高鶚同一位書商,為了推銷《紅樓夢》這部小說,對這部殘本做了續寫,他們根據時代的特色、根據對前八十回的理解,編寫了後四十回。
或許,從這些我們可以推測出,在高鶚續寫的後四十回中,賈芸對寶玉稱呼為何會改變了?
究其原因,大致可以歸納成這兩點。
1、傳統封建思想的影響。
在封建社會,有一套深入人心的世俗禮儀。尤其對於男性而言,傲骨和正直是分不開的組合體。
而從這一點出發,我們再來看一看前八十回的賈芸,便能發現,在他的身上,確實具有“非正人君子”的行為。
比如,通過一塊手帕他與小紅的私相傳遞;比如,為了給鳳姐送禮,不惜接納了收高利貸的倪二所“接濟”的十多兩銀子;這些種種,至少在當時的封建社會,是人品低下的表現。
2、不同作者的不同人生經歷。
《紅樓夢》前八十回,無論從思想的深度和寫作的手法來看,相比《紅樓夢》後四十回,似乎都不在同一高度上。
對《紅樓夢》前八十回,我們可以公正地給出這樣的評價:十年辛苦不尋常,字字看來皆是血。
通過《紅樓夢》前八十回的描述,我們可以體會出,創作這部小說的,是一個經歷過人生從富裕到貧困,遭受大起大落突變的苦行僧。
儘管,原文也描述了不少的歡聲笑語,但這樣歡聲笑語的背後,卻始終瀰漫著猶如魯迅對此的評價:悲涼之霧,遍被華林!
而《紅樓夢》後四十回的續寫者呢?他們具有這樣的人生閱歷嗎?並不具有。相反,作為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商人,他們對《紅樓夢》進行修補,更多的動機,是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時代的主旋律,以及當時的政治需要。
因此,對賈芸這個一貫不走尋常路的小人物,他們在續寫的過程中,將他描述成了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偽君子。
對寶玉態度的轉變,在賈府衰敗之時所表現的態度,都驗證了這一點。
小結:
正如在《紅樓夢》前八十回中,我們通過前五回的內容,早已預示到了賈府最終的結局,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
以賈府為首的“賈史王薛”四大家族,最終都相繼被抄家,結局淒涼;然而,在續寫中,榮國府卻因為聖上的浩大延續了世澤,這同前八十回的立意,顯然是有駁的。
在前八十回中,作者刻畫的賈芸,是一個具有高情商、為生活又不得不使盡渾身解數的人;作為賈府的旁系子弟,作為貧窮的弱勢群體,為了生計和出路,他唯有拋下“尊嚴”,在眾人面前低頭哈腰,百般諂媚。
但是,在他的骨子裡,卻有著一份難得的正義和做人的底線。如果說,他與寶玉的相遇,面對賈寶玉第一次的調侃,顯示出來的是他的高情商,是他為了謀求差事而做出的妥協;那麼,在探春組織詩社這一幕中,他贈送給賈寶玉的兩盆海棠花,卻顯然是沒有功利性的孝心體現。
在《紅樓夢》第五回中,作者特意在寧國府的書房之中,描寫到了一副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或許,對於這一句對聯的真正含義,唯有我們讀懂了賈芸對寶玉的稱呼,才能真正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