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年,郭子儀與姬妾你儂我儂。不料,侍衛呈報:“門外一個奇醜無比的男子要見您···”郭子儀頓覺不妙——盧杞雖然官爵在自己之下,但郭子儀還是喝退妻妾:“你們躲到後面,萬萬不要畜生···”緊接著,郭子儀備下了一桌佳餚,特意招待醜男盧杞。
為何居功至偉的郭子儀支開妻妾,並且忌憚位爵在他之下的醜男盧杞呢?
郭子儀對大唐來說,就像危難時刻的定海神針。在權力的博弈中,大唐武將或者被宦官陷害,或者被冤殺,以至於朝堂出現了無將可用的尷尬局面。也就在安祿山的造反和稱帝中,郭子儀和李泌互為依託,將大唐從危勢之中拖了出來。
郭子儀歷玄宗、肅宗、代宗和德宗四位皇帝,堪稱大唐章頁武將界的不倒翁,並且不被皇帝猜忌。在疆場上,郭子儀謀略過人,屬於力挽狂瀾的常勝將軍;而在人情世故上,郭子儀堪稱人生榜樣。南懷瑾先生評價郭子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779年,發生在郭子儀府上這件事,足以說明郭子儀的智商、情商雙高。彼時,下人說有一個長相醜陋的男子要求見郭子儀,郭子儀聽聞便知道是盧杞。郭子儀趕緊推開身邊的妻妾,並且放下酒杯說:“你們躲在後堂,千萬不要出來。”
郭子儀和盧杞暢聊了很久,且對他各種盛待。等到醜男盧杞走後,郭子儀才叫妻妾從後堂出來。家眷疑惑不解地問:“平日裡來客人我們都不用迴避,為什麼偏偏對一個地位、聲望都不如你的人反而害怕呢?”不料,郭子儀說出了一番令家眷們信服的話。
郭子儀說:“盧杞是一個很有才幹,但是心胸極度狹隘的人,長相不好看,有仇必報,他的半邊臉是青的,看上去就像廟裡的魔鬼一樣。女人們喜歡笑,如果讓你們看見盧杞,說不定會開懷大笑到無所顧忌···而盧杞一定會銘記在心,萬一哪天他得勢了,那麼我的後代子孫,包括你們在內的家眷都會性命不保”。
現實裡,很多人會覺得郭子儀太過謹小慎微、杞人憂天,也有一部分人在得勢後耀武揚威,惺惺作態。寧願得罪君子,也不要惹到小人。君子如明搶,小人似暗箭;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郭子儀的考慮非常深遠。
後來,盧杞一路平步青雲,順利晉級宰相。凡是過去看他不順眼,或者他看到不順眼的人,一律被殺身抄家,只有對郭子儀全家沒有下毒手,雖然犯了一些不合法的事,但還是曲予保全。他認為郭子儀非常重視他,頗有知恩圖報之感。
郭子儀的為人智慧,也是非常值得學習的。他給我們的現實指導是,當我們春風得意時,切忌不要飄飄然,越是位高權重越要懂得禮賢下士,善待身邊人。
尤其不要得罪小人,小人一旦反噬,其中傷力度遠比君子更甚!
晚年時,郭子儀常被懷疑,所以他每日大開府門,宴飲賓客,以此來打消當權者的疑惑;另一方面,郭子儀主動向皇帝索要美女,以此來汙化自己。
就個人修養而言,郭子儀不盈不滿,來而不拒,去而不留,除故納新。這樣的理念,正是他和光同塵、看似品性渾濁,但其實這正是處世智慧。
郭子儀的一生,真正做到了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妒。郭子儀年八十五而終,他所提拔的部下中,六十多人後來晉級將相。
郭子儀的成功,當今相聲界的郭德綱可謂非常膜拜——郭德綱和後妻生的孩子,起名郭汾陽。郭子儀別名郭汾陽。
郭德綱喜歡歷史,熟讀中國古代史,與其說他是對兒子的希冀,不如說是自己膜拜和傾慕郭子儀!
-end-
《隱入塵煙》心痛處,馬有鐵習慣了溫暖,桂英去世掐滅幸福微光
窮人的孩子為何更爭氣?曾仕強《易經》:潛能於絕境中容易激發
人類起源於非洲大陸,從非洲向歐亞擴散,白令海峽還是陸橋
曾仕強《易經》之“德本財末”:修德為第一要義,財方能得之
賈平凹低谷寫《廢都》,與原配離婚之後,不料再遇到靈魂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