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西遊記》的大家,對如來佛祖想必不會陌生。
“你如果真的有本事,就翻筋斗翻出我的手掌。要是成功了,就把玉皇大帝的天宮讓給你住;要是輸了,就繼續回花果山做你的美猴王。”
這個膾炙人口的故事,也正是如來佛祖的第一次出場。
影視作品中,如來佛祖剛一亮相,寶相莊嚴、慈眉善目。
不過再一看,難免會對如來佛祖的“髮型”疑惑,和尚不應該都是剃度加戒疤的經典造型嗎?
如來佛祖作為“最高領導”,為什麼梳了個“髮髻”呢?
而且,不管是影視形象,還是查閱畫像、雕塑,不少佛陀竟然都是類似的“髮型”。
其實這個高高隆起、形似髮髻的凸起,並不是真的髮髻,而叫作“肉髻”,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中的最後一相。
它的梵文名稱叫作“烏瑟膩沙”,還有別名叫作“無見頂相”、“頂肉髻相”等。
由於骨肉變化,皮膚隆起成類似髮髻的樣子,所以叫做“肉髻”。
在大般若經三百八十一中,就對肉髻有這樣的描述:“世尊頂上烏瑟膩沙,高顯周圓,猶如天蓋,是三十二。”
意思就是說,釋迦牟尼佛的肉髻非常突出,正是第三十二相的特徵。
肉髻不但代表了佛陀的身份,也代表了業因、能力與智慧,是極為尊貴之相。普通和尚,乃至一些大羅漢或菩薩,都是沒有這個特徵的。
在《西遊記》中,擁有肉髻的不過如來佛祖,和他的“老領導”燃燈古佛兩位而已。
肉髻還被叫作“無見頂相”。關於這個別稱,《楞嚴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有一位菩薩,能看見佛的全身,卻唯獨頭頂被肉髻擋住了。
這位菩薩非常好奇,就施展神通飛到高處,想看一看佛頂是什麼樣子的。
沒想到,菩薩從空中一瞧,佛頂的肉髻放出萬丈光芒,什麼也看不見。
於是,“無見頂相”這個名字就是這樣來的。
“髮髻”的問題解決了,那如來佛祖滿頭“小包”一樣的頭髮,又是怎麼回事呢?這還要說回到南朝時期了。
當時的中國與南海各國交好,梁武帝派遣使臣去扶南,也就是今天的高棉迎請佛法,並且改造了阿育王寺塔。
《梁書》中記載,工匠們翻修時,在舊塔下發現了舍利和佛陀的頭髮。眾僧人見了,紛紛伸手去觸碰,結果“隨手長短,放之則旋屈為蠡形。”
蠡形,也就是“小包”一樣的貝殼狀。在《佛三昧經》中,也出現了“以尺量發……放己右旋,還成蠡文”這樣的描述。
後來梁簡文帝撰寫的《梁安寺釋迦文佛像銘》中這樣說:“皆規面象,敬摸螺發。”原來這種髮型的名字,正是——螺發。
螺發是南朝佛教徒們最認可的佛像髮式之一。當時與南海各國的航海交通,也使這樣的形象直接影響了長江以南地區。
比如成都萬佛寺,和後來出土的南朝石佛像中,擁有螺發的佛像佔了相當大的一部分。
要修成肉髻相,自然也要修因果,而這一相的因,就是“頭頂禮拜一切聖賢、師長、父母,尊重讚歎,恭敬供養”。
所以不但要尊重所禮拜之人,還要孝順地供養。
雖不是人人都修佛法,但因果相生,善惡有報。只有做到愛人愛己,才能真正無愧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