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了解“背水一戰”這個成語,它的典故,來自於西漢時候司馬遷的《史記.淮陰侯列傳》,講的是韓信用兵打仗的故事。
1、韓信以幾萬軍隊對抗20萬
相傳在楚漢相爭的時候,名將韓信率領數萬軍馬,和趙國作戰,趙國實力強大,佈置了將近20萬大軍迎敵,以壓倒性的人數優勢來攻打韓信。
要明著去打,肯定打不過,因為一對一硬拼的話,無論如何也消耗不起,於是,韓信就開始動腦筋。
他派了2000名輕騎兵,趁著夜色,跑到後方陣地,每個人手裡拿著一面小小的紅旗,火速地趕到趙軍營地附近,隱藏起來。
等到第二天天亮,韓信才率領其他兵馬,到河邊列陣。
2、笨拙的列陣被趙國藐視
他列出來的陣勢,讓趙國軍隊笑掉了大牙。
趙軍主帥認為,這是在背對著河流佈陣,犯了兵家大忌,一旦敗退,根本就沒有地方逃,無異於把自己的退路都給斷掉了。
他們笑了,覺得這是一個無能的將領在領軍,失敗是必然的,他們摩拳擦掌,都想賺這個便宜。
一個個爭相要做先鋒,想要衝到最前面,攻打韓信的軍隊。
隊伍內部瀰漫著一種盲目樂觀的心態,認為此戰輕輕鬆鬆就能贏。
3、絕地反擊和奇兵突襲並用,大獲全勝
可是他們哪裡知道,這是韓信在用計?
韓信故意派一萬軍隊列陣在河邊,敵人蜂擁而來,這一萬人覺得無處可退,除了奮勇攻擊外,沒有其他念頭,唯有用盡全力,以一當十,拼命衝擊。
趙軍抵擋不住,準備掉頭退卻,可是,這時才發現,自己的大本營已經被攻下了。
原來,韓信把這一隊士兵列在河邊,是要逼其死戰,用最大的力量,去抵抗趙軍的衝擊,吸引住所有主力的注意。
而後面的2000名輕騎兵,則輕輕鬆鬆地把對方的大本營給佔領了,並在上面插滿了紅旗。
趙軍因為輕敵,最終20萬人打不過幾萬軍隊。
4、背水一戰,以少勝多,給後人以啟發
“背水一戰”這個故事,是一個典型的以少勝多的案例,非常經典。
它給我們一點啟發,在生活也好,事業也好,有時候我們感到瀕臨絕路,沒有任何的退路時,做事反而能夠拼盡全力,乾脆利落,成敗在此一舉。
反而能沒有太多的束縛,把自己所有的思想包袱都丟開。
正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富貴險中求,不利的境地,有時反而能夠產生有利的機遇。
所以,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不要氣餒,也許在我們的堅持下,不斷與困難作抵抗,能夠順利得到改善。
結束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背水一戰”的典故,讓人思維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