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剛
絕筆可以看作是作者向世界最後一次吐露自己的心聲,通常是指一個人死前創作的最後一首詩文或者一幅書畫作品,因為他的創作中止,絕筆就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歷史上,一些不怎麼出名的文人騷客因為絕筆足夠優秀,同樣會在文學史佔得一席之地。若是作者本身就非常有名,他跟絕筆就能達到交相輝映的效果,被世代傳為美談。
以下7位大詩人的絕筆詩,可以說跟作者相得益彰,讓後人更加深刻地記住了作者的個性氣質、思想情感、人格理想,乃至人生境界。
讓我們一起去欣賞它們。
一,屈原——《懷沙》,夢想破滅後的絕唱。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傷懷永哀兮,汩徂南土。
眴兮杳杳,孔靜幽默。
鬱結紆軫兮,離愍而長鞠。
撫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方以為圜兮,常度未替。(節選)
屈原(前340——前278年)出生在楚國貴族,貴族自小要學習“六藝”,以便將來完成“尊王攘夷,忠君保民”的使命。
然而,此時的秦國太強大了,即使六國合縱抗秦,也因為種種原因以失敗告終。
公元前278年盛夏,勢如破竹的秦軍攻破了楚國都城郢都(今湖北荊州市荊州區),屈原看到報國無望、夢想破滅後,寫完《懷沙》,縱身跳進了汨羅江。
相傳,屈原殉國的這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於是,後人便以端午節來紀念他。
《懷沙》是一首“騷體詩”,詩句凝練簡潔,鏗鏘有力,抒發了他對自己遭遇不幸的哀嘆,對楚國老百姓的同情,以及報國無望的憋屈,希望用自己的身死來鼓舞民心,激勵君主。
二,陶淵明——《擬輓歌辭三首·其一》,看透生死後的豁達。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
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
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
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
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陶淵明(365年——427年)是“文人風骨”非常突出的大詩人,也是一位智者,可以積極入世,也可以淡泊名利,歸隱田園,做一位自由自在的閒人。骨氣和淡然,是他身上最鮮明的標籤。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發生後,陶淵明正式開啟隱逸生活,那一年他40歲。
在歸隱後期,他預感到自己時日不多,就寫了一組詩《擬輓歌辭三首》,表達了自己對生死的看法,虛構了自己死後的場景,同時安慰親朋好友不要為他的死而悲傷。
《擬輓歌辭三首其一》首句就說: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是陶淵明一貫的風格,他早已把生死看透了,心裡是那樣豁達和淡然。
三,李白——《臨終歌》,壯志未酬後的悵然。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左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李白(701年——762年)是詩中之仙和酒中之仙,也是俠客和志士,他平生最大的理想就是進入仕途,實現“濟蒼生、安黎元”的偉大抱負。
然而,他出生在商賈之家,仕途之路因為出身問題幾乎被堵死了。他雖然天性率真樂觀,但內心深處的無奈和痛楚卻伴隨了一生,他只有通過詩和酒來解悶。
《臨終歌》寫於公元762年11月,是李白臨死前不到一個月寫成的,可以看作是他給自己寫的墓誌銘。他對自己的一生做了自嘲和總結,流露出壯志未酬後的深深悵然,只能帶著自責離開人世。
李白一生揮金如土,晚年陷入窮困潦倒之中,不得不南下金陵投靠族叔、著名書法家李陽冰,請求他幫助自己整理和出版詩稿,這首詩是在途中所作。
在詩中,李白藉助大鵬表達了自己最後一絲壯志豪情,但他無能為力,預感到自己不久後要離去,心裡五味雜陳,就作了此詩。
四,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彌留之際也不忘憂國憂民。
軒轅休制律,虞舜罷彈琴。
尚錯雄鳴管,猶傷半死心。
聖賢名古邈,羈旅病年侵。
舟泊常依震,湖平早見參。(節選)
杜甫(712年——770年)之所以被稱作“詩聖”,源於他有一顆聖人的心,身上具有強烈的博愛情懷和悲憫意識,哪怕自己顛沛流離,吃不飽穿不暖,也不忘憂國憂民。
此詩是一首五言長律,寫於770年冬天,杜甫帶著一家八口人乘船準備從潭州(今湖南長沙)去岳陽,途中病重百感交集,寫完這首詩不久,他就病逝在船上。
這首詩層層遞進,境界一步步升高。杜甫先敘述了自己的病情,回顧了自己半輩子流離失所的悲苦生活,然後哀嘆家人命運和國家命運的不幸,最後向親友交代了後事,還把深沉的家國情懷融入其中,讓人們看到了他偉大的人格力量。
五,王維——《積雨輞川莊作》,“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典範。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王維(701年——761年)是在761年春天請求辭官,並正式隱居到陝西藍田輞川的,同年7月安然離世。這首詩是他在隱居輞川最後一個夏季所作。
此時的王維清心寡慾,篤信佛教,心中早已沒有紅塵,眼裡全是大自然。
這首詩描繪了夏天連日的大雨停後,關中平原上出現一片美麗而繁忙的景象。既有優美恬靜的田園風光,透露出濃郁的生活氣息,又有清幽淡然、超凡脫俗的禪意生活。全詩如同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畫,展現了王維一貫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格調。
六,蘇軾——《自題金山畫像》,未竟之志無法實現,心有不甘。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1037年——1101年)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藝術全才,在詩詞、文、書畫等領域都有很高的成就,而且也是身兼家國情懷的士大夫,一生都在為實現“修齊治平”的偉大理想而奮鬥。
但他一生很不幸地數次被貶,仕途之路總是磕磕絆絆,不論遭遇多少不公和不幸,他身上的忠義精神和樂觀心態從沒有丟失過。
1101年3月,蘇軾開啟了人生最後一段遊歷,由虔州(今江西贛州)出發,一路沿著南昌、當塗、金陵,於5月到達了真州(今江蘇儀徵),6月,他又打算經過潤州到達常州,完成此次旅行。《自題金山畫像》是他在真州金山龍游寺遊玩時所作。
此詩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老態龍鍾的狀態,也總結了自己的一生,情感深沉而複雜。詩中瀰漫著一股心如死灰的氣息,這跟平常他的樂觀、豁達、豪爽的個性很不相符。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蘇軾預感到自己快走到生命盡頭了,無法再給國家和百姓樹功立業了。
七,陸游——《示兒》,以遺囑的方式,發出最後的抗戰口號。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進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1125年——1210年)是歷史上有名的愛國詩人,也是非常高產的詩人,傳世作品有9000多首。他的詩歌飽含深沉的愛國熱情,既有李白的奔放雄奇,也有杜甫的悲涼沉鬱,成就很高,對後世影響很大。
《示兒》寫於1210年元月,此時的陸游病重臥床不起,他感到自己很可能挺不過去,某天,他把6個兒子叫到床前,寫下了這首詩。
陸游生活的時代,軟弱的南宋被金國侵佔了大片領土,他一直主張積極抗金,收復被掠奪的河山。平生最大的理想,就是在生前看到大宋能收復中原。
到彌留之際,陸游也沒有忘記這個理想,他堅信理想一定能實現,但他感到自己活不久了,只希望兒子們在他墳前能告訴他這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