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我的詞彙中,我覺得勇敢是一個最高級的詞彙。因為我自己不夠勇敢,在人類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
2. 如果你的眼目永遠只關注地下,你永遠不知道向上看有多麼的快樂。
3. 蘇格拉底說過:“對於你懂的東西,你才會真正地認同。對於你不懂的東西,你不可能真正地認同。”
4. 而什麼是“懂的”東西呢?就是如康德所說的:“人類的原初設計”。當一些理論迎合了這些原初設計,老百姓會覺得你說出了我想說的但是說不出的話。所以,我們要追求真,我們要追求善,我們要追求美。
5. 你這一生到底想幹嘛,你怎樣活著才是有意義的,會感到迷茫。人只能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你要接受這個事實,並且以樂觀的心去應對這一切。
6. 許知遠問:“當你憤恨自己不夠勇敢的時候,你會怎麼辦呢?”羅翔答:“憤恨沒有用。當命運之神把你推向勇敢的那一刻,就希望自己能夠想自己想象中的那麼勇敢。”
7. 我沒有看到任何一個完人,我看到的都是有缺點的人,我要求的是一個努力告別昨天的人,只要他努力的告別昨天,他就可以從這種泥潭中重新爬起來。
8. 人為什麼會追求美?因為還有美更上面的東西。對好的東西,人都想自我保留,但當你發現了最美的東西,你絕對不會自我保留,你會覺得這太美了,你一定會想分享出去。你就會發現,這個美一定不是你培育的,只是你洞悉了美的驚鴻一刻。那在美之上,一定還有一個更偉大的存在,就是永恆的公平和正義。
9. 我認為理念意義上的烏托邦是有意義的。但是現實中的烏托邦是不可能的。我們畫不出那個完美的圓,我們無法追求到絕對的美,但是,我們不能推倒出這個世界沒有美,這個世界一切都沒有意義,人類的存在是沒有意義的,人類追求美德是沒有意義的。
10. 在我們這個時代,大部分的人會覺得煩躁、覺得焦慮,你只要深夜深處去反省一下你的內心,你會發現你的內心不斷的逼問你,你這一生到底想幹嘛,你怎樣活著才是有意義。當這個聲音不斷的逼問你的時候,你會感到空虛會感到迷茫,你始終是在焦慮迷茫空虛中週而復始,那大部分的人就會選擇閱讀。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與你的苦難和解,你先可以讀一讀書,它會給你打上一針強心針,在你挫折的時候在你低迷的時候,能夠給我們提供一種真正的人生勇氣,去面對人生的大風大浪。
11. 為什麼人們習慣標語化的思維,因為世界太複雜了。當我理解不了那麼複雜的世界,我就選擇一種簡單化的世界,但是複雜一定是存在的。
12. 短暫的快樂會帶來無窮無盡的痛苦,是為了對抗空虛尋找快樂。所以人們可以自由選擇,也可以自由的不去選,你可以自由的去愛,也可以自由的不去愛,但是你要勇敢的承受這種行為後果。所有的快樂都意味著艱辛的努力,快樂只是責任的副產品,脫離責任去追求快樂最後得到的一定是痛苦。
13. 泛道德化是在摧毀道德,但這下面的邏輯鏈條是什麼呢?因為我們必須認同道德是自律而不是他律。比如說有一種道德主義叫作“道德完美主義”,就是你得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如果道德不高尚,那麼強行讓你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我之所以讓你道德高尚不是懲罰你,而且基於愛你。因為我想讓你變得更好嘛!但是,人是很難達到這樣的道德高度的,這樣子的一種規則,很容易導致虛偽。道德是要求自己的,而不是要求他人的。
14. 民眾很多時候希望撇開程序,去追求他心目中的一種正義,而這種正義反而會導致一種非正義。比如:行俠仗義往往會導致冤冤相報,會釀成最大的災禍。法律在很多時候就是為了追求秩序,我們就會認為只有在程序中我們才能達到一種可見的正義,一種人們可能接受的有瑕疵的正義。
15. 很多“高傲”的觀點跟老百姓的基本的內心常識相牴觸的時候,在技術主義在邏輯論證上是沒有問題的,但其實是牴觸人內心的良知的。這種思想變化的發生是基於人生的經歷。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人承認自己是有限的,於是承認你的邏輯是有限的,承認你的理性是有限的,承認你的閱讀是有限的,承認你整個人就是在一種偏見之中。人這一生就是走出偏見。
16. 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在於無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那個鴻溝。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這個很對,但是,“我思故我在”會經常讓我們沉浸於一種幻想之中,就是我們只要思考到了,我們就能做到。但其實不是這樣。
17. 你思想過深刻的東西,你說過深刻的東西,你感動過深刻的東西,你為你自己所說的感動了,你就真的覺得自己做到了。很多時候,這是一種自欺。
18. 虛榮會給人帶來痛苦,而且虛榮也不真實。雖然虛榮會有短暫的快樂。
19. 你能真正影響的人,一定是你願意在ta身上投入大量的時間,跟你有真正的接觸。
20. 因為人要接受事與願違啊。我們太有限了,我們只能做我們覺得對的事情,然後,接受它的事與願違。
21. 我們不可能追求到絕對善,但是我們也不能因為絕對善追求不到而退向相對主義。我們依然是一種現實主義的有瑕疵的善。至少我現在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至於這種意義最後是不是會導致意義的消解,是不是會導致意義的降低,我真的是不知道。否則如果你始終是覺得你做的這個事情太有意義了,你一定要努力做下去。
22. 蘇格拉底:“承認自己的無知。”
23. 我們登上並非我們所選擇的舞臺,演出並非我們選擇的劇本。我們自己一生中能夠決定的東西很少,可能只有百分之五的劇本,百分之九十五的東西是我們決定不了的。我們決定不了我們的出身,決定不了我們的智商,更決定不了我們一生中的貴人相助。很多時候我們經常會羨慕別人劇本,但是沒有誰的劇本值得羨慕,很多人的劇本就是專門演給別人看的。而你要做的就是演好屬於自己的劇本。如果你不幸遇到了某些挫折,你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棄演,一種是把既定的劇本演好,即使過程會痛苦,但一定很獨特並很精彩。
24. 有的時候回憶並不是令人愉快的一些事情,確實非常的感恩有很多事情不斷的提醒你,人應該謙虛,人應該謙卑。若非命運的庇護,你早就沒了。你所有的夢想你所有對人生遠大的一些規劃,都是煙消雲散,都只是一個笑話而已。
25. 經常會有人問我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一切可以重來你會如何選擇之類的問題。那既然已經做了選擇或者說你已經為命運所選擇,你就應該接受這份選擇所應該有的意義,並且承受它的後果。
26. 相對主義的警覺?因為我發現人類中存在很多概念具有相似性,但這些相似性的概念中間一定是有一些細微的區別。
27. 大學的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讓我們走出固有的洞穴,去追求光明。很多同學進入大學就會感到很不舒服,就會發現大學所教的東西讓我很不很不舒服,似乎顛覆了我那種熟悉的感覺,而這恰恰就是教育。教育的本質就是讓你不舒服,如果教育的本質叫你舒服,那就不叫教育,因為教育的一個重要功能,是你讓意識到我們都是在偏見的洞穴中,我們要回頭去看,當我們回頭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我們所不熟悉的一切,是讓我們感到恐懼的一切,是讓我們感到難以接受的一切,是讓我們懷疑我們是不是白活了。人是不願意走出自己的舒適區的。
28.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想我都可以改變世界,後來當我年紀慢慢的漸長,我覺得改變世界可能很難。但是也許我能改變我的國家,進入花甲之年或者年紀越來越大,我發現其實改變國家也太難了。也許我可以改變我的家庭,而當我行將就木,我才發現我想如果我從一開始只想著改變自己,那也許能夠慢慢的改變我,進而改變我的家庭,那靠著我家人的幫助,說不定有一天我能改變國家,甚至說不定有一天我能影響這個世界。很多時候環境我們很難改變,我們只能改變我們自己,所以人最重要需要去比的是什麼,不是和別人是和自己比。
29. 說實話人也不需要跟別人去比,雖然你這一生都在跟別人比。人最需要的是跟自己比,是不是今天比昨天更好,是不是今天比昨天更朝著良善更朝著good去前進,每個當下都是禮物。人生的路途啊,有起點也有終點,人就是在旅途之中忘掉明天的憂慮,好好活好當下。我們依然要懷揣著理想,因為總有一天,命運會加持你的理想。
30. 人類所有成就其實靠的都是艱辛的努力,雖然努力不一定有收穫,但是收穫一定依靠的是努力。當然今天有很多人相信成功學,不過成功和失敗不過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如果以成功作為畢生的追求,那麼當成功受挫,就很容易在失敗中消極遁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