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題記:龍之震撼

每次參觀故宮,都被故宮的龍多所震撼,可謂是宮殿樓閣處處是雕龍,有人粗算過,故宮號稱有宮殿8000多間,僅以每殿有6條龍計算,就有龍近4萬條。而太和殿內外的龍紋、龍雕等各種形式的龍就有13844條之多。這種萬龍朝聖的裝潢設計,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構成了一種威嚴神祕的氛圍,以起到神化皇帝、恫嚇臣民的效果。

故宮雙龍戲珠

龍是皇權的代表,更是中華民族文明、中華文化的象徵。至於龍的起源不在別處,就在人們曾經看作荒寒之地的遼河流城,即幽燕北京地區的北部。

紅山文化

即是北部荒寒之地的紅山文化,是以內蒙古赤峰市東北郊英金河畔的紅山後遺址而得名。紅山文化以遼西地區為中心,分佈在桑乾河、軍都山與燕山以北,包括冀北的洋河、潮白河、灤河流域和內蒙古大興安嶺西南的老哈河流域以及大淩河上游諸地區。

紅山文化與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在時間上大體相當,距今大約6000年至5000年。紅山文化源於查海(遼寧阜新市東北)—興降窪文化,後者距今大約8000年至7000年,被稱為先紅山文化。

紅山文化博物館

早在20世紀初期,紅山文化遺址就被發現了,但正式命名卻是在1956年。20世紀80年代以前,考古學界對遼河流域的考古發現並不十分重視,差不多總是將那裡看作遠離文明的荒寒之地。不過這種情況到80年代之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1979年,在遼寧省喀左縣南東山嘴村,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一處祭祀遺址,除了一般新石器時代遺址常見的石器和陶器之外,還發現了砌石建築群、玉器、泥雕人像等遺蹟和遺物,這些以前所沒有見到的新內容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

1981年,考古學家在遼寧省建平和凌源兩縣交界處的牛河梁,又發現一處新石器時期的遺址;兩年後,一個更為重大的考古發現震驚了世界,在這牛河梁遺址中,考古學家發現了積石冢、祭壇和女神廟以及精美玉器。這處遺址的祭祀場所規模巨集大,組合齊全,結構嚴謹,為同時期史前文化所僅見。

東山嘴、牛河梁遺址的考古發現引發了一場關於中華文明起源的大討論:20世紀前半期,炎帝部落的仰韶文化被看作是中華文明的主要來源,此後隨著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的發現,人們又將中華文明的起源看作西部黃土文化與東方海岱文化交匯融合的結果;紅山文化的重大考古發現,使人們進一步認識到中華文明起源多源性,並將研究的視野從中原向北方大幅度移動。

這樣一來,原本作為中原文化邊緣的燕山南麓,也就是幽燕北京地區,就因紅山文化的崛起改變了它的地位,轉而成炎帝部落仰韶文化、黃帝部落紅山文化、蚩尤部落大汶口文化三大文化前沿交匯地帶。

龍之文化

在紅山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龍文化。在中華史前文化遺址中,龍形象多有發現,但“遼河流域的龍,起始年代最早,種類最多,各階段相互銜接,演化序列清楚,並對周圍地區龍的出現和龍的發展有所影響,成為中華龍起源的一個主要源頭。”

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不僅是中華龍文化的源頭,而且種類繁多,形象豐富,實為龍文化的大本營。按照時間順序,考古學家將紅山龍分成八種類型,其中擺塑型和玉雕型最具代表性。

中華龍文化中最古老的龍是擺塑龍。擺塑龍是用石塊或蚌殼等物擺放在一起做成龍的造型,這種龍在史前文化遺址中普遍存在,河南省濮陽縣史前遺址發現用蚌殼擺塑的龍形,湖北省黃梅縣史前遺址發現用鵝卵石擺塑的龍形等,它們的時代都在距今六千年。

紅山文化的擺塑龍1982年在查海遺址發現,它位於遼寧阜新市東北的一片丘陵地上。這處距今大約八千年的遺址是東北地區發現的最早的一處史前聚落,查海擺塑龍就處在整個聚落最中心的顯赫位置,因而它也是年代最為古老的中華龍,被稱為中華第一龍。這是一條巨型石龍,它用紅褐色大小均勻的花崗岩石塊擺塑而成,全長19.7米,龍身寬1.8~2米。昂首張口,彎身弓背,尾部若隱若現,給人一種騰飛的感覺。

玉雕龍是遼河流域最多見的龍的型別,分玦形龍和“C”字形龍兩種。查海也是玦形龍的源頭。除了擺塑龍,查海遺址還發現許多玉器,其中有環形玉玦,這是一種可卡在耳垂上的裝飾品;在此後的紅山文化中,這種環形玉塊演化為玦形龍的形象。

玉玦在距今七千年的杭州灣河姆渡文化,和距今六千年的環太湖流域的崧澤文化等遺址中都有發現,但查海遺址出土的玉玦時代最早,因而紅山文化的塊形龍和擺塑龍一樣,都有十分古老的歷史。玦形龍的共同特點是軀體肥碩,首尾相交,環繞成形。它身體簡化,頭部卻是刻畫的重點部位,眼睛大而圓,耳朵短而尖,吻部平而收,頭部和環體之間有一道分界的雕線,整個體態呈現出靜態的效果。據研究,紅山人有以熊為祭的習俗,而玉玦龍的原型就是熊,因此玦形龍也可稱為“熊龍”。

和玦形龍一樣, “C”字形龍的形象也是蜷曲的環體,但它不再那麼肥碩粗壯,而顯得輕盈細長。這種龍以赤峰市翁牛特旗賽沁塔拉村出土的大玉龍最為獨特,它用墨綠色的軟玉雕成,通體精磨。最引人注目的是心彎曲上卷的長鬃,從頸脊到背脊呈薄片狀,長達21釐米,佔整個龍體的三分之一以上。和玦形龍一樣,這種龍的頭部也是刻畫的重點,它雙目突起呈長稜形,長吻緊閉前伸並略微翹起。整個體態呈現出強烈的動感。

總之,紅山文化玉雕龍的頭部有像豬,有的與鹿相似,因而豬與鹿應是這類玉雕龍的原型,也可稱為豬頭龍或鹿頭龍。

2391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二里頭遺址是夏王朝中晚期都邑?終於發現實物證據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