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彼埃爾.德.龍沙(1524__1585)是法國第一個近代抒情詩人。十六世紀的法國詩壇以“七星詩社”的聲望最為卓著,而龍沙是七星詩社的領袖。

龍沙寫詩是從一場大病之後雙耳成聾開始的,聽不到萬籟之聲,在孤單與自卑中,他更懂得傾訴的意義。

龍沙的詩作《贈君一束花》可謂風姿搖曳,悽婉動人。全詩如下:

贈君一束花__範希衡譯

贈君一束花,

選擇經我手;

今夕不攀折,

明日委塵土。

君貌美如花,

見花應感悟:

花好忽飄零,

貌美哪能久!

歲月去匆匆,

更嗟人易去,

倏忽不移時,

人已眠新墓:

死後恩情誰復如?

勸君愛我趁花時!

龍沙是一位非常講究技巧的詩人。

以中國詩歌鑑賞藝術技巧而言,這首詩運用了“比興”的手法。所謂比興,宋代朱熹作了準確的定義:“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

這首詩以花喻美人,花美易殘,紅顏易逝。人生如白駒過隙,只可嘆:無奈,太匆匆!

美貌何能永葆鮮豔呢?贈君一束花,莫負美好時光。

寫到此,自然聯想到杜秋娘的一首《金縷衣》。

杜秋娘,唐朝詩人,《資治通鑑》記名為杜仲陽。

據史料記載:15歲那年,杜秋娘在主人李錡的家宴上表演了自己作詞作曲的《金縷衣》,得到主人大加讚賞,隨後收之為侍妾。

一首詩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這是一首怎樣的詩呢?

《金縷衣》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詩,與龍沙的詩《贈君一束花》雖然表達方式不同,但主題如出一轍,即:有朝一日人們一定會為逝去的青春而無限悲傷,既然留不住歲月,何不珍惜美好的一切,成為記憶中的永恆呢?

一點思考:

錢鍾書在談到中外詩歌時有一個新穎的理念__讀外國詩是一種歸鄉。

誠然,人類樸素的情感和美好的願望都有著共通之處,自然,情感就成為跨越東西方文化隔閡的共同媒介,這一點也是世界各國文化得以交流的重要基礎。

7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毗藍婆為何兩次搭救百眼魔君?菩薩:你看他香案上供著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