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曆年間,有一個小和尚。
有一天下山化緣,回來的時候已經天黑,當時秋風蕭瑟,樹林沙沙作響,聲音好像是鬼哭狼嚎,小和尚習慣走夜路,並不在意。
小和尚走了一會兒,忽然聽到有人在唸書,一會兒聲大一會兒聲小。小和尚心想:這條上山的路都不知道走了多少次了,從未見過一間房,沒見過一個人,現在會是什麼人在唸書。
小和尚駐足聆聽,聲音好像從左邊傳來。這一定不是人,小和尚大喊一聲:“皓月當空,何方妖孽喧譁,小心吃我的拳頭。”
話還沒說完,讀書聲忽然中斷,一會兒就看到有一股青煙從小墳堆冒出。
小和尚急忙躲到草叢之中,只見墳堆裡走出一個書生,身穿青布長衣。書生說:“半夜三更,根本不會有人,剛才一定是你聽錯了,我要點上燈籠出去看一看。”
聽聲音好像是湖北人,接著從墳堆出來一個燈籠,發出青藍色的光,小和尚知道這是鬼火。亮光越來越近,是一個女子手提一個燈籠。
書生便要四下尋找,女子笑著說:“沒人的時候,你要找人,人來了,你又不開心。”
女子指向草叢,說:“既然你膽子大,為何還藏在裡面,出來說說話。”
小和尚被鬼發現,便起身作揖。這個書生文質彬彬,一表人才,估計也就是二十來歲。拿著燈籠的女子,身材苗條,長裙飄飄,美若天仙。
小和尚認定這兩個鬼不一般,於是說:“施主打擾了,我上山回寺廟,忽然聽到有人說話,還以為是在嘲笑我,不知公子在唸書,請你見諒,多多包涵。”
書生哈哈大笑,說:“我們也只是遊魂野鬼,從不會作惡,小師傅不要擔心。不過我們有一事相求,希望小師傅幫忙。”
於是拉小和尚坐在樹下,開始講述自己的悲慘遭遇。
書生原本是襄陽人,上一次參加科舉考試不利,心灰意冷。想著去京城捐一個官,剛好路過知府家,便想去借一些錢。
知府是書生父親的發小,多年的好友。
書生也是第一次出遠門,沒有社會經驗,不知道出門在外不能漏財,在客棧吃飯,還是用白花花的銀子結賬。
一旁的幾個強盜看了,心中大喜。
晚上自己剛好來到這片樹林,強盜卻早一步埋伏在這裡,看到書生三人,忽然衝了出來。
強盜人多勢眾,自己和兩個書童當場斃命,知府大人並不知道自己遇害。
強盜發現是窮書生,一共也沒多少錢,隨便找了一個空地就埋了書生。
說到這裡,書生淚流滿面。
旁邊的女子眉頭微蹙,說:“別哭了,讓人鬧心。”
書生指著女子對小和尚說:“這位姑娘就是墳墓的主人,活著的時候是一個寡婦,因為美貌被人害死,埋葬在這裡。我死後和她相遇,同於天涯淪落人,於是產生愛慕之心,但沒有媒妁之言,我們一直不能住在一起。今晚小師傅來了,希望你能做我們的媒人。”
說完,書生對小和尚作揖。
小和尚點頭答應,問:“我是出家人,也不知道如何做媒人,你說一說。”
書生回答:“這個很容易,我已經寫好了文書,上面寫著我的名字和姑娘的名字,到時候你把自己的名字也寫上去,然後去城隍廟燒了,城隍爺知道了,這門婚事就算成了。我生前身上還有五兩銀子,你拿這五兩銀子幫我買一個棺材,晚上過來把我的屍體裝到棺材裡面,把我和姑娘埋葬在一起。拜託小師傅了,你的恩德永世不忘。”
小和尚記在心中,表示沒問題。
書生拿出五兩銀子和文書,放到小和尚手中,拜了三拜。
燈籠忽然熄滅,書生和女子都消失不見。
小和尚不敢停留,藏好銀子和文書,匆匆跑回寺廟。
回到寺廟,仔細一看還真是五兩銀子,小和尚心想:書呆子,還想要棺材,他不知道挖墳是重罪,我犯不著為了這點錢惹禍上身。不過五兩銀子是好東西,夠我玩上三五天了。
小和尚私吞了銀子,沒有買棺材,更沒有去城隍廟燒文書。
小和尚本來就不守戒律,吃喝玩樂樣樣精通。
不到三五天,十兩銀子就揮霍一空。
有一天小和尚去市集化緣,突然被衙役抓了,小和尚一臉茫然。
來到縣衙,看到幾個牌友都在,小和尚拿著書生的五兩銀子去玩錢,過了兩天,五兩銀子變成錫紙。
所以這兩個牌友報官,說小和尚拿鬼錢騙人。
小和尚拒不承認,後來在充足的證據面前,不得不認罪。於是說了這五兩銀子的來歷,縣令認為小和尚說謊。
忽然其中一個牌友忽然倒地,兩腿一伸,說:“襄陽書生請命,大人先不要審問小和尚,他二人曾謀害我性命。”
縣令大吃一驚,那人說完倒地。縣令看眾人臉色如灰,笑著說:“這一定是和尚的手段。”
於是將和尚和那兩個牌友關入大牢,並加派了衙役看守。
半夜,小和尚感覺瞞不過去,於是把書生的文書交了上去。縣令打開一看,根本不是什麼結婚文書,而是自己遇害的訴狀。
縣令看完勃然大怒,馬上升堂審訊,兩個牌友承認謀害過書生,當時一共五個同夥,殘害了書生和兩個書童。
縣令馬上派人去抓剩下的三個同夥,說:“誰也別想跑!”
由於處理及時,剩餘三名同夥還在睡夢中便被抓獲。
縣令整理好案件上報知府,這個知府正是書生父親的好友,本來收到消息說故人兒子拜訪,卻遲遲等不到人,當時就懷疑出事了。
收到縣令的案子,十分生氣,判處五人斬首。並馬上來到遇害地點,挖出屍體裝進棺材,處理了後事。
小和尚經此一事,才相信因果報應,再也不敢亂來,專心念佛。
(故事完。)
民間故事:書生借宿尼姑庵,姐夫貪淫死在庵中,老尼姑:你不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