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尼爾·蓋曼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家。之前讀過他的《美國眾神》、《北歐眾神》、《墳場之書》等,在他的書裡,他的想象力非常豐富,構建了獨特的世界。

和《墳場之書》、《椅中的十月》一樣,《假如我有完美媽媽》的主角都是小孩子,通過小孩子在成人世界裡的經歷,寫他們跌跌撞撞的成長。

故事的開頭是一個問句:“假如給你一個機會,讓你過上要什麼就有什麼的生活,你會怎樣選擇呢?”考羅琳是一個學齡前兒童,即將進入學校。她們一家搬到了一個新房子,她每天都要在家周圍探險。當她想嘗試著幹什麼時,媽媽對她說:“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只要不把房子拆了就行。”她的爸爸在家工作,整天待在自己的書房,他說:“不要來打擾我的工作。”

孤獨的考羅琳嘗試著和鄰居交談,鄰居們很友好,但不關心她是誰,固執地叫她“卡羅琳”。

這樣一個精力充沛、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孩子,發現了一道不同尋常的門時,她一定會去探險。門裡和門外兩個世界,讓人想起了《納尼亞傳奇》。《納尼亞傳奇》裡是幾個孩子一起進入奇幻世界,而《假如我有完美媽媽》中的卡羅琳孤身一人前往。

在現實世界中,考羅琳的興趣不被大人重視,而門後世界中的另一個媽媽。另一個媽媽堪稱完美,願意對考羅琳付出所有的耐心和愛。她知道考羅琳喜歡綠色,把房間都刷成她最喜歡的顏色。而現實世界中,媽媽在聽到她明確想要綠手套時,仍然拒絕了她,給她買了人人都有的灰襯衫。“每個人都有兩個媽媽。”另一個媽媽對考羅琳說。除了考羅琳自己,看書的人也心裡一驚。當我們在現實世界中遭遇挫折和不如意的時候,是不是還有另一個讓我們順心如意、任我們自由馳騁的平行世界?

兩個媽媽的對比,看上去唾手可得的自由和心滿意足就在眼前。然而考羅琳很快識破了其中的陷阱。“如果要什麼就有什麼,生活還有什麼意思呢?”完美的媽媽背後是虛偽的陷阱,不完美的媽媽背後才是真正的愛。

《假如我有完美媽媽》看上去是寫給兒童看的童話,然而和《小王子》一樣,這是寫給全年齡段尤其是大人看的書。《小王子》中有一句金句:“重要的東西要用心去感受,用眼睛看不見。”在尼爾·蓋曼筆下也是如此。

頂著兩個大鈕釦當眼睛的媽媽,看上去就很驚悚。她的零食是滿塑料袋的蟑螂,雖然她創造了一個世界,那個世界始終有霧,充滿了虛幻和陷阱。考羅琳是一個單純善良、聰明勇敢的姑娘。在另一個媽媽對她甜言蜜語的時候,她憑藉自己的生活經驗就找出了破綻,從而拒絕了她。好不容易迴歸到現實世界中,她發現自己的爸爸媽媽被另一個世界軟禁了。雖然她很害怕,但是她毅然決然地再次走進了這個世界。

“在你害怕的時候,你還要把事情完成,那才叫勇敢。”尼爾·蓋曼真是特別厲害的作家,在想象力爆棚的同時,他的語言還特別地優美、流暢。兩個平行世界如此不同,而孩子卻一眼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尤其是完美媽媽給考羅琳呈現了一段虛幻的映象,原本就對孩子關心不夠的父母對孩子的外出表示出了歡天喜地。考羅琳雖然傷心,但是她很快就發現是假的。因為媽媽即使不完美,但愛不會摻假。她從內心堅信爸爸媽媽是愛她的。於是她憑藉愛和勇敢,和完美媽媽鬥智鬥勇,最終解救了自己的爸爸媽媽,和他們一起迴歸了正常。看似很恐怖的故事,卻讓人看到了勇氣和希望。因為考羅琳的勇敢讓故事有了光。

《假如我有完美媽媽》中,除了奇幻的歷險,還有對成人世界的反思。“有些人能夠記得每一天、每一小時的事情,而有些人就不記得。”跟《小王子》中“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子,雖然只有少數人記得。”一樣異曲同工。大人很少傾聽孩子真實的訴求,也不滿足他們的期望,然而愛就是這樣。即使千瘡百孔,那仍然是愛。完美媽媽是不存在的,因為不存在完美的人。在門後的世界中,小孩子可以拯救大人;在現實世界中,小孩子得到愛的同時也需要付出愛。考羅琳終於知道了鄰居們的過去和他們的姓名,他們也不再叫錯她的名字。經過共同的維繫,人們才會把陌生人變成和自己有獨特親密關係的彼此。

《假如我有完美媽媽》是一個很簡短的故事,卻有兩個不同的世界。真實和虛幻、現實和映象、有缺憾和完美、害怕和勇敢等幾組對照,尼爾·蓋曼寫出一個動人的關於成長的治癒故事。

歡迎大家跟著考羅琳一起來探險。#紫焰小說讀書會#

676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一身傲骨,卻兩度嫁作他人妾,一代名伶在卑微愛情裡的半世崢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