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人要闖蕩社會就要有幾個好幫手,結交朋友,才能在關鍵時刻獲得幫助。很多大事需要大家一起幹才能幹成,單打獨鬥似乎勢單力孤,不如人多勢眾施加的壓力大。於是,夥同就具有了不同的意義。
古人云“人上一萬,無邊無沿。”一萬個人每個人吐口唾沫都能淹死個人。萬里長城是眾人修成的,雄偉的宮殿也是眾人建成的,就是農民起義也是集合了大多數的底層受壓迫的農民而形成的。皇朝腐敗透頂之際,一人振臂一呼,人們群集而響應,揭竿而起,就要推翻腐朽的統治。那麼,改朝換代之際,人們夥同起來,就有了巨大的意義。北宋王朝徽宗皇帝折騰得國家財政虧空、兵力孱弱的時候,梁山泊宋江起義、江南方臘起義,都是夥同了當地的農民,一起反抗朝廷。為此,施耐庵才根據宋江起義的原型編寫了《水滸傳》一書,還為梁山泊塑造了一百零八將,有兩贏童貫、三敗高俅的戰績,逼得大宋朝廷不得不招安。那麼,夥同的意義也就顯示出來了,只不過宋江等人被招安之後只能聽從朝廷指派,去江南打方臘,弄得兩敗俱傷,好不悽慘。
土匪橫行的時候朝廷就說他們是夥同在一起肆意妄為,而宋江等人其實就是土匪,被招安之後才洗白了身份。人們更欣賞他們被招安之前的日子,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殺富濟貧,除暴安良。這時夥同的意義也就具有了積極意義,而被招安之後,成了名義上的正規軍,也就不能叫做夥同了,起碼應該受了朝廷的派遣,奉聖旨行事,於是,夥同的意義也就失掉了。如果他們的身份沒有被認同,頂多算是同夥。一人犯法,其他同夥都要受到牽連。
朝廷從來不用夥同或者同夥這樣的字眼,而是正規用詞,師出有名的。其實就是打著正義和仁義的旗號搜刮民脂民膏,但沒人質疑合理性,也沒人敢反抗。只有當老百姓被壓迫得生活不下去了才會夥同起來,一起反抗。但夥同在一起的人大多受了群體心理的影響,有時候身不由己,連做出的事都渾然不覺,事後思考起來竟然覺得不可思議,甚至有些荒誕。
紅衛兵大串聯的時候,好多紅衛兵根本就不知道為什麼要串聯,為什麼要徒步走革命路線,只是被夥同起來,也就隨了眾人。事後回憶起來,很多曾經是紅衛兵的人只是回憶當年的熱鬧和風光,卻對事實不甚了了。知青上山下鄉也是如此,即便受到迫害的知青,到晚年回憶起來,也不知道為什麼當年被時代洪流夾裹著上山下鄉去了。即便到了現在,那些請願的人拉起條幅,夥同在一起維權也不知道到底能做到什麼地步,可是見了大官,膝蓋還是軟了,有人帶頭跪了下去,夥同的人也就跟著跪了下去,山呼青天大老爺了。即便有人不想跪下去,受了別人的帶動,也就跪了下去。夥同在一起的人有了別人帶動,雖然有的不情願,但又能怎麼樣呢?還不是都從了?
法不責眾,人多了,也就不會有什麼事了。但人們似乎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不涉及實質問題的夥同,也就不了了之了,一旦涉及實質問題,即便人再多,也是要受到制裁的。夥同在一起的人大多沒什麼身份地位,都是一些烏合之眾,不然都有錢有權了還要別人幹什麼,難道要別人瓜分自己的權力和錢財嗎?
由此來看,夥同的人都是一些底層人們,並非什麼權貴。網際網路發達之後,眾多網民夥同起來,更是能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了。只是沒有人去實踐,只會罵戰,有時候還不明真相,罵錯了人,有時候被封了口,還有人成了網路水軍的一員。如此一來,夥同的意義也就真的顯示出來,雖然大多數時候有些偏激,但引起一定的輿情反應之後,上級部門就會重視了,也就會解決一些民生問題了。而從這些現象中仍然可以看到,夥同在一起的人都是底層勞動人民,自己維權不行,只能夥同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