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資治通鑑》裡也記載了孟子與魏王和齊王的對話,說明了他所秉持的儒家治國思想,可以讓後人有所借鑑。

周顯王三十三年(公元前336年),鄒人孟軻來見魏惠王。鄒國在今山東西南部的費縣、鄒縣一帶,魏惠王是魏武侯之子,商鞅出兵打敗魏軍,惠王遷都到大梁,故又稱梁惠王。

古書中的孟子畫像

王說:老頭子,你不遠千里而來,會讓我國有什麼利嗎?

孟子說:君何必說利,只有仁義而已!君說讓我國有什麼利?大夫說讓我家有什麼利?士庶人說讓我身有什麼利?上上下下都只求利,這樣就會讓國家危險了。沒有講“仁”還會拋棄他的親人而不顧的,也沒有講“義”還會拋棄其君主而不顧的。

王說:講得好。

當初,孟子以孔子的孫子子國為師,子思是當時的著名學者,曾為魯穆公的老師。孟子曾問子思:治理國民,先要做什麼?

子思說:先讓他們得到利。

孟子說:君子用來教化國民的,也只有仁義而已,何必說什麼利?

子思說:仁義本來就是讓國民得到利的。在上的人不仁,在下的國民就會不得其所,在上的人不義,在下的國民就會喜歡欺詐,如果是這樣,對於國家來說,就是最大的不利。所以《周易》裡說:利就是義之和。又說:利是用來安身的,這樣的利就是尊崇德,這都是最大的利。

這是孟子初次見到梁惠王時告訴他的話,中心意思是說仁義與利是不可分開的,只講利,不講仁義,就不是真正的利,而最大的利,就是實行仁義,最終一定會讓國家與民眾都得利。反過來說,如果你講的仁義不能讓國家和民眾得到利,那也不是真正的仁義,而虛假的仁義,等於是自欺欺人。

在周慎靚王二年(公元前319年),魏惠王去世,他的兒子魏襄王繼位。

孟子進宮見了襄王后出來,對別人說:

看上去,他不像一個國君,靠近他,也沒有什麼讓人畏懼的。但他突然提出一個問題:

怎樣才能讓天下太平?

我回答說:這要靠天下的統一。

他又問:誰能統一天下?

我回答說:不喜好殺人的人才能統一天下。

他又問:誰會贊同這樣的人?

我回答說:天下的人都會贊同這樣的人。王知道田野裡的禾苗嗎?在夏季的七八月裡,旱而無雨,則禾苗就乾枯了,這裡天上的雲油然而生,充沛的雨水降下來,則禾苗就會蓬蓬勃勃地生長起來。不喜好殺人的人來統一天下,就像這樣,天下的人都喜歡跟著這樣的人來統一天下,又有誰能抵抗得了?

到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孟子來到了齊國,齊宣王問孟子:

有人告訴我,不要攻打燕國,但也有人說應該攻佔燕國。齊與燕都是大國,有萬乘兵車,如果期望在五十天內就攻下燕國,光靠人力是不夠的,但不攻下燕國,又定會有上天降下的災殃,還是攻佔燕國吧?你看怎麼樣?

孟子回答說:如果攻取燕國時燕國國民表示高興,就去攻取它,古人就有這樣做的,這就是用武力討伐殷紂王的周武王。

如果攻打燕國而燕國國民不高興,那就不要攻取它。古代已有人這樣做了,這就是沒有攻打殷紂王的周文王。

但齊國還是出兵去攻打燕國,其他各國諸侯都準備來救燕國。此時,齊王問孟子:

諸侯們都想攻打我,拿什麼來應付?

孟子說:我聽說:靠方圓七十里的疆域就能成為天下的君主,在歷史上就是商朝的開國之君商湯,沒有聽說有著方圓上千裡的疆域還害怕別人的。《尚書》裡說:等待我們的君主,他來了,我們的痛苦就會消除了。現在燕國君主對他的民眾實行暴虐的統治,齊王如果率軍來討伐他,燕國民眾就會認為這是要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之中拯救出來,於是簞食壺漿來歡迎齊王的軍隊。

但要是殺了燕國民眾的父兄,關押了燕國民眾的子弟,毀壞了燕國的宗廟,把燕國的國家重器都擄掠到齊國來,這樣做,又怎能讓人認可呢?

天下的人本來都害怕齊國的強大,現在透過攻滅燕國而使齊國的疆域成倍擴大,又不行仁義的統治,這是要讓天下諸侯都動兵來討伐齊國。因此,請大王緊急下令,把燕國的俘虜都送回去,停止搬運燕國的國家重器,與燕國民眾一起商量,扶立一個新的燕王,然後讓齊軍離開燕國,這樣做,還來得及不讓各國出兵來救燕。

但齊王沒有采納孟子的建議。

不久,燕國人就反叛了,齊王對人說:我有愧於孟子。

齊國的大夫陳賈說:大王不用擔心。於是來見孟子,問:周公是怎樣的人?孟子說:他是古代的聖人。

陳賈又問:周公讓周武王的弟弟管叔監管商紂滅亡後的遺民,但管叔卻與商的遺民一齊反叛。周公事先知道管叔與商民會反叛才讓管叔去監管的嗎?

孟子說:周公怎會事先知道呢?

陳賈說:這樣說來,聖人也會有過失了吧?

孟子說:“周公是武王的弟弟,管叔是他的兄長,周公的過失,不也是可理解的嗎?況且古代的君子,有過失則改之,現在的君子,有了過失還接著幹,而不思改正。古代的君子,他的過失就像天上的日食和月食,民眾都能看到。等到他改正了過失,民眾也都仰望他。而現在的君子,不僅繼續其錯誤,竟然還要找很多借口來文過飾非!

透過《資治通鑑》記錄的孟子的這些話語,可以看出:義與利之間有辯證關係,不能截然分開。沒有利的仁,是空洞的仁。不合義的利,是有害的利。最大的仁,就是讓民眾脫離水深火熱的禍難,這就是最大的利。統治者有了過失,不要對百姓進行欺瞞,其他人也不要從旁遮掩,而要及時認識錯誤並馬上改正,才會受到百姓的尊敬。這樣的治國思想,不是會令人佩服嗎?

中國古代把孔子稱為“聖人”,把孟子稱為“亞聖”,古代著名的學者都對孟子給予崇高評價。

西漢的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說:孟子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又到梁國,梁惠王也不相信孟子的話,認為孟子的仁義之政,是不現實的,所謂迂遠而闊於事情。當時,秦國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等人,諸侯都向齊國表示服從。天下各國都採取了合縱或連衡的外交政策,以能攻伐別國為強大,而孟子乃述唐虞三代崇尚仁義的主張,所以走到各國,都不能為人理解。”

東漢的班固《漢書·楚元王傳贊》中說:自孔子去世後,講求學術計程車人有很多。只有孟軻的學問博物洽聞,通達古今,他的主張對世道是有補救的。

唐代的韓愈作《進學解》,其中說:孟軻好辯,孔道以明。是說孟子當時有諸子的各種主張,孟子對這些主張都加以辯駁,堅持孔子的思想主張,所以就使孔子的儒家學術得到了發揚光大。

中國發行的孟子郵票

山東鄒縣的孟廟中的亞聖殿

清代重刊宋本《孟子註疏》,為十三經注疏之一

32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細讀王夫之的《宋論》,瞭解宋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