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橋飲馬”是烏魯木齊著名的老八景之一,古稱“涵叢渡”。其大致位置在今烏魯木齊市內西大橋。令人遺憾的是“長橋飲馬”實景已於上世紀四十年代消失,現在取而代之的只是具有象徵意義的現代城市雕塑。當年的木質“長橋”被鋼筋混凝土大橋所取代;飲馬河邊的烏魯木齊河早已不復存在,曾經的河床被改造了快速路,滾滾車流替代了曾經的滔滔河流;當年的群馬低飲長橋邊的場景,如今只剩下故事。“長橋飲馬”有三大主角,即“河”、“橋”、“馬”。“河”指的是烏魯木齊河;“橋”即“西大橋”;“馬”特指客商馬隊的馬。
烏魯木齊河是烏魯木齊人的母親河,發源於一號冰川,自南而下,縱貫整個市區。上世紀60年代初,烏魯木齊市在上游修建了烏拉泊水庫,經過整治的河水被導流到修整後的和平渠,烏魯木齊河被徹底改道。其河床錢塘江路至克拉瑪依東路段,在1965年被改造成了河灘公路。此後,又在1975年和1995年進行兩次大改造,烏魯木齊河中游的河床被徹底改造成貫通城市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和景觀大道。沒有了河的“長橋飲馬”被迫戛然謝幕,唯餘“長橋”依舊。
1763年,清政府在烏魯木齊河上修建了第一座橋---“虹橋”(今西大橋附近),因其形狀得名,又在迪化城西,亦稱“西大橋”。建成不久即被洪水沖毀,這是“長橋”的最早雛形。1906年,清政府再次修建了工程較大的木橋,命名為“鞏寧橋”,俗稱“西大橋”,橋名的由來應當與“鞏寧城”有關,卻因橋樑不固,8年後倒塌。1918年,又在原橋基礎上修建了一座規模更大的木架橋,仍命名“鞏寧橋”。橋頭兩端設有牌坊,書“鞏寧橋”三個大字。橋中兩邊還設有“望河臺”供人休息賞水。1940年鞏寧橋被洪水沖毀,民國政府又在原橋基礎上修起一座負荷10噸的3孔石礅橋。1953年,烏魯木齊河暴發了特大洪訊,3孔石礅橋被沖垮。1959年,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出資修建了鋼筋混凝土的新橋。1996年,西大橋再次重新修建,之後又分別在1999年和2009年進行升級改造。改造後的“西大橋”煥然一新,全橋總寬49米,雙向10車道,無論是橋的堅固程度,還是橋的長度,都是以往任何橋無法比擬的,“長橋”名至實歸,成為連線烏魯木齊東西城區的交通樞紐。
新疆的商業和對外貿易在乾隆年間便得到空前發展,到宣統年間,烏魯木齊二道橋市場成了南北疆少數民族及西亞、中亞地區的物物交換中心,匯聚著大量中亞、西亞及本地商品,成為中外商賈在西域必經之處,吸引著大量的中外客商和他們帶來的馬隊。波浪滾滾烏魯木齊河兩岸盡是土坯壘起的客棧,南來北往的商賈們落腳於此。每當晚霞映紅西半天的時候,奔走一天的客商們牽著馬在橋頭飲水,絡繹不絕,蔚為壯觀,遂成一景,“長橋飲馬”由此而得。
這樣的場景大概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最終湮滅在烏魯木齊城市化程序之中。到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三十週年時,烏魯木齊市委、市政府決定在當時的西大橋頭的街心花園安放一座雕像來反映烏魯木齊的發展和變化。1985年9月28日,一座以烏魯木齊“老八景”中客商們三三兩兩牽著馬來到西大橋下的烏魯木齊河邊飲馬洗塵為原型創作的雕像“長橋飲馬”,在西大橋東頭的街心花園落成。兩匹白色駿馬,一匹低頭淺飲,一匹仰天長嘯,悠然自得。“長橋飲馬”從實景消失,再到藝術重現,烏魯木齊等了差不多40年。誰也沒想到,僅過了15年,“長橋飲馬”雕像因所在街心花園迫於交通壓力不得不拆除而被迫遷移,搬到現紅山路與河灘路相匯的三角地帶。但願這是她最後一次搬家。
“長橋飲馬”從現實中消失,到藝術迴歸。既是一種代價,又是一種價值;既是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敬畏,又是城市發展進步的體現與見證,也是人們對這座年輕的草原之城最生動的記憶和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