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

在歷史上,有兩個歷史事件標誌著春秋時代進入了戰國時代。一個是韓趙魏三家分晉國,另一個田氏齊國取代姜氏齊國。這兩大政治變革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卿大夫篡奪了諸侯的封國。但由於史料殘缺的緣故,我們無法知曉這兩大歷史事件的具體始末。關於田氏代齊的記載主要見於《田敬仲完世家》。然而這篇“世家”的質量極差,有超過70%的內容都是錯亂的。

《田世家》關於齊國的世系存在缺漏

《莊子·胠篋》說:“田成子有乎盜賊之名,而身處堯舜之安。小國不敢非,大國不敢誅,十二世有齊國”。然而,根據《田敬仲完世家》的世系記載:田成子是第一世,田襄子是第二世,田莊子是第三世,田太公是第四世,田桓公是第五世,齊威王是第六世,齊宣王是第七世,齊湣王是第八世,齊襄王是第九世,齊王建是第十世,尚缺兩世,與《莊子》的記載嚴重不符。

而據《竹書紀年》的說法,在田莊子的後面有一個田悼子,悼子之後才是田太公。田悼子的時代約為公元前411年至前409年,有關於他的記錄被《田敬仲完世家》給忽略了。對此,《史記索隱》說:

案:《紀年》‘齊宣公(四)十五年,田莊子卒。明年,立田悼子。悼子卒,乃次立田和’。是莊子後有悼子。蓋立年無幾,所以作系本及記史者不得錄也。

《竹書紀年》裡又分明寫道:“晉烈公十一年,田悼子卒”,因此,田齊世系中有一個田悼子乃是毫無疑問的事情,《史記》卻把這一代國君給漏掉了。

《竹書紀年》還說:“齊康公五年,田侯午生。二十二年,田侯剡立。後十年,齊田午弒其君及孺子喜而為公。”所謂的“田侯午”就是齊威王的父親田桓公,《史記》說他是田太公的兒子,田太公代齊兩年之後便死去,田桓公繼位為君。然而,根據《竹書紀年》的說法,在田太公與田桓公之間還存在田侯剡田喜這對父子。田太公死後,由田侯剡繼位,他做了十年的國君,之後才被田桓公弒殺,田侯剡的兒子田喜也被一併殺死。耐人尋味的是田侯剡在位多年,不像田悼子那麼短暫,《史記》卻對他忽略不計,此殊為不可解。

正因為《史記》中缺了這兩代國君,所以田桓公、齊威王、齊宣王和齊湣王的年代都被提前了二十多年。齊威王被當作一個在秦孝公、魏惠王、燕文公之前的長輩國君,而齊國也被視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

其實,齊威王的年代要比秦孝公和魏惠王略晚。魏惠王登基差不多二十年之後,齊威王才開始出現。戰國初期的第一霸主應是魏國,到了中期,齊威王透過桂陵、馬陵兩大戰役重創魏國之後,才取得了霸權;過了不久,秦國便崛起,成為第一強國。所以,齊國的強盛年代在魏、秦之間而不是之前。

《史記》中漏掉了田悼子與田侯剡

齊威王究竟是哪一年才登基的?

《史記》說齊威王於周安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78年)始立,當時秦國的國君是秦獻公、魏國的國君是魏武侯,這年發生“三晉因齊喪來伐我靈丘”的歷史事件。《史記》認為田桓公死於此年,故而韓趙魏趁機討伐齊國,奪取了靈丘。然後,根據《齊太公世家》和《六國年表》的記載,這年死去的齊國國君其實是姜氏的齊康公,而非齊威王的父親田桓公。司馬遷誤把齊康公之死當作田桓公之死,故而將齊威王繼位的時間定在此時,這是錯誤的。

據《竹書紀年》記載,齊康公五年是前400年,這一年田桓公出生;齊康公二十二年為前383年,田太公死,田侯剡立。十年之後為前373年,田桓公弒殺田侯剡父子而代立,次年前372年才是田桓公的元年。也就是說,公元前378年的時候,齊國的國君應是田侯剡,而非齊威王。

此外,《竹書紀年》又說:“梁惠王十二年當齊桓公十八年,後威王始見。”又說:“齊幽公之十八年而威王立。”所謂的齊幽公就是齊桓公,也即田桓公。這兩條資料可以證明田桓公在位十九年,第一年為初立,第二年為元年,十八年則卒。其中,他的“十八年”就是魏惠王的“十二年”,也就是說田桓公死在魏惠王十二年,齊威王也是這一年才登基的。魏惠王十二年按公元紀年為前358年,比《史記》所說的晚了20年。

《史記》裡田齊的世系缺了田悼子和田侯剡兩代,遺失了二十多年的歷史,所以對齊威王登基的時間才出現了20多年的誤差。

究竟是哪個“齊王”滅亡了燕國?

《史記》與《竹書紀年》存在二十多年的誤差,前者把齊威王、齊宣王、齊湣王的年代都往前提了二十多年。所以,桂陵之戰發生在齊威王末期,而馬陵之戰發生在齊宣王初期;齊國滅亡燕國則發生在齊湣王時期。

關於這些事件的記載,《史記》是這樣寫的:

桂陵之戰時間:“(齊威王)二十六年,魏惠王圍邯鄲,趙求救於齊。”

馬陵之戰時間:“(齊宣王)二年,魏伐趙。趙與韓親,共擊魏。趙不利,戰於南梁。宣王召田忌復故位。韓氏請救於齊。”

燕國子之之亂時間:“三年,國大亂,百姓恫恐。將軍市被與太子平謀,將攻子之。諸將謂齊湣王曰:‘因而赴之,破燕必矣。’”

在司馬遷看來,公元前314年子之之亂髮生時,齊國的國君是齊湣王。齊湣王趁燕國內亂之際,消滅了這個國家。之後燕昭王復國,並於二十年後復仇於齊,命樂毅東下齊城七十二,逼迫齊湣王自盡,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

但是,如果按《竹書紀年》的排法,子之之亂髮生時齊國的國君應是齊宣王而非齊湣王。究竟哪種說法可信呢?在兩種史料互相矛盾的情況下,這時我們就得求助於第三方了。

首先,《戰國策》與《竹書紀年》是一致的,《戰國策·燕一》裡說:“孟軻謂齊宣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時,不可失也。’”可知討伐燕國的“齊王”應是齊宣王;其次,作為歷史的見證人,孟子也留下了齊國滅亡燕國的重要資訊,可以證明《史記》是錯誤的。

《孟子》證明《史記》的記載是錯誤的

孟子與魏惠王、齊宣王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他曾見過這兩個國君,並且《孟子》一書中也有許多關於齊宣王的記載。作為歷史的見證人,孟子記錄下了齊國消滅燕國的歷史,證明當時的“齊王”是齊宣王而非他的兒子齊湣王。

《孟子·梁惠王篇》裡記錄了許多孟子與齊宣王的對話,其中有幾處涉及到齊宣王伐燕之事。

首先,《孟子》裡寫道:“沈同以其私問曰:‘燕可伐與?’孟子曰:‘可。子噲不得與人燕,子之不得受燕於子噲。’”由此可知,孟子所說的伐燕之事指的正是發生在公元前314年的子之之亂。

其次,《孟子》又記載:“齊人伐燕。或問孟子曰:‘勸齊伐燕,有諸?’”可證明《戰國策》裡關於孟子勸齊宣王伐燕的記載是準確的,孟子確實勸齊王討伐燕國過。

第三,《孟子》裡說:“齊人伐燕,勝之。齊王問孟子曰:‘或謂寡人勿取燕,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這裡的“齊王”正是本篇中屢次提到的齊宣王,他攻下了燕國,並且問孟子是直接吞併這個國家好呢,還是另立新君、然後撤軍離去為好。孟子勸齊王選擇後者,齊王不聽。

第四,《孟子》裡記載說:“燕人叛。齊王曰:‘吾甚慚於孟子。’”說明後來燕人再次復國,齊宣王為此感到後悔,不好意思再見孟子。

因此,《孟子》完整記載了整個子之之亂的前後,描繪了齊王先是破滅燕國,之後因不聽孟子之勸,想吞併這個國家,結果導致燕人造反,重新復國的過程。《孟子》一書中所說的“齊王”皆是齊宣王,從無一處提到過齊湣王。可以跟《竹書紀年》、《戰國策》形成一條證據鏈,證明一度滅亡燕國的齊王應是齊宣王,而非《史記》裡的齊湣王。《史記》認為子之之亂的時候齊宣王早已過世十多年,這是因為它誤把齊威王的元年提前了二十多年的結果。

正因為《田敬仲完世家》把齊國世系寫成了十代而不是十二代,所以從一開始就出現了時間錯亂。導致這篇世家裡有超過70%的內容都是錯誤的,直到齊襄王時期時間才準確。

《孟子》、《竹書紀年》和《戰國策》配合在一起,證明司馬遷在寫《史記》時出現了一大錯誤,因此,我們讀史時應當保持謹慎,明白“盡信書不如無書”的道理。

25
最新評論
  • 民間故事:書生被無賴欺負,想要上吊自盡,白狐:我送你一本奇書
  • 西漢大墓棺材被開啟,棺內發現一枚印章,專家激動不已